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冠”艺术人生
2020-09-14
骆文冠
骆文冠
1949 年11 月出生于广东河源和平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第三、四、五届)、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中国藏书票协会副主席、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大会组委会副主任、广东省美协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为深圳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源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河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版画先后荣获广东省美展一等奖、全国版画展铜奖、鲁迅版画奖等。先后在深圳、广州、香港、新加坡、法国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另外参展第六、九、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版画百年大展、中国优秀版画家作品展等。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骆文冠》《访欧归来——骆文冠水墨画集》《骆文冠国画选》等十余部。
在骆文冠的艺术探索路上,中青年时期主要专注版画创作,来深圳(宝安县)后开始在国画发力,作为有影响力的岭南代表性画家之一,他在中国美术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1983 年成功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枚股票;砖刻《水浒传人物108 将》在1986 年完成时,成为全国首部古典名著人物形象黑白版画,并配人名章108 方的版画作品;2010 年完成百米山水长卷《东江百里图》,这幅大画开创了岭南画家的多个“第一”,也是他里程碑式的作品。
东江画子,百米长卷绘“母亲”
他血脉里有条河叫母亲河,他血脉里有条江叫客家东江。
骆文冠的出生地东水镇,位于东江与浰江交汇处,是和平县境内唯一一个东江流经的镇,这里地灵人杰,风景秀丽,素有“东江画境”之美称。骆文冠从小学、中学,到美院毕业,一直在家乡和平工作,做过宣传队学徒演员、宣传队队长、民办教师、副大队长、演出队编导、业余文艺创作员、基层供销社售货员、舞美,还创办过美术夜班。1971 年因创作连环画文学脚本,跟随连环画作者初习木刻,直到1982 年才响应改革号召,来到深圳(当时称宝安县)做了一名普通的文化馆馆员。
东江是一条融入他血管的河,也是一条天然纽带,把他的两个“故乡”紧密相连。他动情地说:一个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一个是为我艺术展开新天地的故乡,我愿意游走在这两个故乡之间。
连任三届深圳美术家协会主席后,骆文冠想到退休后用艺术的方式回报家乡。正好得知2010 年11 月世界客属第23 届恳亲大会将在他家乡河源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近6000 多位客家乡亲,将齐聚客家古邑河源共叙亲情。这个好消息让他思潮翻滚,骨子里对家乡的眷恋和赤诚之心,让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创作一幅百米长“东江大画”。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时,他妻子有点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劝他三思而行,毕竟是花甲之年了。他也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在体力上,而且在艺术上也是一个大考验,但他坚信自己能通过这考验,乘“世客会”这个“东风”完成这挑战,也正好检验一下自己对宏大叙事水墨题材的艺术驾驭能力。
东江胜景之清泉出山
为了实现这个承诺,他背着画板,历尽艰辛,几乎徒步走完了东江沿岸的每一个客家村寨,跋山涉水3000 多公里,用近2 年时间,完成了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艺术马拉松大挑战。
作品描绘了东江自江西三百山源头直至深圳、香港的瑰丽景观,堪称东江客家民俗风情的一幅山水巨制。其实当时他画了300 多米,经多次修改,才精简成现在的“百米长卷”(长111 米,宽1.22 米)。
长卷内涵厚重而丰美,画面连贯而不重叠,既有“红色东江”的历史文化,也有“绿色东江”的风景如画;既有一桥飞架南北的大气,也有云水人间的婉约动人;既有千年古邑佗城,也有现代新城和平;既有东江纵队的革命根据地,也有虎门炮台的历史硝烟;既有惠州西湖,也有河源万绿湖;既有越王井,也有四角楼;既有赏灯、造船、磨豆腐等30 多种客家民风名俗,也有生态发展长廊;既体现了新丰江水的源远流长,也抒发了深港两地对源头的感恩与感怀;既有钢铁丛林般的鳞次栉比,也有古朴低矮的林寨古村;既有和平猕猴桃特产,也有连平鹰嘴蜜桃桃花。
在创作手法上,他尝试融入散点透视、焦点透视,借鉴及吸收《清明上河图》俯视技法,善于“把散点游动透视的高远、平远、深远、阔远巧妙地融合在一幅画里。”
《东江百里图》是骆文冠艺术追求多年厚积薄发的结果,不仅浓缩了东江沿岸的风土人情、代表性景点,而且把作者几十年对家乡河的感怀、感想、感悟巧妙地用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深圳美术拓荒牛,设计全国第一张股票
骆文冠1982 年调入深圳市宝安县工作,一直在深圳辛勤耕耘了20 多年。原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列杰认为:“文冠先生坚持与时代同行,关注现实题材,创作出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他主持深圳美协工作以来,致力于推动美协事业的发展,组织美术创作和艺术活动,贡献良多。”广东美协副主席梁宇认为:“文冠为人厚道,敬业谦和,具有非凡的艺术创作力,是深圳美术界受人尊敬的拓荒牛。”
1983 年春天,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宝安正式成立。同年夏,决定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社会融资。6 月中旬,宝安县政府办公室经文化部门的推荐,把设计股票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在宝安文化馆工作的骆文冠。
政府一位姓叶的副县长告诉他,此前曾托人设计过一些样稿,但不理想。对方向他提了几点要求:首先有价证券,要求设计工整、画面明朗、线条清晰,最好是彩色的,但尺寸比例由他定夺;其次面值有三枚,分别是一千元、一百元和十元,要求票面注明股数,一元一股,票面图案尽可能体现“深宝安”之商业、工业和农业三大产业支柱;最后提醒他设计要快,质量要高,稿子不许外传。
那时,新中国没发行过股票,没有资料可借鉴,也没有专用的创作工具,可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但上级安排的任务必须按时完成,他决定以当时所能见到的华侨劵、人民币这些有价证券作为参考,并以他自己熟练的钢笔画进行创作。没有均细钢笔,就用绘制图纸的真管笔进行改良;没有彩色钢笔墨水,就通过水彩颜料过滤后注到笔管中使用。
第一稿是6 比9 的长方形,由于自制改造笔线条把握不好,尤其是背面的条纹不畅,比例欠佳,他主动放弃了。第二稿取2:1 长形(后来他们付印时另加了登记副券),先采用铅笔起稿,再勾勒图案,直接用色笔划线,这样下来画面无涂改,无污迹,所有文字、公章、图案,都顺利完工。
壹千元票面的尺寸稍大,正面是一只搏击风浪的大鹏鸟,“鹏”象征深圳,也象征深圳改革开放的大潮;壹百元的票面稍小,以深圳建设工地上的一幅速写为蓝本,反映工业建设热火朝天的时代背景;拾元的与百元同尺寸,画面一部收割机的收割场景象征农业,那时找不到比这更有特色的农业题材了。三枚面值不同的股票,除千元的独立背面图案外,其余两枚背面图案相同。
文字上,为了“安全”起见,没有直接写“股票”,标明是“股金证”,打算最后由上级部门定夺。半个月后,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交了设计稿。没想到几天后上级就告知他设计稿已通过了,无需任何修改,还得到领导的表扬,任务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完成了。
设计完成了,要找厂家印刷,深圳的外资印刷厂不敢接印这活,最后拿到省委机关印刷厂印制。为了纪念,深宝安公司把“000 号”样票送给了骆文冠,并付给他600多元稿费,他主动把200 元“交公”。三年后,他再次被邀到“深宝安”商议其他设计任务时,总经理觉得原来稿费太“寒酸”,又加付了3000 元稿费给他,并建议他直接转去购买3000 股深宝安原始股。听说这原始股是外地退回的,后来股票的收益证明,他收获了比稿费多得多的收入。
九十年代末,深交所成立后第一次印制全国股票样板集,他发现,唯独他设计的深宝安股票尺寸与后来的股票样式不一样。听说为了保留首张股票的原始面貌,特意按原尺寸不作改变。那时他才明白这是新中国的第一张股票,自己也成为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设计者,在中国证券史上留下了自己幸运的一笔,真是荣幸之至。
都市之影(木板水印)
砖刻水浒传,草莽英雄谱
来深不久,骆文冠开始在特区崭露头角,除了木刻版画作品接连在全国入展获奖外,砖刻《水浒传人物108 将》更是开创了深圳本土艺术家砖刻艺术展示中国古典文学之先河。
骆文冠住地附近的黄贝岭新湖村拆房,红砖丢得满地都是。在普通人看来,红砖就是废材料,但搞版画的他,却觉得是可用的艺术雕刻材料。他拾来试刻,效果还不错,便大胆开始创作《水浒传》全套人物,发动全家搬砖、磨砖大行动。利用木刻版画技法,操刀向砖,一个个草莽英雄形象便在他的刀下变得活灵活现。
人物雕刻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根据梁山好汉的性格特征,利用空白位置配以饰图来烘托故事人物。还为每位绿林好汉人物配刻一枚人名图章,全吻合个性,如九纹龙有“龙”,久尾龟有“龟”,孟康造船有“船”。有形象的配形象,有意象的配想象。108 人物中只有宋江图章是圆的,暗示以“宋”为中心。这套人名章具有明显的版画家设计章特色,与金石专家治印风格不同。
砖刻版画比木刻版画更复杂,红砖表面粗糙,布满沙洞,更难把握。砖刻可是硬功夫,创作期间,他一早去工地画速写,然后回去文化馆上班,下班后埋头创作到深夜,甚至周六周日也几乎没有停歇。因废寝忘食,一度累出了胃病。
三年后,砖刻《水浒传人物108 将》在1986 年完成,成为全国首部古典名著人物形象黑白版画,并配人名章108方的版画作品。108好汉长相及性格各异,要做到“跃然‘砖’上”且“形神兼备”确实不易,这反映了画家有较高的古典文学素养,也体现了骆文冠版画刀刻手艺的高超。“中国版画五老”之一古元先生欣然题词:磨璞见玉。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著名版画大家王琦先生题词:形神兼备。
城市建设热潮,百万农民工挥汗如雨的情景深深触动了骆文冠,他有感而发,接连创作了《窗口日记》《无名草》《都市之影》《深圳街头》等富有时代印记的好作品。他创作的“树系列、草系列”作品,赋予钢筋丛林顽强的生命力,让人感受到时代脉搏的跳动。
行走的水墨,留“冠”山水一抹亮色
无名草
大鹏古城
余晖
骆文冠生长在山乡,他是山乡的子民。山乡给了他木刻的刚性,给了他吃苦的精神,也给了他坚定的意志。自小清贫的他,一路走来不容易,但酷爱艺术的他,把握了机会,幸运地成为家乡和平县第一个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有人赞他是“莽林飞出一把刀”,有人认为他的作品有傅抱石的味道,归根结底,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结果。
版画技艺的日臻成熟,为他日后的水墨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善于学习前人经典的基础上求变创新,善于在深入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他用脚丈量过的山水,是千百幅“行走水墨”。他的水墨作品画风凝练,苍润兼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是当今岭南画坛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
与前期他在版画艺术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相比,骆文冠的水墨作品算是“后来居上”了。他一直致力于水墨山水的研习,从家乡到深圳,从岭南到长城内外,从中国到欧洲各国,甚至新加坡、美国、埃及等国家。骆文冠前期的水墨作品,多在家乡就地取材,具有鲜明的“岭南风”;中期的水墨作品多来源于长城内外的采风,作品也多了一种“北方味”;后期的水墨作品多在欧洲各国采风得来,具有明显的“跨国范”。
为什么要用水墨画形式画欧洲,他说,国外油画可以画中国,中国国画也同样可以画国外。骆文冠的第一次欧洲11 国之行,创作完成了《访欧归来—骆文冠水墨画集》出版物,算是他用水墨技法对欧洲印象的一种新尝试,也是对西欧油画艺术表达中国的一次“礼尚往来”吧。第二次访欧归来,他又画了60 幅水墨作品,还成功办了展览。
窗口日记(组画)
纪念藏书票
《东江百里图》之——古邑佗城
《东江百里图》之——三百山东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