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与教学减负工作
2020-09-13红霞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让学生具备核心素养,英语课程教学应当摆脱以往教师讲解占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听课的模式,通过教学减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自主思考、深入探究、实践应用的机会,切实帮助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文从精心设计英语教案、规范英语教材编制、创新英语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总结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英语教学减负工作经验。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课程;减负;教学评价
1 基于学生学习诉求精心设计教案
教案是英语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掌控课堂节奏的重要参考。英语教师在课前编制教案时,一方面要基于教材内容,尽量将所有的知识点全部包含到教案之中,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且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方法,通过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课上师生之间尽量使用英语交流,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课上增设中西方文化对比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又能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借助于这些精心编制的优质教案,让课堂氛围也变得更加活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也相对较轻,无论是英语知识的掌握,还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2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编研英语教材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着重强调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方面。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可以让学生较为熟练的记忆句型、语法等知识,但是不利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养成,也很难从中掌握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等学习能力。因此,学校方面应抽调一些骨干教师,组成英语教材编研小组,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综合学习能力等方面,在现行英语教材的基础上,编研校本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同时,为了减轻教学压力和课业负担,还需要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例如,尝试增加英语活动课的数量,在英语活动课上可以组织开展英语辩论会,或是英语话剧表演,英语诗歌朗诵等等。这样既不影响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又可以减轻学习负担,让学生逐渐具备了英语核心素养。
3 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教学减负工作不仅仅是让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以减轻,更重要的是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理负担。实际上,由于当前英语课程教学中,卷面考试仍然是主要的评价方式。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下,造成了许多学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成绩,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背诵单词、句型、语法,机械式的英语学习,既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从培育核心素养的视角,为了让学生逐渐的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全面的学习能力,必须要从创新教学评价模式上人手,为教学减负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将核心素养中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品格等,纳人到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当中。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代替以往单一的评价指标。在新的评价模式下,学生的考试压力、课业负担都会相应的减轻,教学减负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4 基于信息技术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无论是在教学减负方面,还是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均发挥了显著的优势。对于教学减负工作来说,近年来兴起的mooc、微课,以及最近出现的网络直播课等一系列的新型教学模式,让英语教师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移动终端、互联网,随时随地的完成教学工作,而不必像以前一样局限于课堂之上。这样一来,教学负担得以减轻,并且互联网上海量的知识资源、课件素材,让英语教师可以制作优质的课件,提升了教学质量。从学生角度来说,除了课上学习外,还可以基于移动设备,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的学习,学习压力也明显的减轻。另外,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英语教学模式,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监督,对于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教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减负工作,也要重视和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5 结语
基于“既作为课程与评价设计、实施的技术诉求,又是教育目的与学习结果的重要中介”的核心素养,以与学生英语课业负担密切相关的英语课程与教学为切入点,来审视英语课业负担问题,有计划地管制学生英语课业负担、丰富学生英语课业内容、预留学生英语课业选择空间、匡正学生英语课业价值旨趣,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繁重课业中解放出来,才能在寬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下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曲琳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现代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J].当代教研论丛,2018(07):114+116.
[2]罗建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减负增效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2017(11):57-57.
作者简介
红霞(1988.08-),女,内蒙古人,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