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020-09-13陈淑女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体育

陈淑女

体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对新时期学生全面素质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动力,更是很好的老师。老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因而教师能否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为小学体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下面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欲

小学的孩子每天都是活力十足,好像这一天没有把力气都用完就不甘心似的,在体育课上更是这样。作为体育教师,如果能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表现欲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多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体育课上起来就很轻松了。另外,教师须明白,学生对体育本身存在着直接需要和本能的表现欲望,学生一旦有了这种需要,就会产生渴望学习或者参加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充分满足这种需要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能的提高,总是在简单重复低水平的运动技术动作,就会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有成就感,就会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同时也能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有自己赶超的目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

学生有了成功体验的不断积累,自然而然会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久而久之无意中就形成了愿学、想学、乐学、好学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课堂中能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取决于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和年龄特点,在教材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制定上,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的完成能力上。

三、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而且通过亲身体验把问题解决。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蹬直?影响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弯道跑与向心力的关系等等一系列教师有目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

四、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场地和器材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奏,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另外,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对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恶的特点,在组织教学上,教师应抓住重点,教法灵活多样。在活动的方式上作一些变化,通过器材的重组,游戏的结合与变化方式来组织教学,引起学生的新鲜感,使学生对本已熟悉的事物产生兴趣,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自始自终,在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练习,做好既有汗水又有笑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体育课上,教师的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加之教师动作师范准确、协调、优美,学生就会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振奋精神,在做练习时就会感兴趣,练习认真。因此教师上课前应仔细,认真的学好吃透教材,对每次课的练习难度要有充分的研究,每次的运动量,练习密度要合理,对教学方法、手段要不断的改进。

六、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进行自由练习

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几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学生进行各种自由练习。例:在球类和田径的跑的项目教学中,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点将进行自由竞争练习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發展了学生个性,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效果。所以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容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体育课程在教学时应该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下一个动作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