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泥塑
2020-09-14顾越李钰莹周树杰
顾越 李钰莹 周树杰
摘 要:泥塑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种类。孤山泥狗子是江苏泰州泥塑的一种,体现了当地的民俗特点,具有造型友好、憨态可爱,能吹出美妙声响等特点,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孤山泥狗子的制作背景发生变化,在传承上遇到问题。孤山泥狗子可通过声音、外形等方面的创新,并与文创产业相结合,探索出传承与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江南泥塑;泥狗子;民俗色彩;创新发展
人们在制作泥塑时往往会通过造型、色彩来把自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寄托在其中,而孤山泥狗子就是当地农民表达自己生活愿望的精神寄托。
但随着当今时代科学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青年被高速流淌的讯息洪流所淹没,他们更热衷于追捧快餐文化和快餐艺术,而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美越来越视而不见,泥塑也面临着因缺少流传而泯没于历史长河的危险。因此,只有新思路才能使传统民间手工艺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并吸引年轻人,并将这些将要遗失的民间工艺传承下去。
一、泥狗子的题材与造型特点
泥塑本就是广大劳动民众休闲娱乐的产物,而在经济与交通的制约下,各地泥塑难以流通,从而导致泥塑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及当地人民独特的情感色彩。
靖江泥狗子产于江苏省靖江市孤山镇,属于江南长江流域泥塑的一种。制作泥狗子材料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泥狗子与其他泥塑本质上的差别。靖江是由长江江潮冲刷的石泥积累形成,因此孤山区域土质特殊,细腻无杂质,粘性高且不易断裂,干而不裂、弯而不断,是制作泥狗子的重要材料[1]。泥狗子造型十分简单,大小多变,由农民在耕种闲暇之余完成,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出的泥狗子模样并不精致。但是这种粗糙的制作,简单朴素的造型,使得泥狗子更为憨厚可爱。
(一)泥狗子的造型——源于生活
在农耕家庭中,忙碌于田园生计中的人们难以花费过量的金钱与精力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创作都是来源于人们对生活周围的接触。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们饲养犬类以达到看家护院的作用,所以对于人们而言,狗是家宅平安的象征。而在当地也一直流传一句俗言“猪来穷,狗来富”,狗的叫声“汪”也与“旺”的发音相同[2],因此狗也被当地人认为是守财的象征。由此,当地人们十分喜爱狗类造型的泥塑,便使用“泥狗子”来称呼这些泥塑。它不仅饱含着当地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们对幸福的感情寄托[3]。
泥狗子头微微向上扬起,耳部挺立,眼部圆大,嘴部作微微开合状,四肢较为粗短,前肢与后肢相比较长,尾巴高高竖起,整体呈现出昂首摇尾、友好欢迎的姿态(如图1)。泥狗子腹部中空,头部与胸部连接有空,可以吹出清亮悠揚的美妙声响。这种友好活泼的造型,受到了男女老少的喜爱。由于泥狗子由人工制成,每个泥狗子具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样的声响互动更是受到儿童的欢迎。
(二)泥狗子的色彩——源于期盼
泥狗子的主要彩绘装饰主要集中于其首部与脊背处,而耳尖与尾尖只点涂一种色彩,也为其添加一点俏皮可爱。早期泥狗子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各个颜色之间可绘画吉祥花纹互为点缀(如图2)。色彩可以激发人的联想并寄托人类情感[4]。对于生活在农耕家庭的人们而言,他们从生活中提取色彩来表达制作情感。
人们多使用矿物颜料与植物颜料为泥狗子上色,不同的颜色也具有其不同的意义。以红色为例,用朱砂上色的红色泥狗子便带有趋吉避凶的含义,广受成年人的欢迎。在作为儿童玩具的同时,红色带有的活力热情在男孩子的眼中也代表战斗的色彩,而它独特的鲜明艳丽也是女孩子眼中美丽的标志。至于在农耕人民家中常常摆放的黄色与绿色泥狗子,是因为黄色象征着丰收,绿色象征着生机,这是农耕人民对来年丰收的美好期盼。制作者们将情感寄托在色彩中,而被赋予对未来美好期盼情感的泥狗子也因此生动而独特。
二、孤山泥狗子的制作方法
孤山泥狗子的制作需要多重工序,主要可以分为取土、揉捏、晒干、敲细、筛漏、塑形、通孔、烘干、彩绘这九个步骤。
先将泥土充分揉捏,再将它晒干,锤砸成粉状,用筛漏将其反复敲筛成细腻的粉末。再加入适量水将其搅拌成料,并将它用布包好发涨3至4个小时,随着温度改变,发涨时间也会随之变化。发涨好后用木榔头捶打至上千次使泥土变得十分粘稠,最终变为橡胶质感后用布将其包裹,发酵几小时后即完成了材料的制作。
手工艺人用熟练的技术将泥土揉捻成型,用竹签按压出耳朵眼睛的形状,等待八成干后就可以穿孔打响。用竹签戳孔,在首部和腹部穿孔成120度才可出声,需要保证孔与孔之间具有良好的通畅性。而打磨主要是对制作的泥狗子进行进一步细化处理;晾晒是将其放置到院内的屋外自然风干,等待自然晾干后土坯便制作完成。最后上漆点涂花样,晾干后泥狗子便全部制作完成(如图3)。
由于每个泥狗子都是手艺人用手捏制而成,这些手艺人不仅是泥狗子的制作者也是设计师,所以制作的泥狗子形象也会根据制作者的制作环境与心境的不同而变化,这也是一种艺术的随创性。所以泥狗子具有其独特性,其形态各异大小不同,叫声各不相同,是无法复制的。不同的人捏制的泥狗子,也带有创作者鲜明的风格特点[5]。
三、孤山泥狗子之趣
泥狗子廉价的制作成本,也注定了其难以被使用者珍惜。成年人将其作为装饰摆件,而贪玩调皮的儿童热衷于把玩这样色彩丰富的装饰摆件。将泥狗子吹出“哔”的高昂声响更加激发了儿童的兴趣。孩子们聚成一圈,各自拿着家长制作的泥狗子在土地上模拟战斗,谁的泥狗子吹出的声音最响亮就被封为“狗王”,而拥有“狗王”的孩子也在同龄人中一时风头无两。在缺少娱乐产物的年代,泥狗子便成了当时孩子中最热门的玩具,也是人们最为宝贵的童年记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更卫生更鲜艳美观的娱乐产品的创造,使泥狗子渐渐消失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越来越追求品牌文化的市场终将泥狗子这样的乡土产物淹没。
四、泥狗子的继承发展
(一)继承与现状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6]。孤山泥狗子在创造之初就不是为了适应人的审美情趣,而是生活困苦的人们为了提高经济收入的创意激发。农民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孤山庙会时拿出来贩卖,以此来补贴家用。
因此,当人们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便不再需要制作这样费力又廉价的泥塑用来贩卖。泥狗子手艺的传承便也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而急剧减少,最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7]。而在这一代老人之后也无人愿意再传承这个地区特有的泥塑艺术。他们尝试过各种创新,以此吸引年轻人来了解拥有地方特色的泥狗子,实现民间艺术的传承,进行先祖农耕记忆的延续。他们尝试选用陶土制作,将它上釉——以此制作出来的泥狗子不溶于水,也方便保存不易碰坏,模样精致可爱。几个老人也选用高岭土在景德镇定制较大体型的泥狗子,以吸引人们将它们作为装饰摆设。
但是这样终究变成了千篇一律,而不再是形态各异、声响各不相同的泥狗子。现代工业制作的泥狗子,虽然美而精致,但是它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韵味,终究只能保存它的外在形式而留不住民间艺术特色的魂。没有了农民赋予泥狗子的朴质的情感,便再也无法保留住制作人寄托于泥狗子之上的制作情感。这样的泥狗子终究只是一种泥制摆件,最终也只能用作于装饰摆设。
(二)发展与创新
憨态、廉价、粗糙便是泥狗子给购买者的直观感受,它的形态各异,叫声不同也是它独有的特点。当年的畅销是由于泥狗子是泥巴制作,廉价易碎。能吹响的泥狗子深受当时儿童的喜爱,价格又便宜合理,父母也乐意给孩子们买这个简易的泥质玩具。但是,高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各种颜色鲜艳、经久抗衰的玩具。而这样用泥制作的手工制品在家长眼里便被贴上了不卫生、不安全的标签。也许不从儿童玩具入手,而通过其他创新营销手段可以给泥狗子传承带来一些生机。
伴随着生活富足与科技发展,人们对颜色的情感寄托也不如以往强烈,对泥狗子的叫声与外形有了新的创新研究。从最初简单的三色绘制慢慢演变到后来复杂的京剧脸谱组合。在環保观念的影响下,有人开始售卖没有经过上色加工的泥狗子,用最基本的土色来表达劳动人民的质朴。而现在,人们也热衷于把未经上色的泥狗子买回来自己上色,绘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更添加了一种艺术娱乐性。
五、结语
现在,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制品陷入失传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在保证民间手工艺的传统特色的同时,又要结合现代创新设计并打入市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孤山泥狗子作为贫苦劳动人民的产品,在脱离了当初制作的意义后,如何来保留它蕴含的朴质的情感及其与生活的联系,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当下,文创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传播民俗文化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想要将靖江泥狗子“非遗”传承,可以考虑将文创产业作为新思路,将当地特色与传奇故事作为文创设计思路,或以泥狗子为城市形象进行宣传。在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如何挽救它们也是我们不断探寻的难题。
注释:
①图片来源于《我们准备带着“中国最会吃的嘴”,一起到南方走一趟》(地道风物)[EB/OL].https://www.douban.com/note/665446770/?cid=55449163.
②图片来源于《玩转靖江,接好这条〈精致&小众〉的旅游路线!》(江苏微旅游)[EB/OL].http://k.sina.com.cn/article_3733965085_de8fc91d019006ux1.html?display=0&retcode=0.
参考文献:
[1]邱红革.中国泥塑艺术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2]马启俊.民间文化述论[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3]周彦锋.“双福”壶的造型与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2):92.
[4]徐醒.三地泥玩比较谈[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6):19-20.
[5]袁剑侠.河南淮阳泥泥狗产业化的创意发展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
[6]高良博.艺术的独立性[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7]张瑞雪.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1-4.
作者简介:顾越,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李钰莹,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周树杰,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