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园班本课程下美术创新的初步探究
2020-09-13王顺雅
王顺雅
摘要:我国对于幼儿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大力发展,改革创新,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幼儿园班本课程下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科学的美术艺术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的审美认知能力,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幼儿的美术素养,不断拓宽幼儿的视野,引导他们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幼儿园班本课程;美术创新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展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而让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并对美术活动进行创新能够体现班本课程的特定价值。对美术活动的创新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 在班本课程设置中创造情境游戏,让美术与体验情感相结合
在班本课程中设置创造性美术课程开展游戏的主要意义对幼儿来说就是要提供给他们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空间,让幼儿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步发展,最大程度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简单来说幼儿园创造情境游戏就是指要创设适宜的情景化学习环境,与音乐或故事结合,让幼儿在课程多元化整合与情境创设相结合的游戏氛围中体验愉快有趣的情感,形成对课程目标与事物的初步感知与认识,提升幼儿想象性思维的能力。例如在开展班本课程《兔子》中,教师可在室内放人各种兔子玩偶,用故事与实物创设情境,让小朋友们在“兔子的家”中体验情境,激发幼儿天性的探索与创造。创设情境游戏,让幼儿美术创造与体验情感相结合,让幼儿的感知觉得到发挥的同时感受到了美术的趣味性。
2 在班本课程设置中营造生活化美术教学环境
对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师还应该主动为幼儿营造一个生活化的美术教学环境,让美术教育真正的回归生活。首先,在班本课程中,教师应该从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人手,由于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一般都在固定的教室中进行,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教师中增加一些装饰,带领幼儿动手制作一些具有新意的艺术品,并将其中较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营造出艺术的环境与氛围,同时在艺术氛围中融人生活气息。其次,教师不应该受到教室教学的局限,还应该带领幼儿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领略更加广阔的世界。比如教师可以在开展动物形象的认知与绘画课程时,不仅使用动物的突破作为参考,同时还可以带领幼儿去到动物园近距离对动物的形象与特征进行观察,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绘画形象的认知,从而丰富自己的视野,提高作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3 在班本课程中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動的组织与设计
首先,在班本课程中设置结合幼儿的全面发展,设计美术教育活动目标。例如在大班绘画活动《桃花开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目标。引导幼儿掌握用手指点画的技能,并能表现大小不同的桃花,培养其想象与创造能力,同时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保持画纸、桌面清洁。在目标的引导下,孩子能够从认知、能力以及情感的角度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师也能够在教育活动中有的放矢,确保孩子更好地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其次,丰富美术教育活动资源,拓展孩子活动参与范围。例如在中班美术主题活动“花花绿绿的糖纸”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鼓励孩子从生活中收集创作资源,并发挥想象,通过剪切、粘贴等操作,形成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教师可以引入绘本资源,鼓励孩子根据绘本故事进行创作,此外,自然资源、生活用品、玩具等能够成为美术活动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善于开发,以引导孩子用美术的眼光观察、探索世界。最后,结合孩子的不同年龄段设计不同的实践方式,因材施教。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以孩子为出发点,凡是能够吸引孩子探索与思考,激发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材料均引入到活动中来,但是相同的材料的应用方式应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进行调整,确保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能够在材料的启发下主动参与,并能够根据自己的探索与想象拓宽美术表达空间,以保证美术教育活动方案的可行性。
4 在班本课程中设置观察与感知游戏,让美术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在班本课程中设置创造性美术课程开展游戏的主要目的对幼儿来说就是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注意力,在幼儿的观察与经验累积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所以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或肢体动作进行引导便于幼儿仔细观察事物的本身与感知事物的属性,从而进行一些从实际情况出发又不拘泥于某一个特征的美术创作。感知经验与体验是幼儿艺术再现与创造的源泉,生活与情感结合的作品才是生动与有价值的。因此,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提高其感知经验、体验与认知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教师进行班本课程中《纸》的创作活动,可在活动开始之前将各类型的纸带人班级,然后让幼儿通过触碰、揉、捏、撕等活动来观察感知纸的特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纸、体验纸乐趣等感知活动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此活动之上再用语言引导幼儿通过以往看到的与上课中所接触到的纸所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创造出一副副新鲜有趣的画作。在班本课程中进行观察与感知游戏,让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中学习,在观察与感知游戏和生活经验结合中掌握方法。
5 在班本课程中设置发挥想象力游戏,让美术与创新意识相结合
在班本课程设置创造性美术课程中开展游戏的主要价值对幼儿来说就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通过大胆想象与自由发挥创造美术作品。这样的游戏可以调高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避免作品单一化与局限于老师的启发引导。在创作过程中添加一些幼儿对于自已作品的创意内容理解,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意愿添加幼儿喜欢与想要的素材。例如教师在进行班本课程中《排球》的创作时,教师只需给幼儿拿出材料排球,其他部分由幼儿自由进行想象与自主创作,最后完善出整幅作品以后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及创作思路。此类型美术创作游戏,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以幼儿为主体开展了美术活动。在想象的过程中创造美术线索,最终用幼儿自身意愿来活灵活现的展现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6 在班本课程中实现美术课程专题化
在幼儿美术艺术教育实践中,整体优化幼儿的美术素养,不断提升幼儿的美术认知能力,教师应该注重整体优化美术课程设计,积极实现美术课程的专题化、板块化。在班本课程中幼儿美术艺术教育实践中,现阶段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零散和混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制约着幼儿的美术素养。为综合性优
化幼儿的美术素养,教师可以就某一内容来进行专题设计,以此来实现板块化教学,综合性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
7 在班本课程中设置多元智能开发游戏,美术与多领域内容整合
在班本课程中设置多元智能开发美术课程游戏的主要内涵对幼儿来说就是摈弃幼儿在美术创造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以及教师忽视幼儿的需要和学习特点、引導方法较单一等问题。《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也就是说我们要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将五大领域相结合,通过领域整合与遵循整合学习观点,建立美术课程,从而发展与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项发展技能。例如教师在设置班本课程中《春天》的创作时,可从儿歌、故事、科学探索、社会认知等多领域结合教育,让内容相互整合、形成一个整体,让幼儿在进行美术活动的同时与各领域课程相互结合获得的认知经验的基础与形成有机联系,推动艺术表达创造的同时促使幼儿全面发展。让幼儿美术与多领域内容整合,让幼儿在视觉空间、语言表达、观察探索、拓展等多种智能同时得到发展与提升。
8 在班本课程中选择生活化美术教学材料
在班本课程中设置,回归生活的幼儿园美术教学重点还在于美术材料的开发,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使用不同的材料开展绘画活动,这样不仅能够丰富作品的类型,同时还能够开拓幼儿的思想。首先,教师可以开发大自然的素材,利用生活中易得的树叶、石头、花瓣等材料进行绘画创作。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资源进行创作,丰富其灵感。最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幼儿使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进行绘画艺术创作,让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够提升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
9 结语
很多时候幼儿的各种能力都是通过游戏得到的,这也是让班本课程与美术游戏相结合的作用所在。帮助幼儿开发创造性思维与整理幼儿生活经验才能启发幼儿创新的意识与各项能力得到提升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晓梅.以游戏为载体改善幼儿美术活动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239.
[2]阮桂香.实践教学目标实现幼儿美术教育创新[J].贵州教育,2009(11):28-29.
[3]薛彦平.学习陶行知思想,指导幼儿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