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浅谈
2020-09-14刘海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腾飞,技术发达,各种全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涌现出来,PPP模式就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一种。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PPP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项目建设中,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速度较快的一种融资方式。论文对现阶段PPP项目建设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PPP项目建设管理的改进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PPP项目建设管理质效,促进国内建筑行业发展。
【关键词】PPP模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引言
PPP模式起源于国外,主要由政府与私人组织或企业在缔结契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以缓解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是一种新型的融资合作方式[1]。PPP模式具有经济效率和时间效率高,项目投资资金来源广,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财务稳健性增长作用明显,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品质改善效果良好,规划长远,树立公共部门新形象等优势,故而在现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提供中有着广泛应用。
我国自201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PPP模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也颁布了一系列文件进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国内PPP项目工程模式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应用PPP模式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对PPP项目建设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改进策略,对提高PPP项目建设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2、PPP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在PPP模式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呈现出与普通项目管理不尽相同的特点。首先,项目管理决策和监管难度更大。由于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需要政府与社会企业、组织等进行深度合作,制定更加复杂化、标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从项目可行性分析、代理机构、咨询机构、方案编制、意见审批、项目实施、工程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化管理,其中难免会出现各个流程与环节同步实施的情况,容易遭遇相关资料欠缺的情况,再加上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难以做到完全同步,相应的管理决策难度更大。另外复杂的管理体系使得监管工作的落实更为困难,难以保障项目的正常、高效开发和进行。其次,风险更大。实际上建设工程项目由于投入资金多、周期长、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大等原因,其面临的风险已经十分巨大。而在PPP模式下,可参照的项目品质标准较少,项目整体造价的精准控制难度更大,同时政府需要维持自身形象与项目成本、周期等的平衡,更容易面临各种具有多边形的风险因素。然后,合同关系复杂。PPP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涉及到多方主体,除了政府、实施机构、PPP咨询机构外,还包括代理机构、承包商、贷款方、運营商、原料供应商、保险公司等,合同管理难度极大。
3、PPP模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问题
3.1管理缺乏规范性
PPP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相关管理体系尚不完善,管理并不规范。一方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意味着传统项目管理机制、制度、程序等不再适用,而全新的管理体系尚在探索之中,难免存在不少不规范之处,导致项目有着不少漏洞和缺陷,严重影响实际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监督未落实的情况,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和制度执行,导致管理不够规范。
3.2项目收益不明显
在针对PPP项目进行管理的工作中,政府会按照惯例为建筑单位发放一定的投资补贴,但这并没有特定的规定加以规范,导致其投入的资金缺乏专业人员的证明与跟进,一旦出现工程建设风险,项目公司必须全力承担全部责任。在此背景下,虽然项目运行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但无法有效规避风险,进而控制损失。还有某些私人部门在进行PPP项目建设工作时衍生出融资现象,而其对应的融资成本又往往处于较高水平,这就直接影响了项目完成后的全部收益高低。
3.3风险因素多变
通常情况下,开展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工作,必须对项目报价、信息价等信息加以研究和确定。而借助PPP模式,工程管理人员无需完成上述工作,导致项目实施不具备有力的信息资料保障,尽管项目会有基本的报价资料,但在其余领域缺少必备的资料限制,不能对现实中的工程整体造价做严格把控。而对于项目管理的进度来说,不排除遇到某些资金供给问题,一旦出现该问题,就要迅速反应、停止施工,PPP模式要求项目周期不能过长,且在公布明确的完工日期之后要确保根据预期要求结束工作,如果进度受影响,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及政府形象。
3.4交流沟通不到位
PPP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更为复杂,涉及到政府部门、授权部门以及各种机构、组织和单位,需要一体化的高效交流作为基础支持。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个主体乃至部门在明确自身责任后,便自顾自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与管理之中,相互之间缺乏足够沟通,导致各个环节与流程的衔接性不足,同时工作效率较低,严重影响管理效果。
4、PPP模式开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途径
4.1规范项目管理制度
在将PPP模式引入项目管理领域时,必须将管理机制体系作为基本点,对不同内容做出规范。因为项目参与方林林总总,因此要借助特定的管理制度约束各方,协调各方关系,使其各谋其职,各担其责,从而实现对项目的科学规划与控制。而在实际管理阶段,还要足以加大对先进技术和信息系统的使用,在合理情况下对信息系统加以分级,使得PPP项目的规划更明朗清晰,在项目的建设及运营中保证信息传递及共享效率,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4.2落实项目管理与监督
在有完善管理机制体系的前提下,认真落实项目管理工作,加大相应的监督力度,能够进一步提升实际管理水平。首先应当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行规范,制定详细的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以及流程目标、标准等,严格按照这些基础性内容进行管理,确保管理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其次则需要加大监督力度。组建专门的监督部门,对PPP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既要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重点监督,关注工程质量、安全等,也要从其他方面加以完善,对项目资金、技术、人员等进行综合化监督。明确监督责任,一旦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应对并做好追责处理,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4.3加强质量控制
首先需要做好投控管理,PPP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工程设备、材料等进行选择与采购,主要需要确定其型号及价格等,在开展全过程审计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其进行合理控制。然后,需要对招标采购工作的开展进行严格的管理,政府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让专业人员在工作当中执行工作,发挥自身的职能。在PPP模式下,工程项目需要以分包的形式开展,由于工程整体建设周期不长,因此,在开展项目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对建设施工的材料及设备等进行采购利用。
4.4优化沟通合作
在信息化时代,有必要构建统一的项目管理平台,基于信息技术实现政府与其他参与主体的有效沟通和交流。积极应用信息化办公模式,促使 PPP 模式下的各方主体进行线上办公与交流,从而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业务的统一处理,同时也能实现各主体、各部门之间的高效沟通,增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大幅提升实际管理水平。另外还需要建设实时化、动态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整合业务,实现多个业务同步开展,同时提高管理时效性,一旦发现问题各方主体与部门能够立即进行合作,快速处理和解决问题。
5、案例分析
5.1工程概述
某市生态保护修复工程PPP项目中,政府方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全过程项目管理。政府方已完成勘察、设计、监理及第三方质量检测的招标并开展工作,在项目公司成立前,以上建设各方的管理工作仍由政府方负责。招标文件约定的建设期由开工之日起计算。2019年3月,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单位、第三方检测单位已经开展准备工作,而PPP项目协议尚未签订,项目公司未组建、施工合同未签订,虽然建设期由开工之日计算,但由于准备期过长,项目长时间不能开工,加大了前期准备工作的成本,对项目的整体运作产生了影响。
5.2建议措施
就政府方而言,项目开始运营意味着可以开始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就项目公司而言,项目公司只有在项目开始运营后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建议建设期自PPP项目合同签订后六个月起算,或在建设期的时间段里,设置六个月的建设准备期。设置建设准备期也符合工程建设程序中的阶段划分,属于工程建设准备阶段。一般的PPP项目,项目公司能够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公司组建、施工合同签订、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总承包单位具备向监理工程师上报开工申请的条件,防范因无法及时开工或建设期延长而造成的违约,维护项目合作双方的利益。
结语:
随着PPP项目模式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更进一步的深化,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及思想观念将会彻底改变,社会资本也会更多地投向这些领域,项目管理制度也会更加完善,政府方的服务意识、监督管理力度会更进一步加强,使PPP项目模式能够更多地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力支撑新型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慧.PPP模式建設工程项目管理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09).
[2]郝泽强.工程项目管理中PPP模式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
[3]金平贵.PPP模式下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施工管理[J].安徽建筑,2018(03).
[4]傅晨曦.PPP模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江西建材,2019(08).
[5]秦文筠.PPP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研究[J].价值工程,2018(05).
作者简介:
刘海(1980.06-),男,本科,工程师,汉,湖南岳阳,从事工作: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