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运河寻找吴桥杂技的足迹——吴桥女摄影师用镜头记录杂技与运河
2020-09-14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文、图︱(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日前,一组专注杂技老艺人生活现状的照片,在第24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览记录文献类摄影作品展中引起了广泛关注:80岁的杂技老艺人刘洪义在自家院子里展示很少见的传统马戏节目“马上劈刀”,扁担戏第五代传人拿出家传的扁担戏人偶,64岁的杂技艺人何书胜在两个徒弟的婚礼上与家人和徒弟合影……或冷清或热闹的小院,或严肃或开心的艺人,或常见或不常见的杂技道具,散落的影像无一不追寻着杂技这一古老文艺形式的背影。这组图片的作者便是崔凤华,吴桥县的一名女摄影师。
崔凤华真正开始摄影是从2014年起,当时她的孩子去外地读高中,生活清闲了很多,那就做自己喜欢的事吧,于是她拿起了单反相机。
记录运河也记录杂技
她记忆犹新的是2015年在吴桥县安陵镇北拍运河落日。那个拍摄位置是运河的一个大拐弯处,弧形的大运河加上天空绚烂的晚霞,崔凤华说,直到现在,拍过的晚景也没有超越过那一张的。在拍摄运河的过程中,崔凤华逐渐了解到,运河与吴桥杂技有着紧密的关联。
“小小铜锣圆悠悠,学套把戏江湖走。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收,条河两岸度春秋。”一首杂技艺人行走江湖的歌谣在吴桥传唱了多年,“条河”就是民间对运河的称谓。明清和民国时期,对于吴桥艺人来说,运河流经区域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沿运河行走江湖是出行的首选之路。沿着大运河走出家乡,依托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等地成长起来的吴桥杂技艺人数不胜数,杂技江湖上也有了“没有吴桥不成班”的说法。
大运河养育了吴桥百姓,更滋养了独具吴桥特色的杂技艺脉。过去,吴桥的杂技艺人外出演出被称为“闯码头”,因为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都是沿运河走。也正因此,吴桥杂技在全国各地散播开来。经众多史料证明,吴桥杂技的发展和运河的开挖几乎是同步的;随着运河沿岸经济的繁荣,吴桥的杂技艺术也持续走向兴旺。了解到更多吴桥段运河和吴桥杂技的历史后,崔凤华有了更多拍摄运河和吴桥杂技的灵感。
随着大运河吴桥段的改造提升,这里的风景日新月异。晨练的杂技娃、杂技雕塑、各种杂技演出活动……杂技元素比比皆是,为崔凤华的运河杂技主题摄影增加了无数素材。
抢救性记录杂技老艺人
悠悠运河,讲不尽的杂技故事。2015年开始,崔凤华的拍摄思路更加深入,她由拍景到拍人,常常行走于吴桥县杂技团、吴桥杂技学校和民间张硕杂技团之间。一些杂技人物类照片在参加国外影展时很受关注和喜爱。
(左图)崔凤华的杂技主题摄影在吴桥文化馆展出
(右图)69 岁的李凤祥在自家屋里展示杂耍——六连环。老人的拿手绝活是十样杂耍和水碗儿,是北派仅存不多的老一辈撂地老艺人
大运河吴桥段岸边的晨练杂技娃
随着拍摄题材的深入,崔凤华对杂技的历史发展认识逐渐清晰,开始抢救性地记录杂技老艺人。“当时拍得很仓促,就怕去晚了,某个老艺人和他的老节目老道具就拍不到了,成为永远的遗憾。”崔凤华说,拍了一部分时也尝试参加过各种摄影比赛,却一直不被接受。因为她在拍摄老艺人时放弃了艺术性的表达方式,直接选取了老艺人居住的民居和生活的村庄,以求最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而这样的片子在当时的摄影界不太“吃香”。
虽然一直不被接受,但通过采访和拍摄,崔凤华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吴桥杂技的魅力,深深地被杂技老艺人们的经历和他们对杂技传承发展的信念所感动,所以她拍出了80岁的杂技老艺人刘洪义、69岁的杂技老艺人李凤祥、64岁的杂技老艺人何书胜…… 2018年,她挑选了30张片子,命名为《江湖的背影》,送选第24届河北省摄影艺术展览(专题展)并最终被选中,同年在河北双年展中还获得优秀作品奖;2019年她的作品又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邀请展。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崔凤华从开始追求图像的艺术美和色调美,到关注纪实、回归自然,记录社会的改革变迁和杂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她感觉到了自己在摄影技术和理念上的进步。她表示将继续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踏踏实实拍摄,认认真真记录,让运河文化、吴桥杂技文化的足迹永驻世间。■
崔凤华拍摄的运河吴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