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中的“孤岛现象”及其治理

2020-09-14张金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8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企业

张金福, 邓 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1418)

0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谈及科技创新,提出要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使科技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主要指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某一环节或要素与整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发生“隔离”,导致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形成“闭路循环”,从而影响科技创新第一驱动力的实现[1]。高校作为我国当代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其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更是牵动着高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对于高校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以及政府相应政策的出台与完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纵观我国高校目前的科研状况,各类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科技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的发表量更是节节攀升,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却不容乐观[3],由于与现实生产脱轨,使我国高校科研领域逐渐形成“孤岛现象”,大量高校科技成果未得到有效转化。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探讨,大量学者致力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建设研究,分析在科技成果形成后如何建立有效的转化机制来促进其成功转化从而服务社会生产活动。本研究探讨在高校科技成果尚未形成之前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其后期成果转化的可能性,即采取源头治理的策略,由此从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出发来探究如何破解我国高校科研领域中的“孤岛现象”,这对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科研中存在的“孤岛现象”

1.1 科研转化不积极,“唯论文”导向明显

近年来,高校普遍提高了对科研活动的重视,教师科研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根据近10 年来中国高校科技论文发表量的调查统计可知,中国高校科技论文的国内发表量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论文发表量较大(见图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在2017 年曾指出中国高校年度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已经达到了全球1 / 8,在数量上占据一定优势。与此同时,科技成果的专利申请授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有更高的转化可能性,随着国家、社会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与支持,近年来,高校在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4],但与科技论文发表量相比则未显示出明显优势(见图1),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说明了当前高校的专利保护及转化意识不强,存在“重论文,轻专利”问题。其次,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公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 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在肯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强调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参与统计的全国2766 家公立研究机构及高校,仅9. 5%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且其中只有19 家认为其专门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高校自主转化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除此之外,报告还指出科研人员侧重于论文发表及纵向课题的研究,“重学术,轻转化”现象严重,更关注项目完成及论文发表情况,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5]。

图1 2008年至2017年全国高校科技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授权数量汇总

1.2 科研脱离社会生产,缺乏针对性与独创性

目前,高校教师在课题制的管理模式下,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合力开展科研活动。其中,科研过程中课题的选择与研究最终是否能够顺利结项并取得相应的科技成果意义重大,确定一个有价值的课题是开展科研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一步,制约着整个研究过程及最终成果的价值[6]。高校科研团队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普遍存在以下现象:① 紧盯前沿性问题,忽视市场需求[7]。高校完成的科研活动中涌现了大量的相似课题研究,且多数成果被收录为“参考资料”,或被束之高阁,或多为实验室阶段成果[8],大多不能“即时转化”,使得企业“接不住,用不了”,而真正与市场对接、迎合市场所需的却相对较少。②课题研究缺乏严谨的市场调研。对比国外发达国家在做科学研究之前,往往都会做一个全面调研活动,如将专利资料调查结果以及市场调研的情况作为科研活动选题的重要依据,而我国的部分研究则忽略了市场调研这一重要环节,偏爱取材于文献或二手数据[7]。③ 跟踪、模仿性研究居多,课题研究的独创性不足[6]。国内许多高校科研团队在确定选题时,往往被国外的研究活动所牵引,不乏出现许多模仿性课题研究,形成大量的重复性研究,缺乏独创性。

1.3 科研资源缺乏流通与共享,“闭门造车”普遍

在国家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之下,高校作为主体之一,聚集了丰富的科技资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7 年,全国普通高校共计2 631 所,其中高校的研发人员达91. 36 万人;科技经费的支出额达1 265. 96 亿元,占全国科技经费总支出额的7. 2%;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57 131 件,占全国总量的11. 4%;专利授权数为78 254 件,占全国总量的18. 6%。总体来看,高校在科技投入及科技产出上都具有相当突出的成绩,科研资源比较丰富。与此同时,企业具备良好的技术商业化能力和对市场的把控,贴近市场,能较为准确地抓住现在及未来的技术需求[9]。但如果高校与企业间缺乏互动,技术与市场脱节,高校大量科研基础设施及科技成果将会闲置,成果转化迟缓,不能及时、有效应用于市场及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如此一来,科研资源缺乏流通与共享,不仅造成科研资源的浪费,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瓶颈,同时,还影响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其次,高校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偏爱“闭门造车”[10]。当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投身于科研活动中时,更多是长期沉浸于实验室,以理论指导研究,较少走出校门,在与各类创新资源有机融合、通过协同开展创新活动方面存在缺失,科研环境难以脱离“象牙塔”,不能迎合市场需求,使科研成果大多成本高昂或者应用层过窄,适应性差,跟不上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不能被企业应用,进而得不到即时有效转化[11]。

2 “孤岛现象”的原因分析

高校科技成果不能转化、转化难等问题的出现,原因来自很多层面,结合“源头治理”的着眼点,将从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上展开分析。高校科研团队是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由相应具有一定资历优秀的专家学者带头组建的以实现或达到某种科研目标,或完成某个学科领域项目的高层次人才团体[12]。要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即时有效转化,使高校科研脱离“孤岛现象”,需要未雨绸缪,可从科研团队的建设之初抓起,避免后期科研过程中偏离既定轨道,进而影响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因此,将重点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层面来分析我国高校科研存在“孤岛现象”的原因及相应的破解之道。

2.1 科研团队的领导者缺乏市场意识

当前高校科研活动普遍采取的是责任人负责制[13],科研团队的领导者是团体内的核心,在科研进程中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力。作为团队带头人,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把握着团队整体的研究方向是整个团队的掌舵者[14]。但是,当下部分科研团队的领导者缺乏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市场意识欠缺[3],具体表现如下:①学术开展过程中,市场调研的学术方法运用不充分,较少结合市场环境,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我国部分高校在确定科研题目的时候,一般借助更多的还是文献资料,通过文献积累,寻找研究空白点,进而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尤其是作为团队领导,在确定课题之初,关注的重点不是当下社会、市场紧缺的技术需求,更加偏爱于前沿性研究热点,以市场调研为突破口,了解市场所需进而确定科研选题的做法并不普遍,由此一来研究成果多数存在主观性强以及严重滞后的弊端[7];②团队领导者及成员本身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意识。科研目的更多偏向于生存与生计,为了多出成果,发表论文以及申请专利等,从而获得相应的学术奖励或职位晋升机会,科学研究趋于物质化、利益化现象严重[15],而并未考虑到后续能否将科技成果成功实现转化,投入到实际生产中。

2.2 科研团队的成员构成缺乏多元性特征,市场参与性不强

科研团队内部成员结构的科学与否对整个团队最终的科研成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成员结构是否合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最终成果的转化[16]。纵观当下高校的科研团体,其成员的构成存在着问题。①目前高校科研团队主要以“师徒”型结构为主[14]。教师和博士生或硕士生组建科研团队开展学术研究成为常态,团队成员拥有相同的学术背景、活动领域,并且在思维模式或处理问题的手段上都极其相似,如此一来,在学术研究上容易脱离实际生产,难以寻找到科技成果转化的突破口;②团队成员吸收渠道单一,多为在校科研人员且学科背景趋同,人员构成缺乏多元性特征[17]。高校科研团队主要吸收通晓相关领域知识的专家学者加入科研活动中,其他领域的人员吸收较少,尤其是企业参与性不强,在科研合作对象选择上缺乏创新,因而在科研过程中不易涉及实际生产活动中的相关因素。

例如,从2017 年获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的高校科研团队中可以发现,33 支获奖的高校科研团队中,有27 支团队的成员结构中吸收了企业人员参与,占据近80%的比例,国家技术发明奖以成果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推广应用程度、经济或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评定,因而观其科研成果多能与实际结合并以服务生产为目标,大大提升了其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可能性,这也是它们能获高等级奖的原因之一。

2.3 科研目的偏离社会生产活动,“不接地气”

高校科研要脱离“孤岛现象”,科技成果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相关程度值得关注,其中包括科技成果是否依托地方行业、企业合作,最终能否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等,这就要求高校科研团队研究方向及目的必须与企业所需相联系[18]。当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目的更多是依据纵向课题要求实现学术上的突破,为上级科技主管部门或者机构的各类规划提供意见指导,因而研究课题更多来源于纵向课题,而与企业等机构合作的横向课题较少,产学研合作项目匮乏[17]。高校科研团队的横向课题开展积极性不高,从侧面说明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以及科研目的较少遵循市场导向,不能立足于地方企业、行业发展的需求,因而团队研究成果脱离实际生产,企业“接不上,用不了”。

2.4 团队缺乏成熟的校企协同创新组织运行机制

近年来,校企协同创新以推动科技、产业的发展被提升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成熟的校企协同创新组织运行机制能有效保证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在研究及学习方面密切互动,加强科技资源与知识的交流[19],进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校企协同创新组织运行机制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在高校科研团队积极寻求企业合作的前提下,由于校企双方在共建相关管理部门或联合机构等方面不到位,校企合作缺乏固定的交流、互动平台,以及明确规范的合作章程等,使得企业难以真正融入高校科研,校企合作变成高校科研团队的“一厢情愿”[20]。由于相应机制不健全,双方人员互动不多、了解更少,就一些可深入合作的领域或项目缺乏深层次探讨和交流,不了解彼此的需求与资源清单,无法达到交融与互补效果,因此,高校科研团队最终形成的科技成果不容易达到企业预期,难以实现即时转化。

2.5 科研团队的决策机制不科学

由于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主要以责任人负责制为主要的管理制度,团队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科研团队的决策,基本遵循团队领导者“一言堂”,个人主义倾向明显[12]。① 对于团队科研活动开展,包括科研方向、科研目标、科研方法等相关事宜的决策机制尚不成熟,尤其是企业人员的参与性不强,参与决策的门槛高[21]。②我国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多为单一合同制,即在科研项目成果还未形成之前就已经确定目标企业将取得成果使用权,而企业往往在项目决策上缺乏话语权,科研合作项目的发展趋向随高校科研团队走,企业的声音被忽视,长此以往,企业的积极性容易被挫伤。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及时洞察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形势,其决策结果往往与社会实际生产所需相去甚远,从而直接影响高校科技成果的社会相关性,降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3 破解高校科研中“孤岛现象”的对策

3.1 重视市场意识和成果转化意识的培养

对于团队领导者的选拔及考核,除了满足基本的学术背景、认知基础、价值观等重要因素的同时,尤其关注其是否具有市场经济头脑,是否具备基本的市场洞察力。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考察团队领导者在确定科研方向、目标时,能否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并自觉立足于当地乃至国家行业领域的发展需求来带领团队开展科研活动。在团队成员的培养过程中,通过优化考核激励,重点提升其科技成果转化意识:①改变以往过分量化的科研考核办法,将科技成果的转化深度作为核心条件,在考核中重点考察团队领导者及成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成就,对于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人员给予相当比例的奖励,以此来激励众多科研团队在研究进程当中更加关注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趋向;②设置专项资金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根据科研团队的特点构建合适的激励机制,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成绩突出的团队,除团队奖励外,可对促进成果转化有突出贡献的成员另设奖励,兼顾团体奖励与个体奖励,以此提高团队的创新激情,充分调动其科研积极性。

3.2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优化团队内部成员结构

鼓励高校科研人员进入企业,以顶岗实习方式参与企业日常运营,同时,允许企业创新人才进入高校,成为高校科研团队成员之一,由此形成双向人才流动,推进资源共享。企业人员贴近市场,能及时有效把握市场变化,具有与学术界专家学者不一样的眼界与思维模式,对此,具体可以招收企业在职人员加入科研团队合作开展研究与技术交流,同时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教师的方式,指导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使课题研究更具实践价值,有更高的转化可能。企业人员贴近实际生产活动,他们通过反复实践与实地观察所得出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企业人员将其在企业环境下所接收的信息,包括市场需求、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前沿信息传递给高校科研团队,使团队能更精准确定科研创新活动的方向及目标,更好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机会。

3.3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建科研团队,确定科研目标

科研目标确定,团队组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社会生产问题为出发点。确定科研目标是团队开展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决定着团队后期的研究方向,因此,为了破解“孤岛现象”,科研目标确定要结合市场需求,立足实际生产,对此,可走进相应企业,根据其需求清单结合团队研究特点,确立具有市场化、产业化价值的科研目标;其次,组建一支优秀合理的科研团队也是高校成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重要环节,高校科研团队应积极主动争取横向课题的研究,因此,团队组建要充分立足目前企业、行业等领域所面对的实际所需及发展困境,对应选择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人员,坚持以解决实际发展问题为出发点挑选适合的团队成员,按需分类、分层做好相应科研项目的任务分配,并确保团队成员在各自研究领域有充分的发言权,群策群力,形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3.4 建立健全科研团队与企业的科研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可有效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市场化、商业化价值的重要途经之一,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首先,高校科研团队要明确分工,确保与合作企业有序对接。团队中除了具有绝对决策权力的团队领导者外,还应分设不同的执行层,分管团队日常运行,其中尤其是与企业合作项目的对接,可设专门责任人,负责招纳企业合作对象以及与企业成员在技术和研究等方面直接沟通,确保校企有序对接;其次,为了提高企业在高校科研中的参与率,团队可以与合作企业以定期召开科研例会等不同的形式搭建校企科研合作固定平台,为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更好合作提供讨论、交流场所。通过科研合作平台,双方可以开放讨论合作项目选择、合作构想、团队的研究进程等问题,同时,通过开放式讨论,企业可以向高校科研团队推荐有转化兴趣的研究项目、技术发展方向等,高校科研团队也可以向企业展示研究进展,彼此及时反馈,更精准地规避科技成果转化风险。

3.5 建立健全科学的科研团队决策机制

科研决策贯穿于科学研究活动始终,科研决策内容包括科研选题、科研目标、科研方案等相关环节的确认,为了增强科研决策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建议高校科研团队的决策层采取层级式决策机制,即通过决策权的层级分配与层级使用,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以弥补个人决策的不足。其次,注重吸收不同领域尤其是企业人员加入高校科研团队的决策层,保证其对相关研究项目的决策话语权。例如,可将资助高校科研活动的企业或与科研项目关联性较高的企业依据一定标准划分其决策等级,纳入科研团队的决策系统,资助力度越高或与高校科研项目关联性越高的企业则拥有较大的决策权力,以此提高企业等相应机构的决策比重。通过接收市场决策信息,优化团队的科研方案,使决策结果贴近实际生产,增强团队科研成果的实际可操作性,迎合市场所需,提升高校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商业化价值,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4 结 语

高校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具有相当丰富的资源,是我国科技成果重要的来源之一,面对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量不敌国外,并且存在一定差距的现实情况,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最切实可行的措施。目前,国内高校还普遍存在着很多棘手的问题,从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着手,列举了其中较为普遍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给高校科研主管一定的参考。对于高校科研中存在的“孤岛现象”及治理,除了必要的体制、政策及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自身思维的转变,只有高校科研团队能从自身内部着手,立足于社会发展所需,在科学研究中以实际行动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才能不断涌现出可实际转化的高质量科技成果,并破解高校科研中的“孤岛现象”。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八项科技成果介绍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