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银刚:心放教育上,学生放心上

2020-09-14孙雨萱

教育家 2020年28期
关键词:狼牙山山区学校

孙雨萱

1994年,许银刚从保定学院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留在城市发展和回乡教书。前者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前景、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家人的期许;后者则意味着更加难测的人生、相对困难的条件和个人的理想。

“我知道留在保定,或者到石家庄甚至北京,可能发展得更好、过得更轻松,但大家都留在城市,山区的孩子怎么办?农村的教育怎么发展?”他这样想,也这样做。面对选择,许银刚没怎么犹豫,便决定听从内心的声音——回归山区,回报家乡。

26年来,从河北省易县梁格庄中学的生物和化学教师,到易县教育局电教仪器站副站长,再到易县狼牙山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狼牙山中小”)的校长,许银刚对教育越了解,对山区教育和孩子们的感情就越深。“我没有别的追求,学生开心快乐成长、学校持续良性发展就够了。”

一心为山区教育

“我们那个年代,考上大学的山区孩子很少,毕业后回到山区教学的大学生更少。”许银刚便是那少数中的少数。他是易县人,亲历了易县艰难的教育环境,回到易县老区、改善家乡教育境况,一直是他的理想。为此,他早早开始做打算:在保定学院读师范专业,系统学习学科知识;大学时担任班长和学生会主席,积累管理和组织经验;临近毕业花近一学期的时间在中学实习,把握好每一次讲课和班级管理的机会锻炼自己。

工作后,凭借学生时期的积累,他很快适应了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生活,但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孩子需要一杯水的知识,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的能力。年轻时我经验不足,需要在备课中下足功夫,让学生爱上我的课。”为此,他开始琢磨教材上没有的趣味小实验,自制教具,让学生直观看到学习的乐趣。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教学方法获得了认可,工作第二学期被任命为生物教研组组长;第二年由于教的班级中考成绩优秀,获得易县学科优胜奖;第四年调至教育局电教仪器站负责实验教学。

2016年,许银刚就任狼牙山中小校长,他深知,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引领者,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下,大批大学毕业生投身山区教育事业。作为受益者,狼牙山中小的教师超过三分之一是年轻大学生,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递增。“年轻人教育观念更为先进,更容易与学生相处、交流,就算教学经验稍有不足,只要学校好好培养,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为此,即使学校经费紧张,许银刚也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归来的教师也没辜负他的期待——在国家足球培训基地参加足球培训的教师,创办了学校足球队,两年来一直卫冕县足球比赛冠军;前往北京参加体育培训的教师,让学校体育在易县首屈一指,培养了不少体育特长生;远赴东北参加冰雪培训的教师,开了学校冰雪教育的先河……

工作上认真培养,生活中也时时关心。许银刚将学校远离家乡的年轻教师们称为“大孩子”,像家长一样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为了让大孩子们在狼牙山中小快乐成长,他不定期在学校举办艺体活动,鼓励大孩子和小孩子一起参与;在刚刚动工的室内体育馆中,为教师留出专门的运动场所,供其锻炼身体。“每天只有教学、备课、判作业也很枯燥,让教师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加强体育锻炼、参加社团活动,不但可以与学生同乐,还能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

许银刚的做法一方面出于对离家在外的年轻人的关心,另一方面也想为山区教育留住人才。“人才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作为一名山区校長,吸引优秀人才是一项重要工作。”

用心伴学生成长

许银刚经常叮嘱教师:让学生怕老师不是目的,应该让学生敬畏老师——平时尊敬、崇拜,犯错误、受教育时畏惧。“如果学生在尊敬、佩服的基础上‘畏惧教师,那么这个教师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成功;如果学生提到教师只有害怕、恐惧,想远远躲开老师,那么这个教师教学能力再强都算不上成功。”

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是让学生从单纯的“怕老师”转变为“敬畏老师”的好方法。许银刚规定学校每天要有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跳绳、打球、玩游戏;取消了教工食堂,让教师和学生同桌就餐。在他看来,学生每天和教师玩在一起、吃在一起、学在一起,学生会觉得教师亲切,更容易对教师敞开心扉、倾诉内心。了解学生生活和内心,是开展山区教育的重要前提。狼牙山老区的孩子家庭和个人情况普遍比较复杂——有些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陪着;有些孩子父亲受伤或生病、母亲离家出走或罹患精神疾病;还有些孩子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和同学关系不好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等。教师对学生情况有所了解,才能避免不经意间伤害孩子敏感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现在,在相关政策和社会资助的帮扶下,孩子们的温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爱。”

许银刚初任狼牙山中小校长时,经常看见一个胖胖的男孩躲在没人的角落哭。许银刚主动和男孩聊天,了解到男孩每天都嚷着头疼、想回家,但去医院又检查不出病因。经过细致观察,许银刚发现男孩并没有生病,只是因为不擅长体育运动,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文化课程跟不上,经常在课程小组竞赛中拖后腿,被同学嫌弃……他在学校没有归属感,又无力摆脱困境,便谎称生病想回家。

于是,许银刚每天陪他跑步锻炼身体,安慰他,“我们不是怕胖,而是要更强壮一些”;将他的情况告诉辅导员,让辅导员发掘他的兴趣特长,帮助他培养自信。辅导员深入了解后,发现男孩对音乐有兴趣,便让他加入学校红色合唱团,他在合唱团中很快发挥了自己的音乐特长,受到老师同学的好评,逐渐开朗起来,成绩也有所提升。去年男孩毕业时,已经成长为一个阳光自信的小伙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育者要人尽其才,发现并培养孩子的长处,他们有进步、有自信,才能健康成长。”

许银刚一心扑在学校和学生身上,经常吃住在学校,陪伴家庭的时间便少了。提起上大学的儿子和正读初中的女儿,他既骄傲又愧疚。一次,好不容易抽时间回家陪女儿,还因为总是接学校来电,干扰女儿学习,把本来因父亲陪伴而开心不已的女儿惹恼了。他无奈地说:“错过了孩子的成长,我也遗憾,但没办法,学校的400多个孩子同样需要我。”

潜心开阔山区学生眼界

26年山区教育生涯,让许银刚深知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的不易。身为教育者,他的力量或许很渺小,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停下将外界最新思想和优秀人才带进大山、开阔山区孩子视野的脚步。

2017年,狼牙山中小与北京市八一学校(以下简称“八一学校”)正式签订帮扶对接协议。通过教师赴京观摩和跟岗学习,狼牙山中小的整体师资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八一学校师生也多次赴狼牙山进行交流活动,两所学校互相了解学习。

2019年11月,八一学校参加共和国70华诞庆典的学生方队来到狼牙山中小参加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孩子们很快熟悉起来,一起生活、玩耍、学习,狼牙山孩子带着北京孩子体验山区生活,北京孩子给狼牙山孩子讲述城市的发展状况。交流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手拉着手、互相拥抱、相约下次再见。

在许银刚看来,两个学校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却各有优势,没有所谓的高低强弱。“说到劳动能力、生活能力,甚至生存能力,可能老区孩子更强一些。因为孩子们自小帮父母干农活、养家畜,了解了很多生活和生存常识。但北京孩子的谈吐表述和眼界见识比老区孩子有优势,科技馆、海洋馆等城市孩子习以为常的场馆,我们很多孩子都没见过。”等学校经济情况好一些,许银刚想带学生走出山区,去城市看看北京孩子口中的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等场所,亲眼所见总是更加直观。

眼睛看得有多远,双脚才能走多远。在这个“眼界决定未来”的时代,许银刚能做的就是尽量帮山区孩子打开一扇看见山外广阔世界的窗,让他们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未来人生更精彩。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发挥狼牙山中小的红色特色和精神面貌,让学校师生快乐成长,许银刚积极探索学校发展新思路,博取优质学校之长,化为自身校园特色,手绘中国地图、鹅卵石画、定格动漫、美术剪纸、体育足球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把心放在教育上,把学生放在心上”,这两句话始终贯穿许银刚的生活和工作实际。

猜你喜欢

狼牙山山区学校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山区
狼牙山寻宝
纪念五壮士跳崖壮举75周年祭奠仪式在狼牙山举行
学校推介
壮举的见证—狼牙山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