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字经》的德育渗透
2020-09-13闫慧丽
闫慧丽
摘要:《三字经》是我国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植根于传统国学文化,蕴含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方面内容,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家喻户晓、渊源流传。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它自南宋末年诞生后,就成为中国传统蒙学的翘楚,是一部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优秀国学经典,是极具代表性的蒙学教材,其内容含纳了中国道德文化的精要,对现在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当代学生有着深远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德育渗透 三字经 少年儿童
分类号:G623.2
《三字经》是我国经典的儿童启蒙读物,它植根于传统国学文化,蕴含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方面内容,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家喻户晓、渊源流传。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它自南宋末年诞生后,就成为中国传统蒙学的翘楚,是一部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优秀国学经典,极具代表性的蒙学教材,其内容含纳了中国道德文化的精要,对现在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当代学生有着深远的德育渗透,现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经典故事,激励学生培养自强不息的情操
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美德,并代代相传至今。
勤奋好学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三字经》借鉴历史上勤勉好学的范例,通过历史人物的嘉言懿行,为当今少年儿童树立学习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少年儿童立志追求、刻苦勤学、自强不息。如《三字经》中云:“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这就告诉我们以学识渊博乃好学不止而著称于世的孔子不耻下问,曾拜七岁的项襄为师的典故;又如宋代的赵普,虽官至中书令仍不忘苦读,手不释卷;西汉的路温舒虽家境贫寒仍自勉自强,无钱买书就以蒲叶代书。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公孙弘、车胤、孙康、朱买臣、李密等,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渗透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榜样教育价值。
2.历史故事,教育学生养成仁爱孝悌的美德
仁爱孝悌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道德情操。“孝悌”乃重中之重,乃之根本。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社会风尚,我们当今的少年儿童更应该从小培养。在《三字经》中这样写到:“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明确提出“首孝悌, 次见闻”, 并列举了许多典故,强调仁爱孝悌的重要性。如:东汉的黄香年仅九岁,他在冬天为父亲暖被褥,驱寒冷。虽然这一做法用在现代似乎已经不适用了,但其精神可嘉,他孝敬父母的美德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又如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我们要尊重兄长,关爱兄弟。再看看现如今,每个家庭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养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层出不穷,因为他们从小就不知道有“悌于长,宜先知”,因此当今少年儿童应从小学习《三字经》,从《三字经》中,明白对父母长辈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关爱,使仁爱孝悌这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使仁爱孝悌这一传统美德渗透于每个人的内心。
3.至理名言,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道德素养
《三字经》告诉我们:“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明确指出玉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礼仪,更不可能会成才。强调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如同在不断的雕刻自己那样,将人和玉进行对比分析就发现,其实人和玉是一样的,都需要经过精心地雕琢,才能成其美玉或者是成为一个品德兼优的人才。
如果能够从深层次的意思進行分析,可以从以下进行分析:一是雕琢自我,需要坚持和刻苦。坚持和刻苦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人总是会因为外界或者是自身的因素而影响对自我的一种雕琢,从而无法与自我对话而走得更远,所以玉器能够经受雕琢,自然是有心人的努力,不断的尝试、研究、反复,最终成为玉器的美;而人不学习,当然是不知道礼义廉耻,不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果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精心打磨,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不断朝着正确的的道路前行,即便是无法取得较大的成功,至少也能够成为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的人。
4.各司其职,教育学生要有责任和担当精神
《三字经》云:“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就是强调,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吐丝以供人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因此每个人一定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才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纵观这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自身职责和担当。可是现如今,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每个家庭只有一个或二个孩子,“小公主”、“小皇帝”们在自己的成长阶段能够明白自己的职责吗?答案一定是“NO!”,大部分的孩子通常是这样的:自己的书包需要妈妈来整理;自己的作业,需要家长监督才能完成;自己犯下的错误,需要家长去道歉等等,完全忘了这是自己的责任。因此,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运用《三字经》,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不断渗透,反复诵读和讲解,唤醒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新时代敢于奋斗、敢于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综上所述,《三字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是我们国学的精髓,是我们道德教育的标杆,我们一定要将它的精神和内涵代代相传,将它的经典故事、历史故事、至理名言代代传承,这不仅对新时代少年儿童良好德育培养还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辞海》对“蒙学”的解释。
[2]王晓霞,齐玉萍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