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

2020-09-13李金秀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思维语文教育

李金秀

摘要:语文是一种日常交际工具,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所以我认为语文学科的创新教育应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有独创性、新颖性,就会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关键字:教学观念 创新氛围 以情动人 联系生活

分类号:G623.23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发表了以“创新教育”为专题的演讲,提出开展创造教育活动,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中央第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可见,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也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培养创造性人才更是显得刻不容缓。

多年来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入了误区,教师教得死,学生按照老师设定的教学路子走,循规蹈矩,很少有想象和思维的空间,也很少看到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这里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积极进行创新教育,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做法。

1.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9年3月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当前,许多地方的语文教学还受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干扰,学生的认识受限于教师,教师的认识局限于教参,若是考试就屈服于“标准答案”。这无疑使语文教学 丧失了进行创新教育的功能,无怪乎语文教学陷入了低效率的境地而不能自拔。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想办法来激发学生思维,增强思维强度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我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尽力突出语文教学是一个创造思维过程的这一特征。

爱因斯坦说的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况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创造想象的能力。讲授文学作品时,教师不但要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描绘作品中的形象,使学生能通过想象再现文章所描写的人物和景物,更要给他们提供创造的机会。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和学生一起归纳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中心后,布置了一篇作文——《于勒来到了中国》,让学生们根据生活得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于勒到中国后受到人们关怀、照顾的情景。通过想象对比,学生们对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孰优孰劣,认识的特别透彻。

这样,通过长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想象力的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只有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个不断求知、思维、创造的过程,语文教学才可能真正以育人为根本。

2.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多角度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因此,营造良好的学生氛围,就成了激发学生创新的催化剂。因此,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成了激发学会说呢过创新的催化剂。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努力做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首先,老师要有一颗爱心,要用赏识的眼光来对待每一个学生。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师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才。不管学生现在成绩如何,长大后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会干得很出色。正如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的“家长的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写日记,能写长则长,能写短则短,让学生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这样合理的要求,九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会说呢过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其次,教师应充满激情,语文课文大多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或以理服人,有着丰富的情感内容。作为授课者,教师更应充满激情的对待每一节课,读课文讲课文,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流露出不同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赞或斥,不仅要像演员,演什么像什么,还要创造与课文内容一样的氛围,让学生充分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明白所讲的道理,从而受到启发,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掘写作素材,领悟人生真谛,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第三,依据课文进行再创造,体验创新的快乐。教材是载体,它担当着传授知识又培育人才的重担,因此,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的故事生动感人,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能激发人积极进取;有的品德高尚,忧国忧民,体现了博大的情怀;有的赋予了万物以深刻的哲理。不管这些文章是怎样的文质兼美,但如果没有学生深切的感知,没有引发学生的共鸣,它们不过是一些干巴巴的文学,无生机可言。所以在学生中,我适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再创造。如学了《白杨》一文后,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文中的孩子,长大了会做什么?”从而调整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改革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适应社会需要,跟上时代发展。

3.联系生活实际,在 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融入其他学科知识

“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这种观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小课堂,大语文。”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应把其他学科知识和社会知识适时地有效地融入语文课堂。如在教学说明文时,就要求我们把多种学科知识融入语文课堂。《压水井的原理》《保温瓶问什么保温》等涉及到有物理的知识;《青蛙的自述》会有生物学的理论;《请到我家来做客》会用到地理方面的知识,更别说思想品德了,思想品德本身和语文就有一脉相通的关系。生活中的很多道理,,思想品德学科中又有几个没有讲过呢?但学生们由于受传统学科教的影响,往往把语文同其他学科割裂开,没有把其他知识和语文联系起来,结果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综合创造能力。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教师能及时地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语文,在生活中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用语文,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尝试和思考,希望能和从事语文教学的同仁们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思维语文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