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索
2020-09-14刘洋
刘洋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关注和关心不同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和健康成长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开展教学,真正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和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就生本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进行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生本;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积极地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新课改背景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构建生本课堂,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模块和环节,真正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人性化的关怀,继而实现高效教学实施,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提升。
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理念是有效教学的先导性环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便会孕育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形成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体验较差,不利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还需要教师积极地更新教学观念,以为后续的高效教学实施助力。一方面,要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地着眼于服务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和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上,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倾注自身浓浓的爱心,和班级学生构建和谐、团结和友爱的师生关系,给予学生浓浓的关爱,及时帮助学生梳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困惑,真正让教学为了学生的一切,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要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认知差异以及学习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并进行细致化和认真化的讲解,为教学效益的提升助力。
二、积极强化兴趣激发
兴趣是高中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源动力,也是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但从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来看,由于部分教师采用板书+口授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影响,还需要教师在生本课堂的构建过程中积极地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真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高质量地学习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国殇》小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对屈原的生平做一个动态化和全面化的阐述,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使用逻辑大纲图对该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具体化和清晰化的展示,如能够描绘诗歌的画面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的文学知识;理解诗歌中表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等,让形象的展示和明确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对上述内容进行逐一讲解,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形象性,实现高效教学的实施。
三、有效凸显学生地位
有效地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是生本课堂构建的重要组成环节,也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必要举措。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合理地引入能够凸显学生主体性地位和充分带动学生参与活力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进一步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源泉活水。例如,在学习《登岳阳楼》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讨论学习,如教师可以鼓励班级学生按照互补性的基本原则进行结合,并引导每个小组相互熟悉。之后,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如小组A负责对诗人杜甫的生平成就进行了解,小组B负责对诗歌内容进行研究,小组C则负责对诗歌的写作特点进行研究等等,引导每个小组结合具体的任务开展讨论学习,而语文教师可以给予及时化和有效的合作学习指导,进而让学生在课堂挑大梁、做主人,实现高效教学的实施。
四、全面关注学生差异
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使得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各不相同,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生本课堂的构建过程中积极地关注学生差异,合理地采用分层化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以较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学生在课堂的学习需要,真正助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提升。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内容时,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对班级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将班级学生进行学习层次的划分,同时积极地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语文阅读学习内容,让基础层次和提高层次的学生学习对应的语文基础知识内容,而语文教师可以给予精准化和及时性的学习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将学习任务较好地完成,继而全面提升学习的效果。
总之,积极地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较好地凸显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全面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构建生本课堂的有效途径。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强化责任意识,不断联合优秀的語文教师同行,一起探索生本课堂构建的方法和策略,进而为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未来的健康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金娟.谈生本教育视阈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甘肃教育,2017(12):41.
[2]石述乐.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高中语文作文讲评课的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5):37-3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