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因材施教对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展的作用
2020-09-14林翠萍
林翠萍
摘要:在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当中,需要格外的注意教学方法,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需要在硬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习兴趣;发展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人的大脑发展起着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从根源上来说,数学的起源就是出于人们生产和生活当中的需要,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需要使用到计量、统计等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就需要一些数学语言来表述。数学不是一门照本宣科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面对不同的个体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
1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任何一个老师都了解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作为教学前提。在小学生阶段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这一个阶段学生的智力和认知都处于启蒙的状态,所以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来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四年级数学有一课是讲“鸡兔同笼”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老师可以这样慢慢引入:
老师:同学们喜不喜欢小鸡?
学生:喜欢
老师:那同学们喜不喜欢小兔子呢?
学生:喜欢
老师:那同学们说一下小鸡和小兔子分别都是有几只脚呢?
学生:2只脚和4只脚。
老师:都说对了。当一个笼子里共有15只小鸡和小兔,数了数,一共有50只脚,大家能算出来,小鸡和小兔各有多少只呢?
游戏和问答的教学方式,能够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孩子可以在愉悦的状态下积极学习数学课程,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能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开发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2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施教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学习能力有差异,认知水平也有高有低,所以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针对认知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在教学当中就应该适当的放慢讲解速度,耐心的辅导学生,反复讲解重难点,重点解释重点和难点知识,千万不能在学生还未完全掌握之前的知识的情况下教授新的知识,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会造成学生知识的混淆。
同样是第一节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师:小鸡和小兔一共15只,小鸡和小兔子的脚加在一起一共50只,同学们算一算,小鸡和小兔各有几只呢?
这道题常用的解法是“站队法”、“松绑法”、“假设替换法”,如果老师直接给同学们讲解:设小鸡为x,小兔为y,x+y=15;2x+4y=50;则接下来求解x和y时,小学生们则会感觉到茫然。
教师原本的计划是增加素材的深度,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广泛的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往往会出现相反的状况。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有超出其年龄应有的认知水平之外的认识。老师在出题时最好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尽量减少超纲的概率。
3根据不同学生的资质进行辅导
因为孩子与孩子的智力不同,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不同,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有的学生听完之后什么都记不住什么都还不明白,有些学生就完全能够跟上老师的速度,很好地理解了老师讲授的数学知识。并且由于一个班级上学生数量很多,所以老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一位学生对这节课所讲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不能马上发现个别学生接收信息慢与快的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从整体的角度上去估计本次教学的效果。但是是否有最佳的防范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兼顾到班级上的每一位学生呢?
3.1 区分学生学习资质
第一步,老师针对不同资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的对学生加以引导,老师在教学当中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还要帮助学生自主的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特点和习惯,让学生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3.2 设置题目难易程度
因材施教的方法有很多,能够着手的角度也有很多,老师在选择时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学生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一种方法或者是多种方法。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多种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老师在设置题目难易程度时,针对平时成绩优秀的小学生可以加强题目的难度;同时,针对平时学习困难的小学生可以简化题目的难度;例如,针对小学二年级加减法的计算运用,老师可以分别设置题目:
例题1:小明做一道计算题,误把减数十位上的5看成3,差是45,原来正确的差应该是多少?
例题2:()+26=9457-()=29
例题2的难度相当于例题1则要简化了许多。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小学老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结合游戏等形式增添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乐学爱学的念头,不再害怕学习数学。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很适合进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叶丽艳. 小学数学教学因材施教的几点认识[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31).
[2]周玉萍.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7(12):25-25.
[3]董志.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9):104-104.
[4]詹德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同学的关系[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6(64).
[5]胡海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 软件:教学, 2015(10):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