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产生过程、主要内容及深远影响
2020-09-15蒋永清
【摘要】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总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小平用“小康之家”形象化地概括“中国式的现代化”,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的赶超目标,代之以实事求是的、承认落后和差距的现实的目标。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由其本人进行论述和阐释、党和国家重要报告加以归纳和概括,有着丰富而完整的内涵。它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必将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4-0001-12
【作者】蒋永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编审,北京100071
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总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实践中将继续发挥指导作用。
一、另觅新径: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促使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设计思路另觅新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后,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崭新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的探索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严重曲折。1956年9月党的八大把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目标写进了党章。其时,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倾向,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下半年及时作了“反冒进”的努力,“确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初步遏制了冒进倾向”①。1957年下半年至1958年上半年,在开展反“反冒进”中掀起“大跃进”运动,提出用“15年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②的口号。“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加上其他方面的叠加原因,“我国国民经济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③。在国民经济调整的基础上,1964年12月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分“两步走”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发展战略,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已经调整到35年后的20世紀末了,目标还是“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④,时间段虽然拉长了,但目标没有变。
“文化大革命”后期,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申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两步走”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在20世纪末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时间表和具体任务。具体为: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经济工作中又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一些“左”倾政策继续发展。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在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⑤的总目标,显然是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对当时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情况估计不足,提出了过高的目标,⑥延续了“大跃进”前后不切实际的冒进做法。因此,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坚决纠正前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失误,认真清理过去在这方面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影响”①。同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要集中三年时间搞好国民经济调整,并对原订的十年规划纲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
早在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时,邓小平就开始思考和西方国家相比较,我们的“现代化”含义到底是什么。1975年4月和6月,他两次会见美国客人时,一方面说“我们这个国家还很落后”,另一方面说我们的“雄心壮志”是20世纪末“接近或比较接近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②这个水平不是从“人均国民收人”的角度讲,而是I从钢产量等工业指标方面讲的。⑧改革开放起步后,邓小平对“现代化”的思考更深入。1978年9月12日,他对金日成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①同年10月份他出访日本,进一步近距离感知“现代化”。这些思考的初步结论就是,从生产力的角度讲,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差距太大,我们从五、六十年代起以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指标为中心的现代化蓝图设计有根本缺陷,只有跳出这个思路重新设计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1979年3月,陈云和李先念联名致信中共中央,提出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要有两、三年的调整期,国家计划委员会党组向中央提交了《关于修改1979I年计划的汇报提纲》。3月21~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和讨论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报告,对国民经济进行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调整,意味着20年来现代化建设蓝图的设计思路走进了死胡同,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跳出高指标——比例失调——经济调整的恶性循环。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国民经济调整问题,促使邓小平清晰明确地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的设计思路另觅新径。
二、偶然与必然: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
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外宾的谈话,用“小康之家”形象化地概括“中国式的现代化”,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
(一)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
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经济调整问题的同一天,1979年3月21日上午,邓小平会见英国客人时就给“现代化”的含义作出了全新的解释,“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这个“现代化”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⑤3月2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讲话说:“过去提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现在到该总结的时候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不光决定于钢。”①他重申了3月21日同外宾谈话提出的新概念:“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②
這个表述改变了过去长期以来的“赶超”目标,代之以实事求是的、承认落后和差距的、现实的目标。在邓小平看来,我们当时的技术水平是西方国家50年代的水平,考虑到同步发展的因素(即我们发展了别人也在同步发展),20世纪末我们能达到西方国家70年代的水平,也就是说仍然有20年的差距。他指出:“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③这样就放弃了过去一段时间脱离实际的单凭热情和豪言壮语而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做法,代之以渐进的、按照社会经济客观规律发展所能达到目标的规划之法。
(二)形象化的概括:“小康之家”
如何用大众化的口号语言来概括“中国式的现代化”呢?
首先,确定原则。邓小平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④说到底,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不得不降低原来的高目标,代之以低目标。目标虽然降低了,但是很实在,工作可以抓得很细、很具体,从而也就很有效。
其次,数据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数据支持,此前的设计都是以钢铁、粮食等工农业生产指标数据来支持。“中国式的现代化”用什么指标作为参考数据呢?对小平看到一份澳大利亚的统计材料,这份材料说:“一九七七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为八千七百多美元,占世界第五位。第一位是科威特,一万一千多美元。第二位是瑞士,万美元。第三位是瑞典,九千四百多美元。第四位是挪威,八千八百多美元。”⑤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50美元,20世纪末提高到多少呢?邓小平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出发,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数据。1979年7月28日,他在接见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负责人时提出翻两番达到1000美元的具体数据:“如果我们人均收人达到1000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⑥这样,邓小平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标准来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数据。为了使这一数据给人带来更具体、更直观的感受,邓小平用“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来作解释。其实,这个提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后制定“三五计划”时就已经有了。1964年编制的“三五计划”就是“吃穿用计划”,是按照“首先解决吃穿用的原则”来安排国民经济。当时邓小平曾指出:“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要落实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同时着眼于搞吃穿用。吃穿用搞好了,我们国家的脚跟就站稳了,基础就稳固了,发展速度也会更快一些。总之,第一是搞吃穿用,第二是搞基础工业,第三是搞国防,要以这三点为纲,来制订我们的计划。”①可见,邓小平在设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数据时,参照的仍是此前艰辛探索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宝贵经验。
再次,形象化。一个目标用大众化、形象化的语言概括出来,能起到团结、彭舞、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巨大作用。“中国式的现代化”用“小康之家”这一形象化的概念表达出来,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
改革开放起步后,中国决定积极利用外国资金、技术与设备来加快现代化建设。979年9月,中国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贷款事项。同年12月5日,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问中国,向中方通报了1979年度向中国提供550亿日元贷款事项,日本因此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政府贷款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经济界和舆论非常关心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如前所述,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20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而1979年6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则提出要集中三年时间搞好国民经济调整,这种长远目标上的明显变化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日本经济界和與论对此加以评价并表示强烈的欢迎,普遍认为这种调整是适时的,但对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仍抱有疑虑。因此,大平正芳见邓小平时,除通报政府间日元贷款事项外,坦陈了日本各界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蓝图的疑虑,期待从邓小平这里得到权威解释。他询问邓小平,“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的情况,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
这个问题显然出乎邓小平的意料,他略微思考了一下。不过,正如马克思指出:“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③正是这“偶然”提问,产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必然”理论。“小康”概念在邓小平回答大平正芳的提问中脱口产生。邓小平这样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①
这次谈话内容没有在国内媒体上公开,“小康”一词在1979年的《人民日报》。上没有出现过,此后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国内要闻,上是1980年6月3日该报第七版登载的新华社记者穆广仁写的一篇通讯报道。文中写到:“中国人民正在争取在本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到那时,生活可以达到一个‘小康’的水平。”“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的水平”,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两个重要论断都在这里出现了。
邓小平为什么会用“小康”词描绘“中国式的现代化”?
首先,这个概念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对衣食无忧生活状态的描绘。“小康”最早见于《诗经》,西汉儒家经典《礼记》把它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近代康有为则把它看成是通往“大同”的中间环节。这个概念在民间深入人心、耳熟能详,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其次,我们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曾使用过这一概念。邓小平长期主管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对这个概念是熟悉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康”通常作为贬义词用来描写农业合作化之前那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小农经济残余,意指右倾保守的“中游思想”与“中庸之道”。《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那种‘小康之家’的幻境,不过是些很可怜的个人庸碌的打算,根本不能和无产阶级大公无私、气势磅礴的共产主义的雄心壮志相比拟!”②不过,“文革”期间很少使用这个概念,因此,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人们对这个概念还是略显陌生。在全面拨乱反正的背景下,“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经济领域的拨乱反正,正面使用“小康”词不但不会成为一种禁忌和顾虑,相反,这个词恰恰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人民热切盼望。因此,这一概念提出后,让人耳目一新,以其新颖性和概括性而迅速传播开来。
再次,“小康”一词反映出來的人民群众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邓小平此时思考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旨高度契合。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国面临的状况是“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③。1978年9月13~20日,邓小平先后在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唐山、天津等地发表著名的“北方谈话”,推动党和国家重新奋起。在这次谈话中,他反复强调“人民生活困难,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的中心思想,他说:“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①“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①“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慢,那就没有优越性,这是最大的政治。”②“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③“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④“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I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⑤这些言辞体现了邓小平希望人民群众能早日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的迫切心情,因此,在回答大平正芳的问题时,“小康”词就非常自然地“既偶然又必然”地脱口产生。邓小平一生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忠诚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刻刻把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吃得好、穿得暖、用得好”的幸福生活作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他脱口提出的“小康”一词是和他对人民的大爱之情息息相通的。这一~词语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经提出就很快成为体现党的根本宗旨的鲜活语言,展现出持久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三、丰富而完整: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在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后,对此进行了多次论证和阐述。1983年2月苏、浙、沪考察后,他总结出小康社会的六条标准,之后,在多个场合阐释了小康社会理论。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报告也从大政方针的角度对“小康水平”进行了归纳和概括。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了“力争用二十年的时间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消费达到小康水平”⑦的提法。之后,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和十四大报告都对“小康水P”进行了规划,从而为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使用“小康社会”的概念奠定了基础。下面从邓小平本人的论述和阐释以及党和国家重大报告中的归纳和概括两个角度,梳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论述和阐释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论述和阐释包含如下内容:
——1980~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250美元,翻两番达到1000美元。————1980~2000年的20年分前后两个1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翻一番,人民生活由贫困进人温饱,由温饱达到小康,21世纪初进入小康社会。“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①
——中国的国情有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因此,小康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相当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是“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②,“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④
——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共同富裕的社会。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⑤至于地区差距问题,“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⑥。
——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一起发展。“真正到了小康的时候,人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⑦,“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⑧。
——小康社会为到21世纪中叶实现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实现了翻两番,那时会是个什么样的政治局面?我看真正的安定团结是肯定的。国家的力量真正是强大起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⑨在此基础上,全国人民继续艰苦奋斗,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党和国家重大报告对“小康水平”的归纳和概括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描述的小康水平是:“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個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①该报告指出:“到那个时候,我国按人口平均的国民收入还比较低,但同现在相比,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将大为增强。”②
党的十二大以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时,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大体上翻了一番。因此党的十三大报告有把握地说:“现在看来,到本世纪末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完全有把握的。”③党的十三大报告把“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实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描绘成“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的状态:“实现了第二步任务,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取得新的巨大进展;社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所占位次明显上升。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城镇和绝大部分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大城市基本普及高中和相当于高中的职业技术教育。人民群众将能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④
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1.36倍,国民收入增长1.31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长68.1%,农民人均纯收人增长123.9%。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过渡。⑤因此,同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下阶段的“小康水平”进行了明确定义:“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⑥小康水平的总体描绘是:“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淮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⑦实现的途径是不同地区不同要求:“到2000年,目前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实现小康;现在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⑧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阶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郑重宣示,“十一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迈进”,重申了“三步走”战略。在小康水平的描述上,党的十四大报告比“八五”计划又进了一步,指出“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一九八O年翻两番的要求。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显著增加。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布局比较合理。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一批骨千企业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口。实际结果是,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340亿元,提前5年实现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③1997年又提前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梳理可以看出,虽然在1997年之前党中央文件并没有正式使用“小康社会”的概念,但邓小平的论述和阐释、党和国家重大报告中的归纳和概|括,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原则和逻辑框架,它的内容是丰富而完整的。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继往开来: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深远影响
小康社会建设是亿万群众广泛参与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因此,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是动态开放、充满活力的体系。它产生于全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在即将进人21世纪的时刻,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完全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①展望21世纪,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三步走”战略,即把邓小平“三步走”战略中21世纪前50年的第三步再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前两个10年和后一个30年,这样形成“新三步”。后一个10年和30年又分别是建党100年和建国100年“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使用“小康社会”概念,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人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⑤。
之前党中央文件正式使用的概念都是“小康”“小康生活”“小康水平”“小康之家”等表示社会生活状态的词语,而“小康社会”概念的正式确认,则具有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小康社会”指向“新三步走”中的第一步,即21世纪前10年,这时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OOO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国人民过上的小康生活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人,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②。
进入21世纪,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因此,2002年1l月党的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首次作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把这20年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并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规划了具体任务。简言之,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③。
党的十六大以后的前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重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二O二O年的奋斗目标”④,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首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大建设之外提出“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规划了全面I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任务。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蓝图是:“到二O二O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國,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③
在进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前两次党代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大建设之外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一字之差,但意义重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规划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强调从当时起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报告提出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①。
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画出新的宏伟蓝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2020年至21世纪中叶分前后两个15年的阶段来安排: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这样,党的十九大把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中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规划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蓝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人民从此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为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画上完满的句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仍将以其独特的光辉,照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美历程。
(责任编辑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