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小店扎根小区
2020-09-14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34期
零售“迷你”店的业态突然“流行”起来。盒马、永辉、小润发都在发力“迷你”店,零售巨头的沃尔玛重点要推社区店,还有宜家也开进市中心,推出迷你的City店。“迷你”业态或许会成零售商家主要运作模式之一。
盒马的“终极模式”
盒马“迷你”是盒马去年推出的小店业态,与盒马鲜生商品结构不同,盒马“迷你”作为缩小版的盒马,生鲜销售甚至占到了70%。但延续盒马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模式,既可到店消费,也设置周边1.5公里免费送货服务。
盒马“迷你”相比于盒马大店的几点优势,例如物流配送成本更低、线上订单超过50%、投资成本只是大店的十分之一等。
宜家开往市中心
7月,宜家在中国的第一家市中心店开业。这家位于上海黄金位置静安寺的“迷你”店,占地近3000平米,共3层,面積仅有上海徐家汇商场的1/11。店内共陈列3500件商品,1200余件可直接提走,大部分都是此前商场和电商的“爆款”。
宜家门店在逐步剥离仓储性质,从郊区向市中心行进,也越来越“小而美”。同时形成大店+小店+电商+快配的新商业模型。
为什么小业态更“吃香”
其实小业态的发展,主要跟国内的市场环境和生态有很大关系。小业态更像是神经元,要嵌入在各个社区网圈中间,这样才能形成牢固的渠道结构。而这一切都是围绕“人的运营能力”展开。
(摘自《江苏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