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020-09-13张思权
张思权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实施,中学生的德育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家对于中学生德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成为现阶段中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工作,体育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德育渗透其中并发挥思政价值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学体育;德育教育;渗透教育
分类号:G633.96
1、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是中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技能和经进行德育教育的场所,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德育教育是由教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向学生潜移默化施加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1]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且身体处于发育的关键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促进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及身体素质的提高。中学时期的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凸显其特殊性,通过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具有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以及思想道德的培育作用。因此,做好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工作极为重要。
对于学校教学的德育工作,学生观念的转变是渗透德育强大的阻碍,现代西方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造就了学生的享乐和利己,特别是中学生之间存于非道德论,这对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接班人具有极大威胁。因此,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新时期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思政教育渗透于中学各个学科的要求,更是体育教学适应于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需充分借助体育教学对德育教育的特殊作用,迎合素质教育要求,积极把德育渗透至中学体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
2、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现阶段的中学教学中,首先就教学目标而言,普遍采用的是“三维式”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学体育教学以完成学生运动知识、技能以及對体育的热爱等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地位微乎其微。各中学的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往往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略德育教育,绩效性的考核评价使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效果不佳。教学目标指导着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现实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显现不足。传统课堂教师主导已经扎根于中学教学,以说教传授式为主的德育教育制约着学生主体性的价值发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压制,从而不利于落实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最后就是教学评价考核方面,中学体育对学生的考核内容并没有涉及德育教育,考核方式也仅仅停留在动作技能的重复和模拟。因此,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仅仅处于从属地位,教学目标也缺乏指导性,课程考核评价更为涉及德育内容。尽管新课标与素质教育对于中学体育渗透德育提出了诸多要求,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严重阻碍了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3]对于中学生而言,德育教育的开展有利于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更有利于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3、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
3.1教学目标上明确德育作用
体育教育是系统性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一个系统性规划。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制定系统性的教学计划,通过适合受教育者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目标,最后以考核评价来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拟定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师从提升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出发,加以德育教育渗透来提升道德素质。教学效果的不同是出于备课时拟定的教育目标不同,中学体育教师应该从提升体育能力、培养道德素质的角度思考,制定精当的教学目标,以此来安排系统性的教学环节,选择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有的放矢,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3.2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开展体育教学和渗透德育的主要活动过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开展具有合作性、纪律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并在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团队合作性的活动,引导学生个体如何更高地融入群体之中,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于中学生而言,每个个体都是特别的存在,他们具有自己的爱好特点和兴趣特长,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在充分了解把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德育教学,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切实保障德育教育的合理性与有效性。[4]中学体育教学还能辅之以教材、器材来开展。教师要善于开发教材与德育相契合的内容,这样可以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跑步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中学生已经对枯燥的长跑活动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开展有趣味性的活动来锻炼韧性和耐性,并告知学生体育是有效提高意志力的活动,让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积极性和投入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通过案例分析来讲述体育活动的价值所在,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学生的体育态度,从而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和品质。
3.3教学考核中融入德育教育
教学考核是检验学生达到教学效果的手段。传统的体育教师往往利用期中、期末的考试来评价学生。但中学生体育能力水平层次不一,学生存在严重的差异性,因此考核评价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体育教师在教学考核中尊重学生的特殊性,理解中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其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其综合能力素质。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教师要以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价尺度,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度与之相适宜的量度和难度,从他们学习态度和锻炼强度来加以引导,树立其自信心和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在体育工作中担任提高学生规则纪律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意志品质的责任。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参与体育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考核学生遵守的体育精神意识,进而保障体育运动的公平有序,让中学生成长为具有坚强意志品质、道德情操与纪律素养兼备的人才。
4、结语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积极将德育教育融入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考核评价上摒弃传统的单一式考核。作为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在转变观念、提升教学能力、把握德育教育特点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进而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丹,王媛,何幸儒.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9):137-138+59.
[2]王长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59-60.
[3]王世芳.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探索与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8):84.
[4] 廉东旭,王柳丝,刘泽明.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10):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