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2020-09-13王勤

速读·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王勤

摘要: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可以将教师在课堂中讲述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将其具体化,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技能。在当前,高中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是很成熟,因此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思维模式,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培养高中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本文中,将会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分组实验、鼓励物理实验创新、课后活动实验这些方面来探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物理在我国高中理科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基本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主要以听课为主,教师将重点知识写在备课本上,在上课时阐述出来,学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没有时间去思考,这种教学形式毕竟单一,长期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都是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步骤进行模仿实验,这完全是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是机械的进行实验,但是想要科学的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就必须要改变现在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结台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深人理解,并且将理论运用到实验中去,物理和生活其实是息息相关的,因此物理教师要将生活和物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我国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学生往往是模仿教师的实验步骤,完全属于复制粘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已经被固定,没有创新能力。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对此创新和改变,根据课本中的内容来设计相关的实验,并且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讲述。科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科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应用于生活,因此物理的科学实验是离不开生活的。

学校的物理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寻找实验的正确、科学的方式,并且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验中去,来检验方法是否正确,不仅是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当然学生在给出相关实验方法时,教师需要仔细查看,确定不会伤害到学生的安全,才允许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比如,在学生学习《螺旋探测器》时,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自行收集相关素材,比如水杯、直尺等,将收集的材料拼接成一个完成的螺旋器,并且将它的长度测量出来。学生可以在室外进行试飞,来检测螺旋探测器可以飞行最高的米数。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训核心素养。

二、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学生的脑海里已经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量,但是这不代表学生的物理基本概念已经形成了,学生只有亲自去接触物理的规律,才能将对物理的想法运用转换成为物理相关观念。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准仑学习,使学生可以由传统的被动学习变成新课改环境下的主动学习,帮助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物理知识理解得更加深人,自身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观念,从而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种方式就要要求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观察它的现象,自主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在做实验时,学生会将之前做过的实验与之进行联系起来,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对实验进行反复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鼓励物理实验创新

高中物理知识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面非常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合适的方式来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对实验进行创新,以科学的方式来创新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实验的规则。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是基础内容,物理的实验创新教学的基础是核心素养。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物理实验不仅仅是可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和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应用能力,提高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比如,教师在教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内容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在本项环节中,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实验材料,学生准备其他实验材料,准确齐全后,根据自己的研究或者是小組司论后得出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进行实验,针对实验的结果,教师可以进行点评,对于成功完成实验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以适当的奖励和表扬,高中生其实也是具有很强的荣誉感,有竞争,才能动力。

四、课后活动实验

学生进行物理实验不应该仅仅只是局限于课堂,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物理教师不能将每一个实验都向学生展示出来。所以教师可以将一些较为简单,并且没有危险的实验留给学生课后进行实操,学生自主完成,当学生在课后进行实验时,学生会自己去研究实验的步骤和方法,需要对物理理论知识深入研究,制定可行性方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去,检验理论知识的实用性,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是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提高学生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核心素养,并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亚云.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55-156.

[2]左运锋.基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9(03):326.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