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AMSIS仿真的换档操作舒适性设计

2020-09-14王甫瑞赵丽芬刘辉

时代汽车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人机工程

王甫瑞 赵丽芬 刘辉

摘 要:目前换档大多数利用相对R点的推荐区域进行布置,此方法难以体现车型差异带来的方向盘、三踏板等不同位置对舒适区域的影响。本文针对具体车型,利用RAMSIS软件,选用中国人体,首先对某车型 MT换档操作舒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车型存在换档操作略微不舒适的问题;通过对布置位置的调整及各位置换档操作舒适性分析,得到基于方向盘及三踏板位置的舒适位置,进而给出了该车型MT换档球头的推荐改进方案。

关键词:姿势舒适性 RAMSIS 人机工程 换档舒适性

1 引言

换档是驾驶过程中频繁操作的动作,换档操作的舒适度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作感受,是人机布置中重要考虑对象。目前主流的布置方法是根据相对R点推荐区域进行布置,此方法简单易行,但难以体现不同车型方向盘、三踏板等不同位置对舒适区域的影响。

RAMSIS是一种乘员仿真的软件,可以实现在数模中模拟真人驾驶姿势,并对各种操作姿势进行舒适性分析评价。本文针对某车型MT车型,利用RAMSIS软件对其换档操作舒适性进行分析,并对布置位置进行调整,得到基于方向盘及三踏板位置的舒适位置,进而给出了该车型MT换档球头的推荐改进方案。

2 某车型MT换档操作舒适性分析

人们驾驶习惯通常是上车以后根据方向盘及踏板位置,调节座椅找到舒适驾驶位置,驾驶过程中一般不会再次调节座椅位置,本文中将此驾驶姿态称为初始驾驶姿态,换档各动作在此姿势基础上通过躯干及手臂的活动完成。因此本分析步骤为:

(1)选取不同身高的一组人体;

(2)根据方向盘、加速踏板等环境件位置,建立约束条件,确定各人体初始驾驶姿态对应的位置;

(3)将人体固定在初始驾驶姿态位置上,变化约束条件,得到各档位的换档姿势;

(4)对各姿势进行操作舒适性评价。

2.1 人体模型选择

该车型主要面对中国市场,本文选取中国95%男性、50%男性和5%女性,腰围中等,坐高中等,年龄段18-60,根据车型上市后的使用时间选择参考年度为2017年。

2.2 初始驾驶姿态H点确定

在RAMSIS分析中,设置的重要部分就是将人体与周围环境模型建立约束关系,但若加过多的约束会增加计算的难度,甚至会使人体模型的姿态失真,因此在本车型的驾驶员姿势舒适性分析中,应根据姿势需要尽可能少的选取约束关系。初始驾驶姿态约束设置具体如下:

(1)人体H点约束在座椅行程框围成的平面内;

(2)左脚踵点与地毯压缩平面约束;

(3)左脚踏点与搁脚板平面约束;

(4)右脚踵点与地毯压缩平面约束;

(5)右脚踏点与踏板约束:此车型的仿真分析中,95%男性、50%男性选取踏板中心点,由于女性脚长较小,踏点和踵点距离小于踏板中心线点到地毯面的距离,选取踏板纵向中心线与右脚踏点约束。

(6)左右手与方向盘约束;

(7)双手轻抓握姿态。

2.3 换档姿势选择及约束条件变换

MT一般有6个档位,但舒适性分析一般选取行程的极限位置的换挡姿势,本文选取5档(最前)、空档(中间)和2档(最后)3个位置。相应约束条件变化为:

(1)人体H点约束在通过方向盘、加速踏板确定的初始驾驶姿态的H点上;

(2)左右手皮肤点的约束。

左手仍与方向盘约束。右手皮肤点约束对象分别选取5档(最前)换档手柄中心点、空档(中间)换档球头中心点和2档(最后)换档手柄中心点。

2.4 换档操作舒适性分析结果

操作舒适性通过不舒适度数值进行评价。其中不舒适度包括总体不舒适度以及颈部、肩部、背部、腹部、左右腿、左右臂等8个关节部位不舒适度。结果的呈现采用数值形式,条数值越大,舒适度越差,反之越好。一般来讲,不舒适度分析数值小于2.5是非常理想的结果,2.5~5.5之间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高于5.5则是明显不舒适甚至对人体有害的[4]。三个档位总体不舒适度值>4可认为存在略微不舒适。

某车型MT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布置方案50%中国人体在5档和2档得分均>4.5分。95%、50%、5%人体各档位总体不舒适度值均值分别为3.93、4.63、4.03,说明此布置方案存在略微不舒适。

3 换档布置位置调整及推荐方案选择

某车型MT球头现方案布置在竞品中已处于较高位置,因此本次换挡位置调整方向为Z向向下调整,调节量分别取沿Z轴-30mm、-60mm、-90mm,其各档位总体不舒适均值如下图2所示,图中结果显示,在目前方案及Z向-90mm区间内,总体不舒适度均值变化为V型趋势,Z向调整-60mm在四个位置中最小,为推荐改进方案,具体布置时须根据环境件适当在Z向-30mm及-60mm调整。

4 结语

鉴于现有换档布置方法的不足及RAMSIS軟件舒适性评价的优势,对某车型 MT换档操作舒适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给出了推荐方案,此方法对其他车型开发中换挡舒适位置的布置,同时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项目。项目编号:黔科合LH字[2017]7322号。

参考文献:

[1]陈景辉,任金东,陆善彬,杜晓明 驾驶员姿势舒适性评价的研究[J].汽车工程,2013,35(6):549-552,564.

[2]Porter J M,Gyi D E.Exploring the Optimum Posture for Driver Comfor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1998,19(3):255-266.

[3]Park Se Jin,Kim Chae-Bogk,Kim Chul Jung,et al.Comfortable Driving Postures for Korea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2000,10(26):489-497.

[4]朱炜昱,陈昌明,沈浩.RAMSIS在汽车人机工程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7,08.

猜你喜欢

人机工程
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试验设计
解析“人”在人机工程系统中的重要性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多媒体教室研究
汽车驾驶用座椅的抗疲劳人机工程设计
运输车座椅人机工程优化设计及评价
车用千斤顶研究与设计
基于人机工程的物流运输三参数风险评估模型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基于人机工程的汽车设计方法分析
浅谈通用飞机驾驶舱人机工程设计基本原则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