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
2020-09-13平丽新
平丽新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是学生关健性时期,这时期的学生即将走进大学生活,步入社会,教育部门要更加注重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但是就目前教育状况来说,很多教师为了追求对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良好的德育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在学生的成长学习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的化,就会影响他们的成长,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困惑,特别是高中生处于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干扰,那么会学生留下终身的遗憾,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并寻求合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实效性
高中这个阶段是一个关键性阶段,决定着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各科成绩,让学生全方位发展,但是成绩的好坏并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加强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背负着学习的压力时,教师应该及时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减少在学习和生活中矛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增强高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满足国家对中学教育的要求
近些年,教育部门把素质教育作为核心,加强对中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为社会主义创建新型人才,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并将此工作加以落实,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国家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高度重视,并有着殷切的期望。
2.满足社会发展对中学教育的要求
现在的社会转型很快,在这个阶段最主要首要的目标就是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在思想上也更加的开放了,中国也受到了很多外界思想的影响,但是其中有一些思想是比较负面的,比如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负面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展开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及时将高中生负面的思想加扼杀在摇篮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增强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
1.创新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德育教育的模式也要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守生活德育的原则,不脱离现实。观察学生的心理特性,拟定出教学方案,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教师应该创新教学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发言,勇于表达,师生之间保持尊重友爱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2.教师要提升自我的修养
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中生,因此教师应该提升自我的专业修养,起到表率的作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德育教学。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
学生的主要学习阵地就是校园,校园的良好气氛决定着学生的发展,一所合格的学校不单单要有漂亮的建筑,还要有校园书香的氛围,学校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在校园惹眼的位置悬挂上横幅,用来警示学生要将学业放在首要位置,此外,学校还要针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并给相应的奖品,以激励学生更加刻苦地学习,同时也能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成绩优异的学生上台发言,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其他同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提升学习质量。
4.杜绝校园霸凌事件发生
近年来,校园霸凌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件事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校园应该加强对此事件的关注,杜绝校园霸凌的事件发生,之所有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外动向,察觉到异常,应该及时询向,或者找其他学生询问情况,有的学生觉得这样做会像是在打小报告,但是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他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告诉他们这是在帮助受到欺负的学生,给霸凌者相应的处罚,让他们认识到自已的过错。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单单是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难以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道德的内涵,但是要让学生经历一遍教材上的案例又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课本上的案例,还有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关于法律的课程时,对一些严肃的法律词汇,学生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如若坐视不理,久而久之,学生就对产生厌倦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制定相关策略,创新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将学生以小组方式分配,每组同学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将德育教育贯彻到实际的生活中。
三、总结
处于高中阶段,德育教育对学生起着关键性作用,一旦忽视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甚至会让学生悔恨一生,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地研究改进对德育教育的認识和理解,用创新的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德育教育的真正内涵,增强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用良好的精神面貌面对每一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汤加付.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8).
[2]周洵.浅谈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J].亚太教育,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