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提高初二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2020-09-15林冰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

摘要:在我国新课改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初中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直备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初中作文在语文课程中有着重要地位,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作文教学上,但取得的成效确是不尽人意,学生无法从空洞的语言中去领会如何提高作文写作的知识,只能课后永无休止的一篇又一篇地写,这样就造成了“高耗低效”的现象,所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能力成了当代素质教育的一个热点。

关键词:初二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一直视为教师教学任务重的重点,通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性的作文教学从一方面来讲是指教师用更短的时间,更少的精力,去取得更多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愿意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只有同时做到这两方面才能提高初二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辛苦的教,学生被动的学,课堂纪律差,效率低,因此,也没有达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

二、初二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作文教学倾向于功利性

现在有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看重教学过程,而只注重教学结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普遍现象,是教师觉得自己花费大量的精力取得的教学成效却极其低下,作文教学因其独特性,在教学质量上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在网上抄袭相似的作文,或者在各种作文书籍中去摘抄一些段落,一篇作文总是东拼西凑的就完成了,作文质量大打折扣,不管什么题目的作文都把积累的好词好句用到作文写作中,不考虑一篇作文的连贯性,以至于写出来的文章完全没有情感,出现“人文分离”的景象。

(二)语言式作文教学效率低下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写作课堂上时,大多是抽象的讲授写作的技巧,没有把课本教材和写作知识结合起来,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氛围呆板,学生无心学习。比如说,教师每周会用几节课的时间单独用来作文教学,在课堂之前教师把自己选好的一篇文章打印下来,在教学时发给学生进行讲课,让同学们读一遍文章,然后教师就带着学生分析文章的技巧,就会告诉学生说:“初中作文主要的结构就是总分总,收尾呼应,在文章中要突出主题,这样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了。”这样的讲课方式枯燥无力,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三、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贴近生活,创设情景

语文这门学科是与自然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言这门艺术。枯燥的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而且也会让教师教学变得有心无力,这样的现状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必须得到改变,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情景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讲到《大自然的语言》这篇文章时,就可以与学生互动,向同学们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同学们知道哪些自然界的语言呢?”等等,这些与学生身边息息相关的事情会立马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带领学生的思维转移到课堂上。接着,教师再乘胜追击向学生提出―“这篇文章中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学生就会纷纷回答到:“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还有拟人的写作手法”等等,这样学生就自己从书中找到了答案,对这样课的印象也会更深刻,然而,教师就可以在这节课之后让同学们用今天学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命题为“大自然的××”的作文,这样的题目即贴近生活,又丰富了学生的兴趣,不失为一举两得的教学方式。

(二)丰富课堂形式――“游戏”课堂

不管多大的孩子,玩始终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适当添加一些“小游戏”会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在玩耍中就能学习了。比如说,在人教版初二语文下册的第一单元就是以民俗为主题的单元,在进行这一单元的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同学们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在黑板上记分,分数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利。根据这一单元的主题,教师可以提出“同学们知道你们身边有什么民俗文化吗?”的问题,在课堂“游戏”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在学生相互竞争的情况下带动了课堂的氛围。之后,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让学生在学习完一单元的课文下,给学生颁布写作任务,围绕自己知道的民俗文化写一篇作文,这样的写作只规定主题,不规定写作题目、写作内容,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且我国的民俗文化数不胜数,学生为了写出好的作文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这样不仅推进了作文教学,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文教学之所以成为初中语文的教学难点,是因为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没有读写的习惯,因此,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教师的身上,教师不需要让学生天天回家回家阅读和抄写好词,只需要让学生每天都写一篇生活日记,不论长短、主题,要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只有学生的语言更丰富了,才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自己才会自觉地去打开阅读的大门,在课外阅读的这片天空自由地翱翔,学生也自然能在课文或者课外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并学以致用。学生愿意去积累作文,更愿意去阅读从而达到了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符合了新課改理念的教学要求。

四、结束语

初二语文的作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围绕身边的真情真事来积累作文素材,不能在写作的时候提笔就把生硬的好词佳句往作文中硬套,要在作文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合理运用教师讲授的写作技巧,只有做到这两点写作能力才能有所提升。因此,要在作文教学中实现有效性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去开展教学,认识到初中生在这个阶段是有很大的可塑性,在初中生涯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上升空间,做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范茂斌.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7(3).

[2]廖秀平.提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10).

[3]敬仕炯.农村初中作文指导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3).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

林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第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