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20-09-15杨艳艳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有效性初中语文

摘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注定了其具备德育教育的功能,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旨在能够将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充分显现出来。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笔者围绕德育素材的选择和德育渗透的途径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德育渗透;有效性;初中语文

俗话说:“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初中语文教师仍然坚持原有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上面,那么其所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就有可能成为造成社会动荡的危险分子。这样的话,教师的教学活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因而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将自己教学的重心移一部分到德育教育中去。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这一问题进行思考,本文就是笔者思考的结果。

一、德育素材的选择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德育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中就相当于巧妇手中的米,离开德育素材,教师的德育渗透也就无从谈起。因而要想提高德育渗透的效率,初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德育素材进行选择。

(一)结合课本教学内容

课本教材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的依赖,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来源之一。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在选择德育素材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课本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素材的搜集和扩展。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知识。例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就是一篇蕴含着丰富德育素材的文章,其中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热爱祖国和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是笔者能够切入的德育素材。笔者不仅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上网搜集了更多与之相关的素材,如拥有这些品质的其他优秀人物。当笔者在课堂上讲到哪一个德育知识的时候,就会将搜集到的德育素材展示给学生。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自身的教学活动也没有受到影响。

(二)观察学生具体表现

初中语文教师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行为举止进行培养。因而在选择德育素材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挑选学生能够用到的且迫切需要的德育素材。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观察,进而找出他们身上所欠缺的优秀品质。例如:笔者会专门为学生建立起个人电子档案,其中就包含了学生的日常表现这一因素,并且能够扩展到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为了对电子档案进行记录,不仅笔者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笔者还会让学生之间彼此监督,每天都要说出对方的1个优点和1个缺点。当笔者发现某一个缺点只有某些学生单独具备的时候就会找其进行谈话,但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具备某一个缺点的时候,笔者就会将之确定为自己德育渗透的主题,并因此展开德育素材的搜集。

二、德育渗透的途径

当选择了德育素材之后,初中语文教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研究德育渗透的途径。本文笔者基于此,提出了以身作则、选择合适时机和开展主题班会三种德育渗透的途径,并结合具体教学经验对以上三种途径展开详细的介绍。

(一)能够以身作则

学生对教师有着天生的崇拜心理,对于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更是会对教师的各种言行举止进行模仿,旨在得到教师的肯定。这一点也给初中语文教师的德育渗透提供了思路,教师首先能够做到的就是以身作则,用自己规范的言行举止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笔者在想要学生做出什么行为之前,自己就会做出同样的行为,进而为他们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如笔者想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学习活动,自己就不能够为学生带来负面的情绪。笔者想要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教学课堂中,自己就不会带着手机等影响课堂秩序的物品去进行上课。笔者想要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轻易放弃,自己就会陪着学生一起进行思考和查阅资料,进而研究出解决困难的方案。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笔者的影响下有着规范的行为举止。

(二)选择合适时机

德育渗透的时机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初中语文教师正在讲解某个知识点的时候话锋一转,开始对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学生根本不会对其有着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为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起来。因而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渗透时机,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取得有效的德育渗透效果。例如:笔者正在讲课的时候发现某两名学生正在说悄悄话,而不是认真听从笔者的讲解。此时笔者就可以当机立断地向学生阐述时间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如果笔者稍微犹豫一下,这一渗透德育知识的机会就会稍纵即逝。下一次再进行相关德育知识的渗透时就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了。这样的话,笔者的德育渗透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三)开展主题班会

学生是否对初中语文教师所渗透的德育知识有着透彻的理解,那就要看学生有没有将之体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因而初中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应用的机会,他们需要为学生进行主題班会的开展,主题基本上以德育为主。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充分展示自己,并在班会中对自己所接触到的德育知识进行应用。例如:笔者每次在进行了德育知识的渗透之后,就会为学生组织一次主题班会,班会的主题就是德育知识的主题。笔者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出节目,节目的内容需要围绕“德育知识的用途”来展开。学生可以唱歌,可以演小品,可以进行演讲等。如在有关于“父爱和母爱”的德育教育中,学生就明白了感激父母的重要性,因而他们所表演的节目中就需要涉及感恩父母的行动。这样的话,笔者的德育渗透活动也算是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束。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沐浴在德育的阳光下,他们所能够采取的措施有很多。但前提是,这些措施都必须是初中语文教师秉承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这样的话,教师就能够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前进。

参考文献:

[1]蒋乃嘉.解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才智,2017(29):44.

[2]张沥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J].文学教育,2017(1):64.

作者简介:

杨艳艳,甘肃省天水市,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中学初中部。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有效性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