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PAD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课程中的教学研究
2020-09-15张彦虎鄢丽娟
张彦虎 鄢丽娟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0)
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1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PBL+PAD”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和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其构建过程为,在进行计划教学内容的教学时,做如下的教学实施。第一次课教师精讲为主,主要讲解重难点,之后,教师布置第二次课任务,要求学生自己从网络或图书馆搜集关于知名企业制定管理计划的案例,并写读书笔记,作为第二次上课前必须要提交的课后作业。第二次课堂上,先让学生在组内自由讨论,分享学习的体会,互相解答疑惑,然后每个组选派一名代表跨组交流并解答疑惑,最后将优秀的读书笔记向全班同学展示。每周按此模式授课,一直到课程的最后一周要求学生总结学习心得和体会。
1.2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分为四阶段:“精讲留白、独立内化、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精讲留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讲授环节要求老师对新知识要进行精讲,并非面面俱到,对所讲述的内容要求重难点讲到即可。实施“三分钟对分课堂”:一分钟思考;一分钟讨论,一分钟抽查。
(2)独立内化。这也是“混合”教学课堂的创新点,强调课堂的自主学习。学生依据老师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对课文内容进行内化吸收,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查缺补漏的过程,通过自身努力对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完成一份“亮考帮”的作业或者一份练习提升的作业。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主要依托“亮考帮”的作业开展,对于作业题目也基本在小组内部依据标准评判对错。这个环节教师也不随便参与其中,重点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来解决问题。“亮考帮”包含三个部分:学生学习总结之后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内容称为“亮闪闪”;自己弄懂了,但是认为别人存在困惑,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称为“考考你”;把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以问题的方式向同学们提出来称之为“帮帮我”。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参与其中,交流过后每个学生会在全班进行汇报,充分照顾每个学生。
(4)班内交流。最后一个环节,课堂主动权再次转移到教师手中,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对之前的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活动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分析
2.1 对分课堂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实施的优势。
(1)不提倡预习,同一起跑线对分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不提倡预习,这样的课堂学习使每一位同学将从同一起跑线出发,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转变为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要求所有同学依据个人水平提出问题进行组内讨论,自主收获,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公平。
(2)对教学设备、环境无高要求对分课堂不同于微课、翻转课堂等,对多媒体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对分课堂的基本操作不需要使用网络技术,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在没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只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按照它的五环节展开教学即可,简单易操作。
2.2 对分课堂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劣势。
(1)课堂分组易流于形式。分组讨论是“对分课堂”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要最大化的利用分组实行对分,一定要基于优、中、中、差的原则,这需要老师对班级同学学习情况要有较好的摸底。
(2)容易与“小组讨论”模式混淆。在操作模式上与现有的“小组讨论”模式相似,容易与此相混淆,导致老师们在使用中无法抓住关键环节,影响教学效果。
3.3 教学评价。对两个比对班级学生的期末成绩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成绩分析结果
比较结果表明,从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3方面比较两个班级的成绩,采取混合模式教学的班级平均分成绩高于传统模式教学的班级,优秀率是普通班级的两倍,及格率高于普通班级5%,说明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PBL和PAD模式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开展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共享、协作”的空间,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赋予学生更多的个性化体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因材施教,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实现高等教育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