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形象缺位与现代重构
2020-09-14李营营
摘 要:长期以来,圆明园的形象缺位,造成了国人的审美经验生成受阻,并最终影响了国人对圆明园价值的体认与传承。圆明园形象缺位与现代重构研究立足新时代语境,尝试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圆明园形象的重构问题,找寻圆明园与其世界影响、历史价值不够匹配的根由,让圆明园重现辉煌。
关键词:圆明园;形象缺位;现代重构
有人认为,圆明园有两个生命:一是作为皇家园林代表了中国园林最高成就和世界园林艺术的人类文化景观;二是作为中华民族苦难与屈辱的见证、对中国和世界人民都有警示意义的历史文化景观。也许,这只是圆明园生命中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阶段:辉煌与沧桑(二者大致以1860年为界)。沧桑巨变造成了圆明园形象的缺位,这使得圆明园所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能量长期得不到有效释放。所以,继辉煌与沧桑之后,“重生”同样是圆明园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谓“重生”,即形象缺位后,国人对圆明园形象的重构。这里,我们区别于长期以来学术界争鸣不休的“重建”,而选择“重构”,意在表明,圆明园的“重生”不仅表现在地面建筑的恢复、园林植被的配置、山形水系的修复,更重要以及更深层的“重生”,应该包括内在技艺与艺术精神以及文化之脉的传承传播。与单一的静态景观修复与重建相比,这种重构因为历史场景的再现、历史画面的填充以及艺术技艺的审美化,大大增加了感知代入感而使得圆明园更具鲜活生命气息。
1860年“大劫难”以来,圆明园的形象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公众对圆明园的价值认知普遍不足,与其历史地位、世界影响等实际影响力严重不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直观的外表形象的缺位,比如地面建筑、桥涵、路面等园林基本构成要素的缺失;二是用以填补圆明园画面感的人文历史史实、场景场面、人物故事的缺位。前者源于1860年以来圆明园所遭受到的各种破坏,后者则很大程度上源于圆明园研究脉络体系的不完整以及圆明园史实社会化普及力度的不够。二个原因共同造成了普罗大众对圆明园审美经验的生成受阻,认为圆明园就是一堆大石头而没什么东西可看,最终影响了国人对圆明园价值的体认与传承。
一、形象缺位下圆明园功能与价值的转变
(一)遗址时期
1860年,英法联军所放大火对以木质建筑结构为主的圆明园是毁灭性的。除蓬岛瑶台、正觉寺等因为河水阻隔没有被焚以外,圆明园几乎全部被大火淹没。损毁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之后的岁月里,圆明园又遭遇多重破坏。比较严重的有这几次:一次是对圆明园木料的破坏。据史料记载,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大臣仓皇西逃,趁火打劫者将圆明园内的建筑梁柱、木桥桩等锯断拉走,园内的大小树木也被砍伐殆尽。据回忆,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圆明园里只剩下山石湖泉了。一次是对圆明园石料的破坏。中华民国初年,圆明园成了北洋军阀取之不尽的材料厂,据记载,徐世昌、王怀庆等人均有拆毁圆明园石料的行为,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的石料。后来,园内的地面方砖、屋瓦、石条、木桩、木钉、铜管等也陆续被大车拉走,这一拉就是二十余年。除“火劫”“木劫”“石劫”外,圆明园遭受的第四次劫难是“土劫”。自宣统末年始,旗人们便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修建房屋。20世纪40年代起,园外周边农户便陆续在圆明园内平山填湖,种植庄稼,万园之园变成片片稻田而蛙声一片,让人感慨万千。后来,住户成片后还出现了管理单位,有些单位也相继占据圆明园进行作业。这一时期,不仅圆明园的文物、建筑、收藏等损毁严重,作为园林基本要素的山、水、植被等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圆明园丧失了作为园林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圆明园遗址于袅袅炊烟之中若隐若现。
(二)遗址公园时期
1976年11月,圆明园管理处成立,结束了圆明园将近一个世纪的荒芜状态。1981年,40余名北京市人大代表建议开辟圆明园遗址公园,并正式提出了“圆明园遗址公园”概念。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确定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名称,并划定了公园规划范围。1988年,圆明园作为公园正式向社会开放,成为了百姓休闲游憩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
经过四十余年的保护与发展,圆明园遗址公园一步步完成了搬迁园内住户、修筑围墙、加强管理等三部曲(迁出去、围起来、管起来),作为公园的功能基本实现。除了满足游人休闲、游憩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外,作为遗址公园,圆明园还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职责。以中小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圆明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圆明园接待中小学生入少先队、入共青团、成人礼等活动达千余场。圆明园南门附近的“不能忘记”,时刻警示青少年铭记“落后就要挨打”教训,从小立志,胸怀家国而心系天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
这是圆明园地面形象遭到损毁以后承担起的新职能,贯穿圆明遗址公园发展工作的始终,但却不是全部。因为从根本上讲,圆明园是遗址,每一片瓦砾里都闪耀着文化的光辉。所以,我们需要在圆明园沧桑中铭记历史,也需要在圆明园辉煌中寻找文化自信,更需要正视圆明园的形象缺位问题,力争在形象重构中有效连接起三百年王朝文化、三千年传统文化与五千年中華文明,进而点燃中华文化复兴的星星之火。
关于圆明园形象的重构,国人的思考与讨论从未停止。作为重要遗址,圆明园到底是保持原貌还是予以整修,或者复建?如果复建,复建的比例是多少?以什么时期的圆明园为复建依据等问题接踵而至。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始,有关圆明园形象重构问题的讨论此起彼伏。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声音:提倡原样不动地保留废墟的废墟派、主张部分整修的整修派、立足园林自然生态环境营造的园林环境派等。
二、学界围绕圆明园形象重构的几种声音
主张保留圆明园废墟的学者认为,文物的价值不在于遗存本身,而在于它的见证价值、教育价值。圆明园遗址见证了近代中国由强而弱的历史,保存遗址,有利于激发国人爱国情怀和启发世界人民对于人类创造的辉煌文化的珍视。所以,应将文物遗址的历史原初性放在文物保护的首要位置,并提出“废墟也是一种美”“美是不可重复的”等美学观点作为论证依据,得出“圆明园的辉煌是一次性的”“圆明园的美是无法重复的”等结论,进而推出圆明园作为中华民族国耻的永恒纪念碑也是无法被修复的。废墟派认为,借助废墟、遗址,观赏者反而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兴怀古之审美想象。
与强调废墟美的观点不同,另一部分学者主张对圆明园山形水系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予以整修,同时对于部分景观予以小范围修复。他们认为这不仅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宝贵的造园传统,对于提高遗址公园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大有裨益。与废墟论者对圆明园沧桑史的强调不同,整修论者将圆明园150年的造园史与1860年后150余年的圆明园沧桑史统一于圆明园整体历史之中,认为两段历史同等重要。从前150年历史(1707-1860)中我们看到了清朝国力的强盛和盛世文化的繁兴,圆明园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又一高峰期杰作和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而后150年历史(1860-今)则见证了近代中国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所遭受的屈辱与磨难,二者共同見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历史。整修论者看到了圆明园整修的巨大意义,他们将圆明园重现辉煌视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象征。
进入新千年后,随着圆明园东部游览区的整修完整,有些学者注意到东部景区在整修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认为最明显的问题是缺乏生态意识,未充分意识到植被、环境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圆明园里地上地下的文物都在说话,每棵树、每根草都会说话,所以要重视园内植被、植物景观与遗址之间的关系问题。运用先进的生态理念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鸟禽类,实现人与历史、自然的和谐统一。
持续的论争反映了国人对圆明园遗址的重视。废墟论者一直强调的历史原真性,原真性是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但对于这个“真”到底是以何时的“真实”为依据,学界却鲜有共识。与废墟论者强调文物的历史见证功能不同,整修论者更加看重文化传承,他们珍视隐藏在圆明园遗址中的文化基因符码,并试图通过部分恢复来获取符码信息,进而解锁圆明园作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的价值所在。在讲好中国故事、注重文化传承的21世纪,整修论者的主张仍值得我们深思,思考圆明园的内在价值,以及圆明园价值与圆明园遗址价值如何统一等问题。至于自然生态环境论者则体现了我国人民文物保护意识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双崛起,这与古代中国人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不谋而合,体现了中国人追求主客一体的精神实质。但是,由园林遗址转变为生态湿地,迈出的步子显得稍大了些。
文化、文物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离开了时代的文物是不鲜活的,没有文物的时代是苍白的。所以,文化需要代代传承。作为圆明园人,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传承好文化基因,让中华五千年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
三、新时代关于圆明园形象重构的几点思考
众声喧哗中,圆明园走过了快速发展的40年,成功地完成了迁出驻园住户、驻园单位,围起围墙和管理起来的三大工作,初步整修后基本具备了公园要素并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满足公众休闲游憩的公园功能基本实现。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将圆明园列入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几十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圆明园近40年的山形水系及桥涵、路段整修以及部分景点的考古发掘与清整,让圆明园魅力指数不断提升,聚起了更多人气。2018年,圆明园游客人数超过一千万人次,游客的满意度表明,圆明园的基本整修还是十分必要的。
自从进入新世纪,谈整修变色的年代基本终结,人们开始以更加理性、客观的眼光来理解和看待圆明园问题。他们不再纠结于圆明园整修复建的比例,不再执着于建筑景观的整体复原,而是着重强调圆明园在文化传承与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因为他们坚信,随着3D打印等技术的普及,圆明园3D复原是指日可待的,但圆明园所蕴含的丰厚艺术、文化、历史价值却有待于我们挖掘与呈现。这需要用一个个的历史画面、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历史事件来串联起那段历史,营构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画面,在活灵活现的历史代入感中让国人感受圆明园艺术乃至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髓。与静态建筑景观相比,这种历史复原显得更加鲜活而有趣。总之,我们看到了国人在圆明园形象重构问题上的和解,与他人和解,最重要的是与每个人心中那个庄严雄伟的圆明园形象实现了和解。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圆明园理应发挥在传承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发扬民族精神方面的独特作用,早日与其世界影响、历史背景及其文化价值实现统一与协调。
作者简介:李营营,博士,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研究方向:园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