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飞凤台管,风动令君香
——《李斯特作品双钢琴改编曲集》评介

2020-09-14杨小龙

钢琴艺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李斯特钢琴演奏声部

文/ 杨小龙

虽然双钢琴演奏在当下日趋普及、方兴未艾,但可供选择的双钢琴曲目却远不及浩如烟海的独奏乐曲。2019年出版的《李斯特作品双钢琴改编曲集》(Ⅰ、Ⅱ册以下简称《曲集》)可谓适时而生,一经问世便受到广大爱乐人士的高度关注。

李斯特的钢琴曲向来被视为具有超高难度,而以双钢琴形式演奏,不但需要精湛的独奏技艺,还要有协调合作的良好能力。本书作者葛明是美籍华裔钢琴家、教育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音乐艺术博士,近年来作为“Appassionato钢琴二重奏”的成员之一,不仅致力于演奏教学,还潜心研究并积极推广经典双钢琴作品。而将李斯特作品改编成双钢琴曲的初衷,是源于“Appassionato钢琴二重奏”于2016年纪念李斯特的巡回演出时,在发现李斯特的双钢琴作品非常有限后,作者萌发了自己改编的意愿,并最终通过审慎的选择和仔细的考量后改编成书,旨在一方面调整李斯特独奏作品的难度,使更多钢琴爱好者有演奏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致力于改变双钢琴演奏与教学曲目匮乏的现状,希望能为双钢琴演奏曲目拓展和普及方面尽一己之力。正如作者在曲集前言中所述:“为什么我把目光放在李斯特的乐曲上?首先,是因为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钢琴演奏领域中无可撼动的、空前绝后的地位,使之在作曲领域中的重要性被相对地忽略了;其次,对于李斯特音乐哲学上的深邃、深植于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以及对姊妹艺术的深刻理解、宗教关怀、对前人的研究总结和给予后人的指引启示等方面,值得进一步去发掘探究。”

成功地改编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并非易事,令人欣慰的是,这本曲集中不仅包括了耳熟能详的作品,也收录了一些不常出现在舞台上的乐曲,涵盖了李斯特创作的不同时期。曲集第一册选取了七首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爱之梦—夜曲三首》《即兴圆舞曲》《匈牙利狂想曲No.15》《日内瓦的钟声》《肖邦六首波兰歌曲》《阿西西的圣方济向鸟儿布道》《五首钢琴小曲》。第二册则选了七首根据歌剧改编的双钢琴作品:《行板终曲—选自唐尼采蒂“拉美摩尔的露琪亚”的回忆》《贝里尼“诺玛”的回忆大幻想曲》《威尔第“游吟诗人”之“求主怜悯”音乐会释义曲》《告别—根据夏尔勒·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梦幻主题》《伊索尔德的爱之死—根据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终场》《威尔第“阿依达”—神圣的舞蹈和终场二重唱》《萨拉班德与恰空—根据亨德尔歌剧“阿尔米拉”》。两册书中所选的内容既丰富又精炼,趣味之高雅,即使是具有学术素养的专业人士也会为之吸引。

这些改编曲从演奏的多样性、艺术性、趣味性及思想性等诸多方面都尽量忠实于原著。如笔者尤为钟爱的《爱之梦》第三首,双钢琴版的《爱之梦》由于加强了低音与和声而构成多层次的声部线条,细密如茧丝牛毛,音乐空间立体多样,音响丰满、深情而醇美,特别是中段融入柱式与分解和弦使音乐情绪更为激动,情感至高潮也更充分。《肖邦六首波兰歌曲》是李斯特根据肖邦六首歌曲改编的独奏曲,其中有大家熟悉的《少女的愿望》等。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两架钢琴宽广的音域,采用了变奏曲体手段,两架琴之间不仅仅是旋律和伴奏的关系,音乐充满了玛祖卡风的灵动与热情。《我的欢乐》中绚丽的装饰走句却散发出爱意呢喃、有如夜曲般的抒情。《回家》强调了低音的半音线条使得双钢琴涌动的快速音流表现出游子急切盼归的内心惆怅。改编后的《阿西西的圣方济向鸟儿布道》富有浪漫的幻想色彩,尤其是“向鸟儿布道”的场面十分迷人,双钢琴营造出各种各样的小鸟在婉转歌唱,仿佛森林里到处都是奇妙的声响,音乐细腻而亲切。《五首钢琴小曲》在双钢琴的对话中愈显精致脱俗,耐人寻味。

第二册中的《行板终曲》选自唐尼采蒂《拉美摩尔的露琪亚》中的“回忆”,后者被认为是“歌剧史上最重要的六重唱”,由双钢琴来表达六个人物的内心情感是再合适不过了。重唱的艺术魅力在双钢琴的演绎下不仅展现出如歌的旋律和气势之磅礴,而且在充满戏剧张力的音乐中,双钢琴将愤怒的咒骂、悲戚的哀叹渲染得扣人心弦。《贝里尼“诺玛”的回忆大幻想曲》是李斯特受贝里尼歌剧《诺玛》启发写的一首大幻想曲,旋律优美动人,情感跌宕起伏。在这首乐曲中,除了李斯特典型的八度、音阶、琶音、大跳之外,最突出的技巧是双手的配合问题。独奏中的很多地方由左右手共同完成一个声部,右手有的音甚至被“挤”在左手中演奏,对钢琴家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而双钢琴改编曲则化繁为简,充分利用双钢琴丰富的音响,使得这部技巧艰深、篇幅宏大的作品奏出震撼人心的剧情效果,辉煌灿烂地表达出李斯特炽烈和崇高的情感。在《伊索尔德的爱之死》中,读者可以感受到每个分句的织体都特点鲜明,旋律经由不同声部的变化愈显斑驳陆离,五彩缤纷。在双钢琴华丽技巧的交织中,极富瓦格纳式的伤感。而作者在始终确保旋律多线条的同时,综合考虑音乐、技术、舞台效果,许多在独奏作品中容易被演奏者忽略的支声部,经过改编后都被清晰地反映到两架琴上,这将使演奏者和有鉴赏力的听众发现未曾听到过的更有意思的音响与细节,包括李斯特作品中内在而深刻的音乐哲理性也被双钢琴表现得淋漓尽致,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笔者认为,两卷《李斯特作品双钢琴改编曲集》的出版定会有力推动我国双钢琴演奏与教学的发展,助力其不断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李斯特钢琴演奏声部
单声部旋律听写训练法探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我请鸽子来吃饭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
保持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