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情况
2020-09-15杨乐阵
杨乐阵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临泉县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及特点,阐述了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并分析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防控;成效;问题;安徽临泉
中图分类号 S4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100-02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昆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虫具有适应能力强、寄主范围广、危害损失大、迁飞扩散快等特点,是世界粮农组织(FAO)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传入我国,并且于6月底在临泉县春玉米田初见,8月底至9月初达到发生高峰,后于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在临泉县麦田亦有所发生和危害。面对严峻形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全面开展该虫的监测、调度、宣传、防控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1 发生情况及特点
1.1 发生情况
2019年6月27日,临泉县农技人员在土坡乡李集村一春玉米地块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危害,该地块面积0.013 hm2,玉米12~13叶,处于喇叭口期,植株总数1 400株,受害株数达252株,植株被害率达18%,捕捉到幼虫18头,平均百株有虫1.2头,虫龄4~5龄。7月底农技人员又先后在庙岔镇小李庄、艾亭镇范庄、关庙镇大张庄和陶老乡长集村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发生和危害,发生田块平均被害株率达0.08%,最高达1.8%;平均百株虫量达0.03头,最高达1.5头,总发生面积20.3 hm2。进入9月后,在全县6.67 hm2晚播秋玉米中,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达4 hm2,平均被害株率达1.1%,最高被害株率达13%;平均百株虫量达0.6头,最高百株虫量达8头。小麦秋种出苗以后,10月底至11月初农技人员在小麦田自生玉米苗上发现草地贪夜蛾发生,11月中下旬在单桥镇姜楼村、迎仙镇秦寨村、同城镇梨园村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小麦。当时受害小麦主要处于3~5叶幼苗分蘖期,田间幼虫各龄期均有,以3~4龄为主,发生田块平均虫口密度一般为1~8头/m2,重发田块虫口密度达80~120头/m2,该虫主要藏匿在土壤中,为害贴近地面的植株幼茎和叶片,幼虫取食危害沿中心区域向四周扩散,个别田块造成缺苗断垄,危害严重的田块农户已进行了补种。县农业部门立即把相关情况反映到安徽农业大学,11月17日安徽农业大学植保专家对单桥镇姜楼村进行实地调查,专家分析,由于前期临泉县气温偏高,降雨甚少,土质温暖松散,小麦处于幼苗分蘖期,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
1.2 发生特点
1.2.1 整体发生程度较轻,发生面积较小。临泉县春玉米发生面积0.013 hm2,只占整体播种面积的0.001 3%;夏玉米发生面积20.3 hm2,占整体播种面积的0.3%;小麦发生面积14.67 hm2,占整体播种面积的0.015%。
1.2.2 危害历期长,前期较轻,后期相对较重。草地贪夜蛾在春玉米和夏玉米上进行分散危害,在秋玉米上进行集中危害。临泉县于6月27日发现该虫害之后,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加大了调查范围和频次,但直到7月15日才在夏玉米上发现第2例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危害,而且数量和危害程度较轻。同时,对2019年临泉县晚秋玉米8月底至9月初调查发现,苗期已有草地贪夜蛾的危害现象,进入喇叭口期以后,发生数量加大,危害加重。
1.2.3 在其他作物上也发生危害。草地贪夜蛾除在玉米和小麦上发生外,在高粱上也有零星发生。2019年临泉县高粱播种面积1 000 hm2,在不同地块、不同时期均能发现危害状况,但总的来说田间数量较少,危害程度也不大。
1.2.4 在玉米和小麦上的危害并无差异。草地贪夜蛾幼虫不仅为害玉米,而且为害小麦,且初孵幼虫在小麦上的存活率与玉米并无显著差异,均高达90%以上。11月底至12月初用小麦和玉米连续饲喂3~5龄幼虫,幼虫体重均能迅速增加,且几乎同步发育,并无显著性差异。
1.2.5 低龄幼虫聚集分布,高龄幼虫为均匀分布。自2019年6月27日和11月16日首次在临泉县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玉米和小麦以来,发现该虫低龄幼虫(3龄以前)呈现明显的聚集分布状,而高龄幼虫(4龄以处)则扩散危害,全田均可见该虫危害状。
1.2.6 草地贪夜蛾可防可控。针对2019年临泉县所有发生草地贪夜蛾地块,当地政府和专业化防治组织及时进行了施药防治,由于选择药剂对路,工作开展及时,防控效果达到95%以上,并没有因为该虫的发生和危害造成大损失。
2 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2.1 成立组织,启动方案
为切实加强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领导,临泉县成立了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6月首次发现该虫后,相关人员立即向县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和主要領导进行了汇报,局领导非常重视,并要求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向上级业务部位上报。确认草地贪夜蛾在临泉县发生之后,临泉县立即按照县农业农村局《2019年临泉县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和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狠抓防控技术措施的落实。
2.2 强化虫情监测和摸排调查
农业部门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办)设立草地贪夜蛾监测点112个,其中2个为佳多虫情测报灯,另外110个为草地贪夜蛾专用性诱设备,每个乡镇的测报点都有专业人员进行定点监测和调查,并负责每天将监测到的数据及时上报。除用专用监测工具进行定点测报预警外,自2019年5月起,临泉县专门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田间摸排调查,针对每一个发生过草地贪夜蛾的田块,农技人员都会对该地块周围15~20 hm2的玉米和其他作物进行调查。在7月初至8月底草地贪夜蛾发生的重要时期,加大调查力度,初步掌握了草地贪夜蛾在临泉县的发生、危害情况及特点,为开展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开展技术培训,强化指导服务
针对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的严峻形势,临泉县立即开展三级技术培训工作,由县培训到乡镇(综合服务站站长和种粮大户),由乡镇培训到村,由村再培训到户。培训内容主要以该虫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监测和防控措施等为主,全县共开展培训430场次,培训41 200人,并印刷了6 000多份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宣传挂图和10万份技术明白纸,张贴到村头显著位置,对该虫的监测、识别和防控进行宣传。同时,通过网络媒体、技术明白纸和专家访谈等途径,客观宣传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情况,让公众正确认知草地贪夜蛾,消除群众的“恐虫心理”,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防控工作的良好氛围。在草地贪夜蛾防控的关键时期,临泉县组织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和科技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及时开展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和防治[1]。针对玉米中后期植株高、防控难度大的情况,指导使用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防治;针对麦田草地贪夜蛾隐匿于土中、天气干旱的状况,防控时应适当增加用水量,在重发区域可加大药量,提高防治效果。目前,全县所有发生田块均已进行了防控,保证虫害田块防治率达到100%。
2.4 开展物资采购,实施统防统治
2019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开展伊始,县政府就筹集了资金18.3万元,采购草地贪夜蛾性诱捕器和防控药剂,有针对性地发放到重点乡镇,实施统防统治。据统计,全县共发动专业化防治组织15个,出动机械手150人次,投入高效植保机械52台,实施统防统治面积353.3 hm2,使临泉县草地贪夜蛾的统防统治率达到100%,保证了全县草地贪夜蛾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不发生玉米、小麦大面积连片成灾减产的目标。
2.5 坚持绿色防控,科学选择药剂和施药机械
作为草地贪夜蛾的重点防范区,临泉县坚持绿色防控,主要应用生态调控、物理防控、性诱防控等技术。具体做法:一是减少春玉米和晚秋玉米播种面积,对夏玉米种植区加强结构调整,与大豆、芝麻等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以减少虫害发生面积;二是集中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和草地贪夜蛾专用性诱设备诱杀成虫,减少虫源基数,以减轻虫害发生量,降低农药使用量。田间发生虫害后,尽量在低龄(1~3龄)幼虫盛发期进行防治,部分对虫卵杀灭效果较好的药剂可以提前在卵盛期喷施。在玉米抽雄后,不使用菊酯类、有机磷类、甲维盐等对蜜蜂等生物毒性大的药剂;生物农药可与化学农药混合使用[2];杀卵效果好的药剂可与杀幼虫效果好的药剂混合使用。根据草地贪夜蛾早晚活动的习性,施药在早晨、傍晚无风(或微风)情况下进行,避免高温施药,在确保药效的基础上选择使用低剂量,确保减少农药污染、降低药害风险[3]。优先选用新型植保机械,如静电喷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采用常量喷雾为主的,喷药量为450~675 kg/hm2;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为主的,采取细雾滴均匀喷雾方式,玉米苗期施药液量为150~225 kg/hm2,玉米中后期施药液量要大于375 kg/hm2;采用植保无人机低容量喷雾的,需要添加植物油助剂,施药液量控制在45 kg/hm2。麦田发生的草地贪夜蛾由于天气干旱,气温较低,虫害活动量小,防治难度加大,需采用常规静电喷雾机加大用水量施药防治,或结合浇水防治。
3 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019年临泉县的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已取得良好的成效,全县防治面积达350 hm2,统防统治率达到100%,防治效果达到95%,挽回粮食损失662.5 t,但仍然有以下问题。
3.1 宣传无法全方位覆盖
2019年临泉县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起步较早,宣传发动全面展开,农业部门技术服务准确、及时、到位,但由于受玉米、小麦的生育期、天气、劳动力、地理位置以及宣传“最后一公里”等原因的影响,仍然有部分群众不了解该虫,进而导致群众无法全面掌握该虫防控技术。
3.2 群众认识不到位
虽然农业部门多方宣传发动,但不少群众对该虫的危害程度仍没有充分的认识,缺少主动防治的积极性,很容易错过最佳防治时期。
3.3 高效植保机械数量不足
2019年临泉县玉米田草地贪夜蛾主要发生在玉米喇叭口期以后,此时玉米植株高大,常规施药机械难以发挥作用,只能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和植保无人机等新型植保机械,但目前临泉县新型植保机械数量不足,如果该虫大面积发生,将严重制约防控工作的开展[4]。
3.4 防控药剂市场混乱
2019年是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发生的第1年,特别是麦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导致群众措手不及,产生了乱施药和超量用药现象。而目前市场上缺少有针对性的专用药剂,致使农户在选用药剂时面临种种困难,特别是个别经销商推荐一些不科学的药剂,导致药剂防治效果较差,或出现植株受害等现象。
4 参考文献
[1] 姜玉英,刘杰,朱晓明.草地貪夜蛾侵入我国的发生动态和未来趋势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9(2):33-35.
[2] 郭井菲,赵建周,何康来,等.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J].植物保护,2018(6):1-10.
[3] 杨普云,朱晓明,郭井菲,等.我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对策与建议[J].植物保护,2019(4):1-6.
[4] 郭井菲,何康来,王振营.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J].应用昆虫学报,2019(3):36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