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村小应试习作教学初探
2020-09-13冉显莲
冉显莲
摘要: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习作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在应试教育之下,我们在一些地方还能看到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违背了现代社会提出的独特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转变 村小 习作教学 初探
分类号:G623.24
今年我县一名骨干老师送课下乡,内容是上一节作文修改课,可是到了几所村小,想从孩子们原来写的作文中,好中差的选几本作文,作为作文修改的范本,可让我们惊奇的发现,全班根本就很难找到好中差的作文,孩子们的作文好像都写得“好”,并且还发现孩子们描写四景物的句子,用在描写校园行,描写家乡行,描写一次游记也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明白,这是典型的應试习作下的产物。我们不能否定村小教师做了多大的努力,才教出这样的好作文,但这种抹杀孩子习作个性的作文却让我深深地忧虑起来。现代社会,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象了,我从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建议:
1.应试习作产生的根源,道出村小语文老师的苦。
应试习作的产生根源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村小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即使有家长在家的,也忙这忙那,没时间,愿意辅导的,家长的辅导能力也很薄弱,导致学生的听写生字,复习课文,预习课文等都得在学校。加之有的孩童离家远,到校又迟,面对这样的情况,想让孩子有县城孩子的学业成绩,简直比登天还难。二是来自于上级领导检测教师教学成果的的压力,评职晋级的压力,大家都知道,中高年级要想孩子的学业成绩好,必须阅读和习作好,而习作更是拉开学业好坏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砝码。然而村小的孩子上了四五年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写不了多少个字,更谈不上谋篇布局,用词精当了。由此可见,我们对村小的语文老师的教学无可非议,我们要做的是彻底改变习作的评价标准。而不是仅停留在培训上和上公开课上,这对村小的习作教学无疑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2.改变对村小的习作评价。
2.1 降低对学生习作字数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将第三学段中关于习作字数的要求作了修改,将《实验稿》中"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改为"习作要有一定的 速度"。可见,新课程标准已经对字数没做要求了,可是通过我们发现,有的评卷老师一看学生的习作字数不够,马上就打了个不及格的分数,弄得孩子们为了凑数,东拼西凑,把一篇能够写通顺的文章,整得几不像。 弄得我们的老师为了让孩子多写几行字,不得不给学生们教绝招。
2.2 强调个性作文,淡化谋篇布局。
《新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年段的孩子提出了不同的习作要求,中年级习作强调“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 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实际上已经弱化了谋篇布局,而强调孩子把自己想表达的用自己想用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习作教学的实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好作文基础,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但是,我们不难看到,有相当一部分阅卷老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新课程要求,或者受到传统作文评价的定势作用的影响,仍然把谋篇布局看得很重要,弄得老师们为了孩子们的作文得高分,这儿找开头,那儿找结尾,硬生生的塞给孩子。不仅抹杀了孩子的个性,也让孩子们渐渐对习作产生了畏惧心理。
2.3 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意愿。
新课程对中年级的习作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受的内容写清楚”,由此可见,这就是好作文的标准。一个从孩子视觉里观察到的东西,富有童真童趣的事物,总是让我们忍俊不禁,有个孩子在写《堆雪人》一文中,介绍几个孩童在雪地里堆雪人的情景,用玉米根当鼻子,用玉米须当胡子,戴上用玉米秆编成的帽子,尽管没有什么好词佳句,也没有雕琢的谋篇布局,整个作文也没多少字,但我认为这就是好作文,他写的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啊!一个孩子,在《妈妈》一文中写道:我好想早点过年,因为过年妈妈就要回来,我有妈妈了。”这句简单朴实的话表达了孩子最质朴最纯真的情感,难道这不是好作文吗?我们真的还需要用很多条条框框去衡量去评价村小孩子的习作这儿不够简练,那儿没有好词好句吗?
2.4 教育的引领者务必以实际行动打消老师们的担忧和质疑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比用学生地书面考试来考评教师教育业绩的方法,于是老师们担心了,万一改卷子的老师还是按照习惯改习作,那不是亏大了吗?的确如此,所以务必保证在习作评改时把新的评价制度落到实处。所以希望相关的领导给老师们,尤其是评改作文的老师有个细致地可操作地评前培训,如果没按照要求来改作文,是要受相应的处罚的,这样让评卷老师,绷紧一根弦,也让一线的语文老师放心。我想长此以往,新课程标准会真正的深入人心。
2.5 定期开展习作比赛,引领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好的习作。
近几年,课堂内外杂志每年举办一次创新作文大赛,我们不难看到,优秀的小作者并不一定都在那些名校,一些不知名的小学也飞出了金凤凰。2015年我带女儿到重庆大学参加高中组的创新作文复赛,意外地遇到来自家乡的一名年轻女老师,带领两名孩子参加小学组的复赛,她告诉我,我们那个县城只有四名名同学进入复赛,而他们那所村小就有两名同学参赛,看到那个美丽的女老师自豪的表情,我心里也暖暖的。也想起曾经在村小时指导的一名孩子参加县里面的决赛,获得了一等奖,并且校长高兴地告诉我,我指导的那个学生是排在一等奖的最前面。由此看来,多举办这样的习作赛事,对老师们来说,是多大的鼓舞啊。
评价是一种导向,只有有正确的评价,我们才能引导孩子正确习作,摒弃老师们应试习作下的无奈和彷徨,让我们为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的下一代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