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分析
2020-09-13史青丽马广秀
史青丽 马广秀
摘要:歌曲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具有启迪智慧,促进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众所周知,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尤其喜欢唱歌、跳舞。要是能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歌曲的辅助作用,那么将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索了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歌曲教学
歌曲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将歌曲融入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实质上就是将艺术与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能赋予小学英语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还非常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歌曲时切忌随意盲目,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
1.遵循趣味性的原则与方法
众所周知,歌曲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更是意义重大。但小学生年龄毕竟普遍较小,且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制力差,因此,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进行必须遵循趣味性的原则与方法。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具体选择歌曲时,一定要注重歌曲的趣味性、节奏感,目的是更好地感染学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增强学生美的感受。另外,还要严格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科学合理的选择歌曲,努力给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以良好的环境感染学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如此,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真正达到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2.遵循简易性的原则与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属于基础性教学,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奠定学生今后更好学习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到英语知识,又要注重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的提高。有效借助歌曲,使学生深入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听到美妙的音乐响起时,会自然而然地跟着哼唱、扭动,这就是音乐散发出来的特殊魅力,会使人在无形中心旷神怡、身心愉悦。因此,就小学生而言,在给他们选择英文歌曲时,一定要注重英文歌曲的简易性,说白了就是选择一些歌词不那么拗口,整体旋律比较优美,且节奏比较舒缓的歌曲,让学生有想学的欲望、热情,通俗易懂,一学就会。如:《Happy new year》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教师可以就这首歌曲换词不换框,把本节教学内容融入于这个美妙的旋律中,让本节教学内容琅琅上口,从而真正实现简单高效学习、教学的目的。
3.遵循次序性的原则与方法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得紧紧围绕学生,因此,就小学英语歌曲教学而言,遵循次序性的原则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到教师的教学上,就是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切忌想一出是一出,更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意愿实施教学,而是应以学生为中心,科学进行歌曲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等。可以分阶段进行:在初始阶段,可以适当放低要求,做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一学就会就行;在中级阶段,可以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加一些词汇、语法知识等;在高级阶段,应注重歌曲教学的教育性,就是里面有涉及到基础知识,还要极富深刻含义。分阶段进行的过程其实就是循序渐进增强学生英语各项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才能充分体现出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有效性。
4.遵循针对性的原则与方法
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英语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让学生先弄明白歌曲到底在说些什么,有什么涵义,再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快速学会歌曲,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同时还要注重因材施教,师生之间一定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样才有助于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制定辅导方案。如:对于知识掌握程度较低的学生,要求他们会唱就行;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稍好的学生,既要让他们会唱,又要让他们掌握歌曲中涵盖的语法知识;对于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的学生,既要让他们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又要让他们有深层次地领悟,从中受到启发。不管是哪种程度的学生,教师都要做到包容、及时鼓励,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另外,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真正学会欣赏歌曲。知道歌曲中涉及了哪些英文知识,还知道歌曲的深层涵义及反映出的人生态度、精神等,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良好熏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其能真正实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尤其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如趣味性、简易性、次序性、针对性,其实就是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歌曲的优势,真正达到整体教学趣味高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虞俏俏. 用音樂来愉悦童心——浅谈英语歌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18):79-80.
[2]朱梅芳. 让我们一起拍起手来“唱”——浅谈小学英语歌曲辅助教学[J]. 希望月报:上, 2007(6):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