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
2020-09-13张燕榕
张燕榕
[摘要] 研究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实施空间。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通过问卷调查,对小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调查研究。依据调查数据,分析信息技术在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生 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分类号:G434
引言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学习模式之一。简言之,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根据自身的兴趣,提出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包括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小组交流、成果汇报。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丰富学习资源,提供了辅助研究工具、交流工具以及管理工具,同时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平台。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同时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情况,研究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注信息技术在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恰当使用。
1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从确定选题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学生收集的选题集中起来,教师和学生共同筛选、提炼出更有价值的主题。确定选题后,即进入下一个阶段——成立小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学生可以迅速获取信息,同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和处理。在成果展示阶段,学生可以利用PPT、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演示。
2 信息技术在小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环节一般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小组交流、成果汇报。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的各阶段都有广泛的应用。
2.1 资料收集
互联网络由于拥有海量资源正慢慢成为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网络信息资源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1]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主要通过图书馆查阅、问卷调查、访问等途径收集数据,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既方便又快捷,同时获取的信息丰富多样,有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样样齐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无处不在。调查中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采用上网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数据收集方面的作用显著。
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资料收集方面有如下优势:1)资源丰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需要在浏览器输入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就会有大量信息出现,目不暇接。2)种类齐全。信息技术几乎涵盖了信息的所有形式,如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学生可以根据研究的主题,恰当选择信息呈现的形式。3)方便快捷。和其他资料收集的方式相比,信息技术更为方便快捷,不需要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时间等。
有利也有弊,信息技术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但网络信息获取不利于吸收。采用信息技术收集资料的体验,不如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深刻 。此外网络信息过于杂乱,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同样需要耗费诸多时间。总有一些不太健康的信息出现在网页上面,对小学生的心灵造成影响。过于发达的网络环境也容易滋生人的懒惰心理。一些学生也反映:更愿意用调查访问或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方式获取信息。
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资料收集方面的优势,尽量避免劣势,根据研究性学习专题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收集资料的方式,或者与其他收集资料的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2.2 数据处理
传统的数据处理的方式比较繁琐,而且费时费力,有时甚至无法处理,而借助计算机,可以把整理资料工作做得既快捷又完整。若学生采用社会调查类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传统的方式比较花时间,而利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则方便快捷,比如SPSS、Excel,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分析的结果还能用图标的形式呈现,一目了然。
学生只要掌握了相关的信息技术,数据处理就显得方便快捷,既节省了不少时间,也有利于呈现效果。SPSS、Excel等一些数据处理软件,操作简单,功能强大。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数据分析结果清晰、直观,利于后期成果汇报和交流。教师可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3 小组交流
研究性学习大部分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将一定数量的学生组合在一起,通过交流讨论和共同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需要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而由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相对较少,造成一定的沟通障碍,而信息技术为小组交流提供了快捷的渠道。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等便捷交流软件和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建立微信群进行交流、QQ群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还能在线上语音、视频、开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长大的学生对于QQ、微信等通讯工具并不陌生。QQ是騰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网络的即时通信软件,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和共享文件等功能。微信支持发送图片、文字、语音和视频等,同时具有实时对讲功能,可以通过语音聊天室和一群人语音对讲。恰当地利用这些软件的功能,可以方便小组交流。除此之外,小组之间也可以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实现交流和资源共享。
2.4 成果汇报
信息技术环境为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总结、交流、发表与推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生展示成果的方式多种多样,有PPT展示、实物、设计图、网站、表演、操作、研究报告等。采用PPT的形式,将获得的信息一一呈现,多种感官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保持。
在一节三年级学生的成果汇报课上,各小组的积极性都很高。一小组的研究主题为“校园植物之龙船花”,在用PPT的形式汇报成果。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结合PPT分别介绍的龙船花的“名字由来”、“种类”、“种植方法”等,图文并茂的展示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信息技术为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汇报增添光彩。PPT功能强大,可以呈现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视觉效果好。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可加强学生对PPT制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3 研究性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调查
问卷针对信息技术在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了解的信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如何;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情况如何;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情况如何;小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满意程度如何。本次的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向班级发放纸质版问卷对小学生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厦门市翔安区海滨小学4-5年级的学生。由四年级和五年级各随机抽取3个班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总问卷数268份,回收问卷数为268份,有效问卷数为268份。
3.1 研究性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
图1数据显示,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39.71%的教师会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问题情境,55.67%的教师有时使用,而有4.62%的教师不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问题情境。这说明,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信息技术的使用相对频繁。
图2数据显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16.31%的学生总是使用信息技术,47.51%的学生经常使用信息技术,29.31%的学生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只有7.75%的学生几乎不使用信息技术。说明在研究性学习时,几乎不使用信息技术的学生是很少的。
图3数据显示,4.95%的学生不会使用电脑收集资料,31.91%的学生不太会使用电脑收集资料,而63.13%的学生会熟练使用电脑收集资料。说明还存在一些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有待加强。
4 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4.1 态度因素
在研究性学习中,个别学生采取马虎了事的态度,或者小组的任务只让其中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完成,自己不做事,态度不端正。上网查阅资料时,会做与研究性学习不相关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与研究性学习无关的视频。网络诱惑大,小学生容易沉迷网络。因此,教师应加强监督和指导,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协作的作用。[3] 改善学生学习态度,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4.2 能力因素
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学生不太会操作计算机,一些PPT的基本功能还未完全掌握,数据处理软件不熟悉,检索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多数时候找不到自己想要的资料。因而学生建议多开设信息技术课,同时教师能多给予这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信息素养的提到有赖于学生平常的锻炼和积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尽量多地带学生走入信息课堂并指导学习。
4.3 其他因素
除了态度和能力的问题,还存在的问题有:网速慢,电脑卡,键盘坏等其他外部原因。因此,建议学校应定期对信息技术教室环境进行检查,排除设备上的因素,使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
5 结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广泛的使用,包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辅助研究工具、提供交流、管理工具和提供教学平台。在这次的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争对这些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相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不断进步,并且对學生的成长也越来越有利。
参考文献:
[1]聂志成.信息技术条件下研究性学习的设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190-191.
[2]李峰.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5):81- 82.
[3]蒋志辉,唐烈琼,杨琴.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J].现代教育研究,2006(0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