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词语色彩意义对比研究
2020-09-14马雪原海丽恰姆·买买提
马雪原 海丽恰姆·买买提
摘 要:词语色彩意义是指附加在词语概念义之上的意义,包含由于人们的主观态度而产生的附加意义,一般分为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汉语和目的语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是二者的词语都含有色彩意义。本文主要从汉语词语和维吾尔语词语的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为翻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汉维词语;色彩意义
作者简介:马雪原(1997-),男,回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伊犁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2
翻译是语言转换、语义传达的过程,其目的是让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能够相互沟通交流,这就要求翻译工作者深入了解词义情感的对应规律,能够正确理解词语的概念义以及色彩义,使其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语境,灵活地选择相对应的词语进行互译,以达到“信”、“达”、“雅”的翻译标准。由此可见,汉维词语色彩义的对比研究对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一、感情色彩义的对比
感情色彩义是词语色彩义的一部分,它是指词在传达概念的同时,还负载着说话人或操作该语言的团体赋予的主观评价意义。汉维两种语言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可以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义三种类型,但具体到每一个词语的褒贬归属问题时,汉语词语和维吾尔语词语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大致可以分为对应,部分对应,不对应三种情况。
(一)感情色彩义对应的词
例如:“ɡ?z?l”和“美丽”“i?t?an”和“勤劳”,这些词语在汉维语中都为褒义词;而“s?t”和“丑陋”,“hurun”和“懒惰”在汉维语中都带有贬义,这样相对应的现象还有很多,这是由于两个兄弟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相处,交流中,对事物的认知达成一致,反映在语言中,就会呈现出词语感情色彩相近或相同的现象。
(二)感情色彩义部分对应的词
这部分词语多为汉维语中的中性词。例如在汉语中,“笑”这个词为中性词,本身无所谓褒贬,但在不同的上下文情景中,可能附加不同的感情色彩义,在维吾尔语中与之对应的词有“kylm?k”、“hid?ajmaq”,而“hid?ajmaq”指的是奸笑、坏笑,带有贬义色彩。可见这类词语的感情色彩在汉维语中无法做到完全对应,只有在某个相同的语境或上下文情景中才能形成对应。
(三)感情色彩义不对应的词
汉维两种语言中也有一部分词语的感情色彩义完全不同,这些词语多为汉维语中的动物名词。例如,在汉语中,“牛”是勤劳、憨厚的动物,常常用“老黄牛”来形容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人,而在维吾尔语中,“牛”则表示愚笨的人,含有贬义。这是因为汉维两个兄弟民族的日常生活习惯略有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所赋予的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
认清汉维词语在感情色彩义对应方面的异同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了解了概念义,而忽视了感情色彩义的对应关系,就很难恰当地使用目的语,在互译的过程中,轻则词不达意,闹出笑话,重则产生误会,有时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形象色彩义的对比
词的形象色彩义是指附着在词语的理性意义上,通过词形引发联想而获得的一种生动的形象体验。这里主要对汉维语词形象色彩义产生的途径进行分类对比。概括起来,大致分为描写、摹声、引申、借代、拟形等五种。
(一)描写的方法造成的形象色彩义
在汉语中无论是单音节词还是双音节词中,都有不少具有描写的形象意义。如“苗”这个词,取义“草生于田者”,“眉”取义“目上之毛也”;再例如“琢磨”一词,本身有两个表示动作的单纯字义的字,“琢”和“磨”组成,古语讲:“治玉为琢,治石为磨”。两个字义放在一起,组成“琢磨”,表示认真思考、探究,除此之外还能够让人联想雕刻研磨玉石的具体动作形象。诸如此类的词语还有“剖析”、“推敲”、“斟酌”等。而在维吾尔语中,有一些单纯词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形象色彩。比如“tiz”(膝)“k?z”(眼)等词语,自带有成双成对的形象意义;又如“ta?”(石头)这个词,除了基本含义外,还有“坚硬、形状固定”等形象意义,这种现象在由它构成的复合词中看的比较清楚。如“ta?alma”(直译为“石头果”,意译为“海棠果”)。此外,在词的形象色彩意义方面体现尤为明显的就是量词。汉语中,论及长条形的物体用“条”:一条绳子,两条路;论及方形或块状物体用“块”:一块豆腐,两块砖;论及平而薄的物体用“片”:一片树叶,两片羽毛。而在维吾尔语中有一些量词也具有独特的形象色彩意义。如“t?i?l?m”这个量词,由动词“t?i?lim?k”派生而来,容易使人联想到与“咬”相关的联相。如“birt?i?l?mnan”(一口馕)、“birt?i?l?mtawuz”(一口瓜)等。
(二)摹声的方法造成的形象色彩义
汉维两种语言都有摹声词,而摹声词往往带有特定的形象色彩义。如汉语中,小溪流水声“哗啦啦”,公鸡打鸣声“喔喔喔”,物体撞击声“叮叮当当”。使人闻声如见其物,身临其境。而维吾尔语的摹声词也很丰富,且形象色彩更为鲜明。例如“?it?ir--?it?ir”(嘎吱嘎吱声)、“ɡuldur--ɡuldur”(轰隆轰隆声)等。这些摹声词的使用对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引申的方法造成的形象色彩义
引申是一种使词义发生变化,造成多义现象的方法,由此造成的词往往带有形象色彩义。如在汉语中“口”,本指人的嘴巴,当用在“路口”、“巷口”、“瓶口”、“关口”等处时,谓之引申。使上述詞都带有“像人的嘴巴一样可自由出入的开口”的形象色彩义。在维吾尔语词汇中也有颇具形象色彩义的表达法。例如“ikkikat”这个词,直译为“双身子”或“两层”,是腹中有孕的委婉说法,具有十分明显的形象色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