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戏剧化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
2020-09-13赵建红
赵建红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与理解,更应该从文化传承、审美鉴赏等更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以更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到古诗词的学习之中。为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这篇文章提出从戏剧化角度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戏剧化教学;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学生培养
新时期的小学古诗教学强调学生的深层理解,强调学生的文化传承,更强调让学生成为古诗词学习的主人。从这一视角出发对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展开探索,就需要教师从全新的理念着手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尝试。
一、戏剧化开展刁祥笋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向前推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强调从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从戏剧化人手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就使得小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明确了核心素养提升的全新路径。首先,将戏剧化模式融入到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古诗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古诗记忆与理解的畏难情绪。其次,从戏剧化角度开展小学古诗词教学,为学生的课堂参与提供了有效平台,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知、领会中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自已的理解与想象,在特定的情景中将古诗词中的意向、情感表达出来、表演出来,这对于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也是有着重要影响的。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古诗词表达出来,用自己的动作将古诗词诠释诠释出来,用适当的情境将古诗词展示出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新时期智慧课堂的构建而言,也都是值得尝试的。因此,我们认为从戏剧化人手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值得尝试的。
二、戏剧化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途径
那么,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中,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戏剧化教学模式,才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力,让古诗教学的魅力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我们认为从以下角度人手进行小学语文古诗戏剧化教学的探索是值得尝试的。
(一)挖掘戏剧化导入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导入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如果教师能够从戏剧化视角来挖掘教学导入的价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导入的参与中降低古诗词学习的畏难情绪,还可以使学生在观看中对戏剧、话剧、歌曲等艺术形式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先播放出重阳节的儿童歌i瑟,让学生在聆听中用耳朵搜索相关信息,在歌谣中去捕捉重阳节的节日习俗、节日特征……当教师以这样的教学导入环节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后,再从“重阳节”是哪一天?古代的人在重阳节的时候会有哪些活动等角度人手自然而然引导学生走进“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之中。
(二)探索戏剧化讲解价值,增强学生古诗理解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懂得古诗同所蕴含的情感是教师教学讲解的重点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是可以从戏剧化视角对学生进行引导来促进学生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与情感的把握的。我们依旧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为例,当学生在教学导入环节将“九月九”与“重阳节”建立联系后,懂得这首诗是在传统佳节到来之际所写,教师在逐一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的过程中,就可以将戏剧化的动作表情融合到这首古诗词的诗句之中,如将“独在异乡为异客”,就可以将身在他乡过节不能回家的思想之情、愁苦之情用动作和表情展示出来,并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联想,创设情境“疫情期间,你的父母身在北京工作,无法回家陪你过端午节”,让学生进行联想与想象。讲到“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则可以将插茱萸的动作与诗句的朗读结合在一起,让古诗词的教学充满戏剧化效果。
(三)展现戏剧化表达价值,捉进学生审美认知
從戏剧化开展小学古诗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邀请学生加入到戏剧化的创作与展示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古诗词学习的主人。为此在教师讲解完古诗词以后,就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以小组为单拉用自己的动作、表情甚至还可以配有服装道具将古诗以戏剧的形式展示出来。我们依旧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为例,当学生通过学习把握了这首诗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重阳节”编写课本剧,并通过“写剧本”“演剧本”将《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的节日故事、思乡情感以戏剧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总结
我们认为从戏剧化角度开展小学古诗教学将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更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戏剧表演之中,还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尊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婧,张建平.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及启发——以N市某小学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07).
[2]姜海龙.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微课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