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15杨艳明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存在问题初中语文

摘要:阅读教学改革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从内容方面、学生方面、教师层面指明阅读存在的弊病,根据以上问题指出了一系列阅读改革实施策略,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高阅读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实施策略

语文是初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了阅读、写作、文言文、诗词歌赋等多项内容,给予学生情感体验,加强他们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加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阅读教学的开展,认为教好阅读是教好写作的前提,为语文其他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注意到文章阅读的体系结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让学生从阅读中掌握到语文教材的重点内容,从复杂的文字段落中感悟到语言的魅力,体会到每一篇文章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忽视阅读教学,没有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阅读教学虽然越来越重要,备受教师关注。但是,有的语文教师没有意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忽视了阅读教学,认为阅读教学耗时、耗力,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降低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的语文教师认为不用太关心阅读教学的质量,无法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未能挖掘出每一篇文章的深刻哲理,也没有引入相关的课外内容,这就无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未能丰富他们的学识,促使学生局限于课本进行学习。

(二)采用“一言堂”教学策略,过于开展程序化教学

阅读教学仍旧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受到陈旧的教学模式的制约。有的语文教师仍旧采用“一言堂”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手段,不停地将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却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也不调查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未能给予他们参与课堂阅读的机会,只是单纯地讲解阅读内容,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要求他们听讲就可以了。同时,有的教师过于看重程序化教学模式,认为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教学形式,只要交给学生全部的阅读模式,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此情况下,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领悟,忽略了每一个文章内容背后所包括的语文知识点,没有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他们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与生活相脱节,无法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中许多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文章内涵。然而,有的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这点,将阅读教学与生活相脱节,无法联系生活中常有的经验,无法触发学生的感同身受,让学生逐渐忽视了自身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未能联系到自我的生活实际,大大降低了阅读的效果和质量,在阅读中存在很多的困惑。同时,学生没有将阅读和生活联系在一起,逐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无法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对课堂提问回答不积极,不愿意思考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对阅读学习感到索然无味,这对自身阅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影响了学生閱读能力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实施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阅读教学,适当拓展课外阅读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教学地位,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教学,看重阅读教学实施的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到这些技巧,强化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巩固他们的基本阅读能力。同时,教师应当将教材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拓展课外阅读内容,拓宽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相关的内容,从课外阅读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掌握到丰富的文章背景知识内容。例如,教师讲解“醉翁亭记”这篇内容,就会引入《宋书》课外阅读内容,讲解欧阳修的生平记事,从这一本书中可以了解到欧阳修创作时的境遇,使学生认识到他当时正在遭受贬官,明确了欧阳修既陶醉于山水,却又怀着一种为国为民的忧愁,深入理解教材上的文章内容,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质疑是学习的最好方式,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在九年级阶段,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方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予他们自主阅读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题材,了解到作者的写作手法,研究出每一篇文章展现出的主旨内容,善于提出意见,将质疑的问题展现出来,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指导,挖掘出文章内容的隐含魅力。例如,教师讲解“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给予他们自主质疑的机会,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内容,学会质疑,懂得提出疑问,质疑文章内容的正确性,从文章阅读中思考质疑与学问的关系,研究质疑是否就是在做学问,挖掘出质疑对阅读的帮助,更认识到质疑对我国文化所做出的进步。

(三)创设生活情境,加强学生的自我体验

文章来源于生活,展现了生活的实际内容,给予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语文教师创设出生活情境,给予学生体验阅读内容的机会,带领学生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文章的情感,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与作者之间跨时间、跨领域的心灵交流,进而加强学生的自我体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教师讲解“山水画的意境”文章内容,想要学生更深入理解到山水画所表现出的意境,就带领他们真正步入到山水丛林中,引领他们感受山水之美,让学生从真实山水中领略到文章的真谛。

(四)重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阅读能力有所不同,学习水平也存在差异。语文教师应当重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掌握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阅读水平,按照水平层次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一个等级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式,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强化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实现课堂教学的环环相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结束语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基本水平,制定出合理的阅读计划,设定出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创设出质疑性、生活化等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7).

[2]曲忠芳.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未来英才,2016(13):113.

[3]范丽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9):42.

[4]黄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研,2016:240.

作者简介:

杨艳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存在问题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