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传承方式与影响因素探析
2020-09-14田泽森
摘 要:丹巴县是藏羌地区古碉建筑代表性位点,本文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丹巴古碉建筑技术,并重点论述古碉建筑技术的血缘、地缘、业缘等传承方式,同时分析影响古碉建筑技术传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传承方式;影响因素
丹巴素有“千碉之国”称谓,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存古碉可以说是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集中,功能类型和外型种类最齐全,历史发展脉络最清晰、最久远的地区。[1]丹巴古碉一方面具有实用层面的军事防御意义,一方面具有民间宗教信仰层面的象征意义,同时,在社会结构组织层面上,古碉具有展示威望与财富、家庭男性成员增添、家族和睦团结稳定以及禳除灾祸等功能。丹巴古碉2006年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中的石砌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碉作为藏羌地区地区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集中展现了嘉绒藏区民族的建筑文化、信仰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智慧和日常生活,是嘉绒藏区过去和未来的发展的重要生长点,需要进一步传承和保护古碉建筑技术及古碉文化。基于此,笔者通过文献数量,再结合田野考察,力求探析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方式及目前影响古碉建筑技术的主要因素。
一、丹巴古碉数量分布与类型
据当地口述和相关调查统计,丹巴古碉在明清时期数量最多,曾达到3000多座。后经乾隆两次平定金川的影响,丹巴县的古碉数量有所下降。[2]据丹巴县文化旅游局统计,丹巴县境内现存的古碉有562座,中路、梭坡两乡是古碉分布较集中的代表性区域,其中中路乡有175座、梭坡乡有88座。丹巴古碉的整体分布呈现三种形态。[1]一是沿丹巴县域内五条山脉群和五条河流呈360度辐射状分布,每一条峡谷两侧的村寨和山坡都有古碉分布;二是在大金川、小金川、东谷河、革什扎河四条河流汇流区的核心区,古碉分布极十分密集,其中中路、梭坡两乡就处在此核心区,梭坡乡古碉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达到一平方公里就有82座古碉;三是在丹巴原有的各土司辖区内,其中以原明正土司所辖区域内最为密集,且类别丰富,丹巴县现有古碉数量的60-70%都分布在这个区域。
根据杨嘉铭等学者对古碉得分类标准,古碉可以按照外型形状、建筑材料、功能用途三个主要标准进行分类。[3]古碉按照外型形状来分,可以分为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碉,四角碉最多、分布最广,六角和八角碉相对少见一些,三角、五角、十二角、十三角碉极为稀少。丹巴现存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古碉类型,其中十三角碉仅丹巴县蒲各顶境内一座,也是整个四川藏羌地区现存的唯一一座十三角古碉。
古碉按照建筑材料来分,除开古碉都用到木材外,可以分为土碉、石碉、土石混合碉。土碉即碉外部为土夯筑,内部建筑材料为木材;土石混合碉即碉外部为石片、泥土结合砌筑,内部建筑材料为木材;石碉即碉外部为石片砌筑,内部建筑材料为木材。由此标准来看,丹巴境内的古碉都是石碉。
古碉按照功能用途来分,学术界分为寨碉、家碉、战碉、烽火碉、风水碉、界碉、要隘碉等,民间则分为房中碉、经堂碉、姊妹碉、阴阳碉、母碉和公碉等。由于古碉具有多种功能,丹巴古碉可以分为寨碉和家碉。寨碉一般以村寨、族群或土司为单位建筑,主要用于保护村寨和族群,寨碉主要功能不同,又可称为战碉、烽火碉、风水碉、界碉、要隘碉。家碉则由一个家庭修建,修建材料、费用用地等由家庭独自承担,一般与修建家庭的住房相连,所有权归修建家庭所有,是一个家庭财富、威望与兴旺等象征,平时用来家庭储藏物质和家庭防卫,若遇到大的战事,才自动投入到村寨、族群的保护和战斗中。
二、丹巴古碉的建筑技术
民居是嘉绒地区石砌建筑的源本,古碉作为由石砌民居中分化而来的具有特殊用途的石砌建筑,其建筑技术主要由嘉绒地区民居石砌技艺演进而来,从建筑技术的角度看,古碉和民居皆为土石结构,墙体的用料及砌筑技术基本一致,内部楼层的搭建技术也大体相似,民居和古碉都是当地民众适应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智慧结晶,其中古碉建筑技术是嘉绒地区石砌建筑技术的最高表现。
古碉的建筑技术基本相同,最早出现的为建筑相对简单的四角碉,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五角、三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十三角碉。古碉的建筑首先是选址,根据村寨地理环境、信仰风俗习惯、建筑要求等进行选址;接着是打地基、砌筑基础,即挖去表土至坚硬土层、放线砌筑基础,地基的宽度和基础的深度根据所建古碉的大小、形状和高度而定,砌筑基础主要采用“筏式”形式;于此同时要进行砌筑备料,古碉建筑所用材料均为当地山上的石块和木材、以及附近的黏土,在建筑过程中,砌筑工匠以碉墙内部隔层为脚架,砌反手墙,凭经验逐级逐层向上收分砌筑,一般在1.5米左右进行一次墙体找平,并用木板平铺作为“墙筋”来增加石片摩擦力和横向拉力,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墙体开裂,并具有一定的抗地震作用,片石能够融为一体,碉楼更加稳固抗震。同时,在砌筑过程中要石块要呈“品”字型砌筑,要特别注意上下左右石块之间不能对缝,注重石块之间的咬合和叠压,交角处放的巨大石块一定要安放好,细微空隙处,则用黏土和小石块填充,做到满泥满衔。古碉砌筑工具很简单,一把一头为圆、另一头似锲的铁锤,二是牛的扇子骨或木板制作的一对撮泥板。丹巴古碉建筑无形中利用了物理科学中的力学理论,如采用了“筏式”基础,增大受力面积,提高地基承载力;墙体的砌筑采用收分技术,即降低碉楼的重心,又减轻碉楼自重;六角以上的古碉内部采用了圆形筒体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古碉的筒体力学性能。
古碉修筑需要众人合力完成、分工进行,一般男性负责砌筑墙体,上山取石伐木等技术和重体力劳动,女性负责担水、运黏土、和泥运泥等辅助性的繁杂劳务。古碉建筑需要至少数月时间,长的则需要数年时间。古碉内部的楼层结构一般为木楼梁、木楼欠、楼面、独木梯四个部分。楼梁安装于碉的中部雙向加有墙筋之处,然后安装楼欠,楼欠一头接于楼梁之上,一头伸入墙体内,为墙承重;楼欠上面铺以木板,或是铺以木柴、树娅枝,上履泥土拍实。每一楼层高约3米,楼层与楼层之间,需留出楼梯口,安装独木梯以供上下。
三、丹巴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方式
丹巴藏族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同其他营造技艺一样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进行的,没有典籍可供参阅。由于丹巴古碉建筑结构复杂、建筑施工和建筑设备等要求都很高,所以,丹巴藏族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通过实践加自身领悟来积累经验。所以,在丹巴藏族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过程中,师傅强调的是经验性的技术积累,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完成传授与学习的过程,教导的并非是一种先验性、知识性的内容。
该建筑技术的传承环境自由,没有过多的门规约束,全凭习得者的悟性,想象力,兴趣,以及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按照丹巴藏族古碉建筑技术的“传”者和“承”者的关系,以及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传承的特点,可大致将丹巴藏族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方式划分为血缘传承方式、地缘传承方式、业缘传承方式。
(一)丹巴藏族古碉建筑技术血缘传承方式
血缘传承有时也被称为亲缘传承,民俗学认为:“亲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是由有亲缘关系(直系或旁系)家庭成员一代接一代继承下来的”。[4]丹巴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遵循血缘家族内传的方式世代传承。丹巴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而言,所谓血缘传承是指这一技术的传承主体有着血缘关系,即“传”者和“承”者或直系血亲或旁系血亲。由于传承主体的这种关系,血缘传承方式在传承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传承方式的特点。
(二)丹巴藏族古碉建筑技术地缘传承方式
地缘传承方式,就是指丹巴古碉建筑技术师徒传承方式,是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传承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这种传承方式建立在地缘聚落之中,所谓地缘聚落是指历史上通过移民、战争等民族融合方式,长期住在一个区域而结成的一种邻里关系群体,由不同姓氏、经济独立的家庭组成。地缘传承方式中传承主体通常是师徒关系,同一个村寨的人们很熟悉且友好,所以一般只要同一个村寨或相邻寨子里的,如果想学习古碉建筑技术,让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介绍人带着去找古碉师傅,丹巴藏族古师傅感觉年轻人有天赋,脑子聪明,就会同意收他做徒弟,跟着自己学习古碉建筑技术。
(三)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业缘传承方式
业缘传承方式建立在业缘群体之中,所谓业缘群体是指从事同一或者相关的职业而结成的群体,这一群体是以职业为中心的跨血缘、跨地缘的组织形态。比如藏族各个村寨中部分人员从事石砌建筑这一职业,大范围内的这些专门从事石砌建筑的人就组成了一个业缘群体。业缘传承方式就是在行业上的传承。
业缘传承方式的传承主体就丹巴古碉建筑技术而言,他们大多都是从事丹巴民居、古碉建筑,有着相通的嘉绒地区建筑技术,他们这个群体就是一个业缘群体。丹巴古碉建筑技术的传承发生在师傅与师傅之间的交流学习,相同师父的徒弟与徒弟之间,不同师父的徒弟与徒弟之间,师傅和不是自己的徒弟之间等。他们之间的传承相对而言是非正式的,多方向化的。在建筑古碉的过程中,古碉师傅及其徒弟们相互协作,讨论交流,相互学习观摩古碉建筑技术,这样古碉建筑技术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传承。业缘传承方式的传承内容杂乱不系统,但比较关键,都是大家比较擅长的技术。业缘传承主要采用观察模仿、讨论思考的方式进行。
四、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传承的影响因素
丹巴古碉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从内部来看主要有:古碉建筑技术复杂,建筑成本高,传承困难;传承主体渐失,保护意识薄弱;传承方法传统,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支撑;技术更新较慢,缺乏现代建筑技术支撑。内部影响因素中特别是古碉建筑技术复杂多样,传承主体渐失对古碉建筑技术影响尤为突出,传承主体中最重要的就是传授人,是指鼓楼建筑技术的传授人,他是这项技术的直接传承者,他的存在这项技术就存在,他死亡这项技术就消亡,即所谓的“人亡艺绝”。从外部来看主要影响因素有:现存碉楼数量日益减少,生存空间狭小;重碉楼旅游开发,轻碉楼建筑技术研究;社会、学校教育对碉楼建筑技术传承不足。内外影响因素交互作用于丹巴碉楼建筑技术的传承,了解并进一步控制这些影响因素,有利于碉楼建筑技术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杨嘉铭.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综览[J].中国藏学.2004(2).
[2]庄学本.《丹巴调查报告》[Z].《康导月刊》1939年1卷7期.
[3]杨嘉铭,杨艺.千碉之国——丹巴[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
[4]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田泽森.黔东南侗族鼓楼建筑技术传承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慶:西南大学,2014.
作者简介:田泽森(1988年——),男,汉族,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与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