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2020-09-13于凤艳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于凤艳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带来巨大的改变。数学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及推理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较为陈旧,急需进行创新,以适应学生与新课改的要求。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分类号:G633.6

1.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的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导向,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海洋,这也是教学创新所要达到的目标。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可提供教学工具与方法,如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生动活泼的展示,为学生塑造传统课堂教学无法营造的情境,能够充分运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1.2丰富教材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

我国小学数学教材虽然都是教育专家经过不断的实践、理论研究所编著,符合当前教学所需,但是仍存在内容有限、表现形式单一的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信息技术首先丰富了教材知识体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整合网络资源,成为教材的辅助与补充。其次,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大大缩短了教学重难点学习的时间。传统教学需要教师一边写板书一遍进行教学,课堂的容量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电教手段,可提前制作课件,将内容解答思路等进行适时的呈现。

1.3推动小学数学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助推力,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稳定的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包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方法外,还要借助科学技术,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如网络课堂的引进,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等。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为学生与教师都提供了便利性,方便教师进行监督反馈,如在平台上布置作业,更新教学视频等,能够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2.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保障

2.1完善的信息系统

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是开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创新的前提,一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人力与物力,加大互联网系统的建设力度,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建立校内资源共享平台,推行教学软件,让信息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为师生互动提供保障。

2.2投入必要的信息化教学设备

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需要耗费较大的资金投入,每所学校可根据现实情况合理投入。如计算机、电子交互白板、投影仪、幻灯机等。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推行无纸化教学。另外,须校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计划,避免出現遗失、损坏的情况,做好设备的养护工作。定期对教师进行电教设备的培训,这也是保障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条件。另外,软件系统也要不断进行优化升级。

2.3营造科研创新的氛围

教学创新的主导者是教师,首先教师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教学中来。学校管理者要积极鼓励与奖励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科研,为教师营造科研氛围,搭建与优秀教师交流的平台。在校内的科研工作,可借助信息家属建立教学创新虚拟模式,对创新型教学模式进行预测,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3.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措施

3.1课前导入阶段

在课前导入阶段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信息技术发挥创新型、时效性。导入阶段是在一节课的开始时,抛出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如在进行“加法”教学时,教师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小猪佩奇》动画片中的一个片段,视频中小猪佩奇在玩小鸡快跑的游戏,首先在投影幕布上呈现一只小鸡孵化出来,随后又有第2只、第3只等。这个时候可向学生提问,小猪佩奇能追上几只小鸡。低年级段的孩子还只是数数,不少孩子直接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思路进行延伸,引出加法。课前预习阶段更适合高龄段的小学生,教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3.2课中导入阶段

课中导入阶段使用信息技术,主要为教学方法的创新。电教手段能够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针对高年龄段的小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教学重点与学习盲区。提前绘制的思维导图,分成若干方框,应用线路进行相互挂链,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学习成果,逐条显示在思维导图内,将重难点进行留白。信息技术在课中的导入还有多种方式,结合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微课、翻转课堂等。

3.3课后应用阶段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有纸化教学与批改作业。在课后可借助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可借助互联网即刻传输给教师,教师在线批改就可以,这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课中学习情况,而且让课后的互动更加便捷,打破了传统课程教学的局限性,也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后利用信息技术也是对教学的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数学学习体系,丰富数学知识面。

4.结语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加开放性、多元化,知识体系更加丰富。信息技术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辅助教学,发挥其优势,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教师是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角色,不仅要会使用这些设备,还要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再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呈现,教育的创新,对教师来说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金春霞.探究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0).

[2]陈建选.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10(5)

[3]郑久安;冀前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教学探索——以图形与几何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9)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