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问题,驱动小学生深度数学学习

2020-09-14杨红军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思维问题小学数学

杨红军

摘要:我们知道,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起到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实践证明,提问能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活跃思维,驱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引向深入。本文围绕如何利用问题驱动学生学习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 思维; 生活; 教学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提问是教师富有智慧的教学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好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而驱动学生开展深入学习。同时,还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互动学习。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的用好问题,完善课堂中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深入,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1.抓住提问时机,积极启发学生思维

巴甫洛夫说:“质疑是发现的设想,探究的动力,创新的源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的提问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进而让学生产生回味无穷的感觉。实践证明,适时的提问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积极的认知状态,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的提问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并且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进行提问,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旧,获得新知。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轴对称的图形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蜻蜓、蝴蝶等,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原来,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的对应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是相等的。同时,在轴对称图形中,如果沿对称轴把它进行对折,那么左右两边是完全重合的。当学生逐一总结出轴对称图形具有的特点时,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实践证明,通过教师适时的提问,让学生在掌握轴对称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2.联系生活提问,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皮亚杰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运算阶段的儿童语言符号意识已经成熟,他们的思维正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众所周知,数学与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强化学生的思维。这样,既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而且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通过适时的引导让问题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最大程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回忆生活中哪些事物是三角形呢?”“你能动手画一个三角形吗?”“你能用纸折一个三角形吗?”“三角形应具备什么条件?”回答完这些问题后,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三角形有什么样的特征?”“人们在这生活中是怎样利用三角形的呢?”这样的问题既让学生考虑到三角形的边和角,还要考虑三角形的特征。原来,三角形是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这种形状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在很多建筑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对三角形概念与特征的探讨,再来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3.把握问题关键,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我们知道,教师科学合理的提问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能够把握问题的关键之处,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角,然后提问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这样的问题学生容易回答出来,但当老师问大多少或小多少呢?这样的问题立即让学生无法回答,因为学生不会计算。此时,教师继续问“想不想知道大多少啊?”学生们无疑想尽快知道大角比小角到底大了多少度。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出现学生在思维产生障碍。此时,教师要及时的提出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比和比例”这一内容时,若提出这样的问题:甲与乙的比是2:3,乙与丙的比是4:5,那么甲与丙的比是多少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是很难说出甲与丙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指导。如“两个比值中都有乙,那么是否可以把乙的份数进行统一呢?经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就很容易把握问题的关键,从而让思路得到拓宽,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4.提出开放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手段逐渐被摒弃,课堂变得更加的开放。同样,课堂提问也在不断的完善。传统的提问方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新课改实施后,教师的课堂提问变得更加的灵活,更加的开放,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教师提问的答案不唯一,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教师在设定问题时,注重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以及运用,而不是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提高。例如,在教学“画角”时,在讲解“角”的概念基础上,指导学生对定义中的重要表述点以及探究其是否存在不准确性。如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两边是什么关系?通过这样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散自我思维,进而提高对“角”的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画角时就能够掌握角的画法。实践证明,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把握,从而为构建开放性的数学课堂打下基础。

综合上述,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源动力,是维持思维认知活动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的设计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提问的时机,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此来促进學生开展深度学习。这样,就能让小学数学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伟.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7(2).

[2]张丽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8(9).

[3]张桂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2018(2).

猜你喜欢

思维问题小学数学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