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2020-09-13高丽宽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邱少云廉颇蔺相如

高丽宽

教育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不只是仅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特别是处于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更是任重而道远。“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育人教育的作用之大由此可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我想,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渗透,巧妙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教育等阅读教学之中。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教材中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需要用心灵去同作者对话,同学生对话,真正地将德育渗透到课堂的环节之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创设情境法,进行德育教育。

情境教学是教师注意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道德教育。

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讲述中,应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课文插图:在邱少云周围,枯草在燃烧,浓烟滚滚,火苗趁风势乱窜,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背后的棉衣在烧着,发出了浓浓的焦味。这时的邱少云强忍住火烧的极大痛苦,右手紧握着枪,左手死死抓住地上的土块,紧咬住牙根、闭着嘴唇,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眼睛盯着敌人的碉堡······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包括手势、表情和摹声技巧,再现了当时的情境,让学生想象当时火势之迅速、猛烈。邱少云处境之危险,思考着邱少云为什么还“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难道他不难受吗?他不是常人吗?他为什么这样做? 认识到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牺牲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恨。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如临其境中感受了邱少云这一英雄形象的崇高品质,从而自觉地以邱少云为榜样,增强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2、用榜样学习法,影响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以人物形象的人格美、品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如在教《将相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理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先以“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只给您看”为由,从秦王手中智取和氏璧;再以“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为借口,让手下人化装把和氏璧带回赵国,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高尚情操。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立功升职之后,知道廉颇对他不服,有意羞辱自己,“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与廉颇见面”,当路上遇到廉颇时,便“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这些细节,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廉颇知道了蔺相如对自己处处忍让的原因之后,便“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团结对敌的崇高品质。这样,学生就能从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中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3、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照感悟。

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模仿,什么应该谴责。教材本身有许多可供比较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教师可采用比较教学法,有利于将情感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与大年夜相关的食物、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学完了这一课,学生了解了资本主义穷人的生活。这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是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吃完饭观看春节晚会,其乐融融。通过比较,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篇课文所隐藏的深层含义,体会到自己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多么幸福的事。

二、教师用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少年儿童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因而 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启发学生。例如:教师走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纸屑,或者拖把倒在地上,或者黑板擦得很不干净,你会怎么做?是将学生责备一顿,还是给学生讲道理,或是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

我不会忘记当我弯腰捡起纸屑时学生惭愧的表情,不会忘记当我慢慢把黑板重新擦净时下面的鸦雀无声。我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该怎么做,用行动将德育的种子播洒到他们的心田。

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总而言之,正如诗人汪国真曾这样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就是这样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力爭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中自然地渗透德育。我知道德育教育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但我会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一起风雨兼程、同舟共济,使德育之花在语文教学中自然盛开,处处绽放。

猜你喜欢

邱少云廉颇蔺相如
邱少云和他守望的城
负荆请罪
忠诚老将廉颇晚年“背叛”赵国
将相和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
邱少云:烈火金刚
廉颇并非真英雄
邱少云成名的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