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的研究

2020-09-15甘丹美

读天下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摘要:初中历史是进入初中开始便要接触,一直到中考前才结课,贯穿了三年初中生活,是初中课程的重要组成。初中历史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大部分是对中国历史的探索。所学内容与近年来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理念密切相关,但在社会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应该明确初中历史对加强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社会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只有更好地正确的解决问题,才能做到真正加强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一、 前言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提升,国家对中国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又分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有非常多的体现。历史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历史事件本身,还有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探索,也有多的前车之鉴,这些都间接或直接地对初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加强。由此可见,初中历史对加强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二、 初中历史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初中历史与核心素养相辅相成。初中历史是一门综合各方面的学科,具有历史文化,经济、政治、文明、策略和发展等要点,又具有时空关系,随着时空的转变和地域的切换,历史给学生带来了知识点的背诵,加强了学生辨析历史发展的眼光,开拓了历史视野,增广见识,增强了学生的精神能力,对初中生的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古今人文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人文情怀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情趣,有勇于探索、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勤于反思,乐学善学,要求学生珍爱生命,具有健康人格,并能自我管理,更具有社会担当,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还有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从二者的内容来看,初中历史内容与核心素养要求相符。

三、 社会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的问题

(一)课本限制思维

在当下以及之前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的老师都采取应试教育,凡事只看成绩,教学过程一般就是照读课本,当然课本中也缺少核心教育的培养,然后给同学们画一下教学大纲所侧重的考试重点,以及教会学生考试的答题技巧,也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其实最后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只知道套答题技巧,这时的成绩好坏并不能说明什么。想在初中历史的社会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古板的方法其实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不仅不能对历史所授予的真实意义进行理解,反而抑制了同学们的反思总结和思维创新能力,不能真正理解歷史内容,何谈加强核心素养!

(二)教师重视过少

话说回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学生怎样做人,老师们在考教师资格证之前都必须认真地学习关于教学的素质素养问题,因为这是一个老师教育学生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大多数老师都只当学习核心素养是为了应付考教资,没有真正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真正为人师表的时候,就只想怎样才能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重视的是教学过程和结果,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和理解程度,把学生的核心素养放置一旁。但是在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接受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的教育,对将来的人生观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教育即核心素养。所以说我们要落实初中历史的社会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加强。

(三)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从学习历史开始,历史便是所谓的“副科”相对语文、数学、英语而言,没有那么重要,以至于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三大主科,留给学历史的时间就不多了,何况历史需要背诵,牢记的知识点太多,还要死记硬背,就对历史学科产生不美好的印象。在家庭的保护下,在学校的保护下,没有意识到核心素养对自己的益处,不懂得主动出击,不善于思考课本中的知识要点,专吃现成的,得过且过,这是非常不提倡的,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多数中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机或者学习机,上面必不可缺的就是游戏了,青少年应该控制自己,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多探索书本知识!

四、 加强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深度理解课本知识,了解历史时空框架

历史是一面长长的镜子,里边留下了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或者一时糊涂,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借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让我们直接的利用这些,更好地运用在当下,开拓思维,更好的预计将来。初中历史教师需要深度掌握课本知识,拿捏历史的时间空间关系,由表及里对学生进行深度的全面的讲解,让学生深记于心,对历史的时空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整理,在脑子里形成完整的时空框架,这样学习起来就不会常常无厘头,每次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提取知识框架中具体历史事件所相关的时间段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知识框架有了系统性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加强核心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学生自主探讨能力和小组交换思考

鼓励学生在课本的基础上,多读一些有关历史学科的课外书,边读边于课本知识相联系,让所学知识相互印证,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在学习扩列新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核心素养中的勤于反思,乐学善学的要点。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换并交流自己课外所学史料,结合答题技巧,合理运用到具体的探究类大题中去。比如说:你怎么看待“小农经济”?就可以提供小组所讨论的结果。各组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质疑,提出问题,做出改正。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以好的完善,更有效地加强核心素养。

(三)培养课外生活中的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可以通过看有关历史的电视剧,历史电影,历史讲评之类的电视栏目,了解导演拍剧的目的所在,了解专家对历史的看法,就是想让我们明白历史故事中所提炼出来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民族精神。还要可以看一些国际事件的评判,让学生的思维与时俱进,跟上国际浪潮,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引发作为青年的时代担当,爱国情怀。家长教育子女,有时也用引经据典的方式,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多灌输一些正确精神思想,无时无刻不接受历史的洗礼,从而转变学生对历史的看法,日益加强核心素养。

五、 总结

核心素养的落实在当下教育形式中逐渐提上日程,它对学生的人生观,终生的观点做法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于初中历史又有些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说,我们要积极利用上述方法,对初中历史重视起来,帮助中学生加强必不可缺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马智炉.专深博学日新: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之我见[J].新课程:中学,2017(4).

[2]胡燕娜,张柳君.指向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题组式微专题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9(5):59-62.

作者简介:

甘丹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第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核心素养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