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9-15李海娟
摘要: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当前对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小学阶段,美术这一学科承担着对学生的美育工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重视的。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了深入分析,希望鞥能够为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
一、引言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对于美术教育都有了更高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当中的地位得以不断提高。通过对学生的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更高的美术创新能力,提升其审美水平,并陶冶学生的情操。但就实际来看,现阶段仍旧有一些小学仅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对美术教育存在错误的认识。而小学中的学生正处于美术素养培养的关键使其,因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注重对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
二、小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增进师生双方情感交流
美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它是具有代表性的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大都比较脆弱,在心理上有着敏感的特点,因此,在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必须要做到对小学生的尊重与关系吗,确保学生的自尊心不会受到伤害。教师要充分运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尽可能做到对情感教育的渗透,加强师生二者的共同,增进双方情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投入更多的真情实感,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以及鼓励,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进而实现学生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及规律,适当的调整教材内容,深入发掘教材当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对此渲染,针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指导与引导,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的对周围的人、事进行观察,把目光聚焦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当中,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会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感悟,通过画笔来对自己的生活之情进行表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动力。在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组织开展更有趣味性的美术活动。教师要做到对所有教学环境的精心设计,要让学生在有趣、多样的美术活动当中,感受到美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美术和生活间的联系,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的特点,而美术能够对学生带来视觉上的感官体验,因此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所熟悉的内容,通过学生视觉上的感知,来让学生更加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产生对美术作品、自然艺术等进行探究的欲望,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三)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与个性化需求
要想做好对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应当着手于对学生美术基础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由于年龄所限,因而在课堂学习中往往不容易实现预期的教学要求,特别是对于细节方面的处理,容易出现忽略的情况。为此,教师一定要具备正确、合理的讲解与动作示范,必须要让学生明确的了解并掌握画画的正确顺序、起收笔的方法等,要锻炼学生的美术基本功,让学生懂得画画、学会画画。与此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更多的重视,要合理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临摹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临摹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及绘画技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此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大胆地对原画进行改造,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对于色彩及形体的认识,来进行个性化的创作,把自己对于美学的独特理解在作品中进行充分的展现,以此来有效满足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真真正正的实现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的美术核心素养将会对其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带来帮助,它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高度的重视,正确认识到美术核心素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發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波.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成才之路,2011(21).
[2]张莉.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5(4).
作者简介:
李海娟,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五库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