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化教学理念贯穿小学数学课堂
2020-09-13王丽
王丽
摘要:課本中的知识相对单一,尤其是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但是,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就能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了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围绕小学数学中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情境; 经验; 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起源,数学知识诞生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实践,是人们劳动智慧的结晶。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要想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将生活与课堂紧密联系到一起,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教师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1.采用生活语言,化抽象知识为形象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复杂,虽然小学课本中的语言简易好懂,但由于篇幅所限,还没有达到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因此教师就可以多多采取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发掘课本中蕴含的生活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直观生动、实实在在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多使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化语言来表述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理解,有效掌握所学内容。例如,在带着学生学习圆柱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不妨准备好一些生活中的圆柱体,如笔筒、水杯、卫生卷纸等,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触摸一下,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切身的感受,让学生对圆柱体的概念和性质有了清晰的初步认知,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些物体的感受,学生有的回答摸到了平滑的平面,有的回答摸上去的感觉是圆形,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概括出圆柱的性质特点:圆柱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光滑底面,并且有一个侧面,侧面将底面联系在一起。不难看出,教师展示生活中的实物来讲解课本知识,这就是最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语言。
2.联系生活举例,让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联系生活来诠释知识点的内涵,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某个问题,让整个过程充满生活元素。通过大量的生活化措施,教师能够构建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丰富生动的生活案例,有效领悟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这样就能够调动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迸发出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学生逐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次角色扮演的活动,自己装扮成杂货店店主,让学生扮演顾客去买东西,水笔2元,橡皮1.5元,小尺3元,学生自己带了10元,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计算出购买文具所要花费的总数目,以及要找的零钱的数目。如此生动的情境自然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而在教师的提问中,他们也就对其中包含的数学知识产生了深刻的理解,并且还初步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生活化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熟悉的学习场景,让学生在其中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起到实现知识正迁移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花卉盆栽、卡通图片、小动物玩偶等学生喜爱的形式,构建出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生活情境,为原本略显枯燥单调的课堂增添更多的活力,学生就能够由此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当立足于教材内容,采取适度的拓展措施,让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例如,在开展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创设出“买彩票”的生活情境,立即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有的学生认为买了彩票就一定会中奖,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中不了奖,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奖”这件事,从而认识到“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均存在可能性,这样就将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化,提升了整堂课的氛围和效果。
4.利用生活经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平时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经历来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感受,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广泛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进行“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的教学时,教师基于学生的“付整找零”的购物经验,让学生体验这样的情境:星期天,小轩带上125元到商店购买了一个99元的足球,如果你是小轩,你应该付给收银员多少钱呢?最后余下多少钱?学生经过一番仔细的思考后,根据自己平时买东西的经验,说出了“付给收银员100元整,然后收下收银员找给自己的1元,这样就剩下26元。”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巧妙的将生活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学生轻松理解了“凑整简算”的计算思想,有效提升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将生活元素有效融入到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而且也让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增强。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生活化场景中,体会到了数学知识有趣的一面,也认识到了学好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培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张海蝶.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建构[J].科技创新导报,2017(04).
[2]廖创英.新课程背景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J].教育导刊,2018(07).
[3]周建文.小学数学建构性学习的特征及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