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020-09-14曾海燕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曾海燕

【摘要】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只喜欢坐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信息,一些学生甚至连问的兴趣也没了,思考能力和水平越来越弱。语文课堂学生不想独立思考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其中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的因素,还和当前的教育方式有关。本文就当前小学生语文课堂不想独立思考现状进行反思并展开分析、探索,尝试提出了通过创设环境、充分利用教材、向课外扩展延伸、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思考,力求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 培养  创造性   思维能力

1.由不喜欢思考引发的反思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总喜欢与同学一起“学习”,喜欢相互之间商量、讨论,作业相互校対参考;有的学生一有问题,自己不先作认真思考,就立即和同学进行讨论;也有的学生看到问题自己不主动地思考解決的方法,而是依赖老师的提示和同学的帮助;也有一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能够做一些习题,可是到了检测时,他却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是很难适应高年级知识的“纵深”学习的。

2.缺乏独立思考的原因分析

2.1家庭的环境太优越,懒于独立思考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从小父母就基本上包办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长期下去,他们就觉得学习是为了父母,为了老师,而不是为自己。他们对于学习只是凭自己的兴趣,逐渐养成了懒于独立思考的習惯。

2.2按老师的预设“表演”,没有机会思考

在新课改中,以往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模式有所改观。增加了表演、小组合作等,但这种形式老师没有顾及到绝大部分学生,只是老师和几个学生在互动,其他学生只是看着老师模仿性地去生搬硬套,老师活生生地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3.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探索

在课堂中如何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3.1创设独立思考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为了便于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可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在《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文课后有这么一道思考题:为什么说“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位展示了一位科学家伟大的人格”?这个问题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一下子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不容易,我先在屏幕上显示学习提示:(1)在文中找出居里夫人的三克镭的来历和各自用途的句子。(2)每一克镭都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什么品质?然后给3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寻找答案;最后由小组长组织组员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组员相互修正和补充了自己的见解。长期以往不但让学生在别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示,还可以吸收他人的经验和拓展自己的思路。但如果没有经过思考,在组内就无法交流,无形之间也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二,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要努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比如上《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对于“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个句子中的“四角的天空”的理解,我特意叫了一个语文学困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先问“天空”大吗?但是如果你从小车的天窗看“天空”,“天空”怎么样?课文“四角的天空”就像你从小车的天窗看到的天空,它很小,文中指的是闰土生活空间怎么样?通过一系列的“引”,最终使这名语文学困生把答案说出来。

其三,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常言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上课也是这样,心急就上不出好的课堂效果。我在教学《范仲淹的故事》这篇文章时,在第一课时,让学生用小标题概括写了范仲淹的哪些事时,花了太多的时间,导致第二课时时间不够。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句子时,我只让学生读了一遍,就叫学生谈理解,当时只有四五个语文水平比较好的同学举手,而且理解得也不是很好,我干脆直接自己就讲了。但在做这篇文章的习题时,发现很多同学对这个句子的意思还是很模糊,我抽查了几个中等水平的同学结果还是一样。过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如果当时我多花上几分钟让学生思考,效果就不会这样了。

3.2引导独立思考的灵方妙法

其一,充分利用教材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预习时应该有所不同。対于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要求独立思考完成,甚至还要围绕课文内容或中心至少提一个问题,并尝试解决;对于中等生遇到疑问时可参考《字词句篇》等工具书:而对于学困生既可参考《字词句篇》等工具书,又可请教别人。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积极思考。

其二,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疑”之重要,如:牛顿因为提出了“苹果为什么总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飞”的疑问而发现了“地球万有引力”;人们因为好奇于蝙蝠如何探路而创造了雷达……思考是由问题引起的,提出问题往往比解決问题更重要。

4.结语

爱因斯坦说过:”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始终放在首位。”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オ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学生的极大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徐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J]. 学周刊, 2011(16):156-157.

[2]黄瑾. 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17):46-46.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