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的有效性
2020-09-15夏新德
夏新德
【摘 要】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示错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改正错误才是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刻意避免错误,恰恰相反,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正确面对错误,充分展示错误,还要将示错教学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错误、分析错误、解决错误的能力。教师要在示错过程中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且要有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地改正错误。
【关键词】 示错教学;高中;数学;分析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数学是一门极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不仅在科学实验领域内被广泛运用,还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在高中阶段,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很大的学科,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出现错误是无法避免的。另一方面,教师也在示错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暴露出自己的错误时,需要教师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分析出现该错误的原因,最终能够改正错误,掌握正确的知识。下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示错教学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教师主动示错,引起兴趣
在高中阶段,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需要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所以,高中数学一直都是高中生学习的一大难点。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固定,主要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比较重视讲解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内容,而不会讲解某一知识点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更不会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错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较低。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要适应改革的发展,采用“示错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主动示错,通过让学生主动寻找错误,让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而学生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示错教学不仅可以激發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增加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信心,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成绩会不断提高,学习主动性也会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圆的方程”这一课时中,教师在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课堂气氛沉重的时候,可以创设情境:“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米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米,高为3米的货车能驶入这个隧道。”教师在提出这样的观点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问题,并且对教师的观点进行反驳。这样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学生不怕出错、勇于改正的观念。
二、整合经典错题,分析错误
解答题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高中数学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内容。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所以解答题是高中数学学习中必须要攻克的一个难点。许多高中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但是在做解答题时经常无从下手,害怕出错,不知道用什么解题方法,示错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现象。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可以整合一些经典错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每道题展开讨论,分析每道题的错误点、错误出现的原因、解决错误的方法以及如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避免此类错误的再次发生等,最后总结概括错误类型。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还教给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解答“已知0<α<π,-4π<β<2π,求α-β的取值范围”这道题时,学生可能会出现直接套用的错误,可能认为不等式具有同向相加、同向相减的性质。教师可以在示错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地纠正这个问题。
三、进行拓展训练,锻炼思维
在数学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害怕出错,害怕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消除学生害怕犯错的心理,积极引导学生拓展训练是数学任课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数学课堂就是学生用来知错改错的地方。拓展训练是高中数学学习中难度最大的一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具备开拓性、创新性思维。所以,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问题,克服对难题的恐惧心理,进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价转换”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示错:“已知x>0,y>0,得出x+y>0,xy>0。以这种规律可得,若x<0,y<0,则x+y<0,xy<0。”学生可能会赞同这种观点。教师通过解剖、分析、改正这个错误,努力转变学生的固定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示错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利用“错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误区,善于捕捉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帮助学生树立“敢错、敢做”的观念,努力克服学生对解决数学题的畏惧,有效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