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德 以德育人
2020-09-13叶有升
叶有升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美的修养,发展审美能力,使青少年身心更加完美。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人才,使受教育者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美育和德育都有各自的优点所在,将德育和美进行相融合,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德育说教模式,使得学生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美育;德育;培养;中学生
德、智、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几个方面。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长期以来,一些学校普遍忽视德育,更不重视智育和美育。认为美育是“空任务”,德育是“软任务”,智育是“硬任务”,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已经渗透进广大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何用手机来开辟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内容和形式,如何用美的途径来实现“以美育德,以德育人”的目标就成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大问题了。
一、用手机美育来接近德育的想发是可行的
现在的手机互联网是如此的发达,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其中,乐在其中,也痛在其中。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们的吃穿住用行购物娱乐,几乎每样离不开网络。对于现代的人来说,闲暇的时间看手机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的常态。而随着手机媒体影响越来越大,其美育功能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关注,试图开辟出移动审美教育的新方式,随时随地滋养人们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手机美育作为一种开放、互动、包容的美育方式,进而为德育开辟了崭新领域。美育作为外部性和工具性的存在应用于德育,使德育以美的形式呈现,在理性和感性交融并存中,将人培育成为“完整的人”。在中学生的德育过程中,生硬的灌输和空洞的说教往往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也往往无美感可言。席勒认为“知性启蒙不能脱离人的感性现实,因为必须经过心灵才能打开通向头脑的道路”,也正如朱光潜所说,“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导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悦性,做起”中学生作为时代的“网络原住民”,更需要以手机为终端“以美触德”。利用智能手机的先进技术把最优秀最经典的文艺作品作为“美的材料”,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游戏等文本、音视频形式,在“美的情感”的浸染中感受各种美的事物。同时将道德规范和晦涩难懂的德育知识寄予到美的道德形象L,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所以“以美触德”能够使学生们在审美的自由中架构起健康人格。
二、以美育触德育主体当有作为
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们完善品格,荡涤心胸,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美育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审美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低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同样人们如果要欣赏瑰丽的大自然的美,欣赏、迫求社会生活的美,探求人们心灵美的奥秘,就需要有相应的感受能力。美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审美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和提高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
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首先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教育,主要是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加深理解,它偏重于说理,并要求人们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美育主要是靠美的形象打动人,把思想品德教育富于美育之中,心美引善,使人在效仿榜样的潜移默化之中实现道德教育,使人乐善好为,美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手机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兴媒体,恰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和功能,使手机成为融合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大德育”工具,构建“以学校德育为主导,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三元互动的“大德育”体系。以智能手机为工具平台,合理运用各种美的形象来感染和影响孩子,利用家庭生活中每一件细小的事情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在美感的浸染中觸发孩子审美素养的提升和道德情感的养成。因此,在家庭德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手机德育情境性的特点与功能,在现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融合中对学生进行人品、人格教育,构建孩子的审美化人格,使其成长为情趣高雅、品德高尚的人。因此,要充分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打造更优质的德育平台,让学生在更为广阔且充满美感的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并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智能手机时代,“以美触德”已经成为德育改革的新方法和新手段,具有无限的空间和价值,以手机为终端的“以美育德,以德育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是对现代德育内容与形式的探索、补充,如何开展好并提高手机德育实效,还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研究者携起手来,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莱文森.何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7.
[2]张建.手掌上的风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35-36.
[3]张建,陈本友.以手机为终端的“互联网+”移动美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7,35(05):109-116+16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