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
2020-09-14花在亮
花在亮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使得我国整体教学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死板低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教学实际,更新教学理念需要发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度学习以兴趣引导和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旨在推动教与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 ; 物理 ;深度学习 ; 教学实践 ; 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从概念上理解就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阐述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入思考和扩展思维,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优化教学质量实现能力和意识的双重培养目标。初中物理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教學科目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兴趣和增强学科素养,物理学科知识内容繁杂涉及到声、光、电、力等多方面的内容,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初中物理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个人兴趣的激发和思维的深度发展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必须要围绕深度学习视角进行设计,选择符合初中学生兴趣和思维的探究内容进行引导和示范,鼓励学生深度思考和思辨以提升物理学科素养。
1.创设物理探究实验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作为一门实验性、探究性和体验性为主的学科,创设实验教学情境需要激发初中学生的物理学科兴趣使得能力培养成为教学的出发点。新课程标准教学背景下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利用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利用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形成过程设置驱动型问题。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是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好奇心是增强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规范实验流程的关键环节。
例如,结合生活中简单的物理现象联系教材内容可以构建趣味性的实验情境,鼓励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掌握知识和增强能力。像在初中物理"摩擦起电"教学中,利用学生熟悉的摩擦带电现象进行导入形如脱衣服是摩擦到头发会有电火花产生,玻璃棒摩擦头发后可以吸引碎纸片等。实验情境可以要求实验者站在绝缘板上触摸"感应起电机"感受由于静电吸引力使得头发呈现出"怒发冲冠"的现象,利用物理现象新奇有趣的特点感知物理学科的真正内涵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欲望。
2.拓展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物理学科教学包括课内、课外两部分内容,实现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的有效整合可以巩固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有利于深度学习视角下学生能力的提升。丰富课外活动内容需要引导学生探究,设置一些拓展性和趣味性的课外活动使得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物理知识、规律得出的过程,逐步渗透物理学科知识、物理思维和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内容,使得初中学生可以增强创新意识提升思维能力。深度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激发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使得初中生对于物理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初中物理"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知识进行深度拓展和优化,提升学生在生活中的物理应用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科教学目标。像借助影视作品中的"胸口碎大石"现象为引子进行导入探索现象背后的知识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对物理的认知,受力面积的大小使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的现象如何设置符合实际的趣味性探究实验需要启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借助现象培养物理学习兴趣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从而拓展学生的物理视野。
3.重视物理教学反思总结,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是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生整体表现的反思归纳,发挥教学反思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活跃深度学生的核心和动力,使得教师重视整个教学过程的合理得当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创新。深度学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化和提升,尤其是物理学科很多情况下存在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现象,只有掌握最简单和最高效的解题方式才能达到提升准备度和节约时间的学习效果。针对一个知识点物理教师要进行深化和拓展,重视思维变式训练需要诱导初中生思维深入和优化解题思路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发散性思维的养成有利于全面推进初中生物理创新能力的提升,合理运用鼓励性评价技巧促进了初中物理学科的高效教学开展。
例如,初中物理内容丰富教学可以借助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深度学习,解答学生疑惑有利于增强物理实验探究能力。像在物理"液体内部压强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液体内部压强的限制因素包括密度、深度和体积等进行探究,制作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进行检验使得影响液体压强内部的影响因素得以展示出来。实验的开展使得初中学生感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深度学习背景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全面提升初中生深度探究的欲望和积极性。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学科特性使得思维培养成为整个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内容,构建一个基于学、教、思和实验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初中生的动手实验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依据初中生的物理水平配置一个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深度理解和高效学习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