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腿俯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0-09-13吴显荣周海敏黄洁莹陈柳妍彭伟洁李彩基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6期
关键词:肾镜肾结石体位

吴显荣,周海敏,黄洁莹,陈柳妍,彭伟洁,李彩基

(茂名市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广东 茂名 525031)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影响,日渐缺乏的运动锻炼、不健康的饮食节律,使得肾结石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肾结石在泌尿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发病率约为2~3%,治疗结石的方法现已有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碎石和输尿管软镜碎石。经皮肾镜手术PCNL以微创取石、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少和清石率高等特点,成为了治疗的主要方法[1]。传统PCNL多采取截石位加俯卧位,但不可控因素过多,导致病患的手术风险增大。本文将以分腿俯卧位PCNL与传统俯卧位PCNL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其应用及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理论

经皮肾镜手术主要以卧位为主,此体位创造了良好的操作术野,且给患者较为舒适的术中体姿,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力。而卧位以俯卧位为主,俯卧位包括传统俯卧位、分腿俯卧位等,除此之外还有仰卧位、侧卧位、劈腿改良侧卧位等多种不同的改良体位。本文主要以分腿俯卧位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1.1 分腿俯卧位

术前,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插管全麻麻醉,将患者臀部下移,使其超出手术床下半板边缘,双腿自然分开与水平位夹角20°~30°,翻转患者置分腿俯卧位。然后进行肾穿刺,穿刺针进入肾盏后置斑马导丝,逐渐扩张皮肾,建立经皮肾镜PCNL工作通道,连接电子影像系统,使用激光或超声或气压弹道碎石。?碎石完毕后顺行放置双J管,留置肾造瘘管。术后复查超声以及尿路平片[1]。

1.1.2 传统俯卧位

术前,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插管全麻麻醉,先行截石位,于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后将患者翻转至传统俯卧位,于患者双肾下方放置软垫。其余操作同分腿俯卧位。

1.1.3 优缺点导论

与分腿俯卧位PCNL治疗法相比,传统俯卧位需在麻醉后,先行截石位后将患者翻转至俯卧位,其他手术过程均相同。传统的体位变换,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更大的手术风险。术中,患者的体位改变会由于地心引力,导致血液分布变化,触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2],导致胸腹腔内脏器对呼吸和循环系统产生压力变化,以至于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心律变化、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部分结石碎片漂入输尿管,造成再次损伤。

1.2 数据分析

选取我院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患者共47例,排除特殊情况的标准,其余随机抽取。选取观察组(分腿俯卧位PCNL)24例,对照组(传统俯卧位PCNL)23例,通过SPSS24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 表示。基本分析指标如下表1。根据手术指标的手术时间、建立通道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得出评分表2。

表1 基本数据分析报告

表2 围术期基本指标比较

SPSS 24的基本分析报告中,组号“1”代表观察组,即分腿俯卧位PCNL;组号“2”代表对照组,即传统俯卧位PCNL。从表1中可以发现,平均手术时间,观察组的评价时间为68.75min,远小于对照组中的85.596min。以相同指标对比,观察组在建立通道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情况等皆优于对照组。

从表2中可以发现,手术时间与建立通道时间的渐近显著性均大于5%,因此,在基本的手术指标中,所采用的病例数据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数据有可研究的价值。而在结石清除率中,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5.8%,优于对照组的91.3%;对比两者的再次手术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的数据接近为观察组的两倍,证明观察组更加能减少对病患的再次损伤。

2 结 果

2.1 术中应用效果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医学文献资料,显示分腿俯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优点如下:

(1)简化手术流程

分腿俯卧体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本就具备着操作简单的特点,只需要一次性安置体位。而且,分腿俯卧位也可以进行输尿管的逆行插管,免除了在摆放截石位时患者因体位改变而造成的医源性损伤风险和减少手术工作量。根据24例观察组数据与23例对照组数据对比,分腿俯卧位PCNL比传统俯卧位PCNL的平均手术时间少近17分钟。

(2)拓宽手术操作空间

分腿俯卧位将患者的经皮肾穿刺的区域充分暴露出来,腰部以下均在手术床的明显区域。而且鉴于无需更换体位,医疗设备的摆放可以更有序,医护人员的手术操作得到一定的延伸。

(3)减少手术风险

在经皮肾镜手术中,患者的肾脏会随呼吸而节律运动。分腿俯卧位则使得肾脏呼吸下降的范围变大,提供了足够的穿刺空间从而降低损伤发生率。从手术出血量数据对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

(4)提高患者术中耐受力

手术中不适的体位会影响患者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导致呼吸变换、血液循环被压制、神经系统受触动等。如铸型肾结石这种操作较复杂、临床并发症较多的患者,更容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而分腿俯卧位较于传统俯卧位,虽亦有体位压抑,但一次性的体位安置,能令代偿能力较低的患者,更好的避免了血管、神经、骨骼等部位的损伤,提高术中患者的舒适度,继而提高术中的耐受力[3]。

2.2 术外应用效果

(1) 患者心理

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决于患者对病情的看法,受手术操作流程以及手术风险的影响。由于分腿俯卧位的可引导性,患者术前可进行体位训练。术前系统训练,既能让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严谨产生相应的信任,又减少传统俯卧式对未知的体位改变的担忧,继而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而在术前体位训练过程中,伦国泰[4]认为对患者的体位护理,也具备着增强患者耐受力的作用。他所选取的154例病患中,接受系统性的体位护理干预的体位综合征发生率仅为9.09%,远低于常规术中护理的29.87%。

(3) 技术成熟

经皮肾镜手术在目前固然是需要遵循系统,但分腿俯卧位作为泌尿科肾结石手术治疗中的新体位,它的应用会相应地解决一些老旧问题,如体位反复翻转、患者翻转出血等,也会产生不可知的新问题,继而演变出新的解决方案,对目前的分腿俯卧位进行再优化。分腿俯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的推广应用,可以理解为医疗技术的不断优化,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试验、实践、优化、成熟的技术应用价值。

3 讨 论

分腿俯卧位虽然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潜在弊端。例如文中所述的铸型肾结石患者,它病程长、合并感染率高,而且取石难、并发症多,即使减少了体位变换,但出现心律过缓、血压下降等体位综合征的概率仍比较高[5]。因此,对于特殊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变化,协助体位安置,加强术中体位护理。另外,一些较为复杂的肾结石,例如多发肾盂及肾盏结石、完全鹿角型结石等,为了提高清石率,经皮肾镜手术会建立双通道或多通道,与体位结合所产生的情况便会更加复杂,也会增加术中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分腿俯卧位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并未能完美地应对各类病情,仍需要术者与护理人员临床应用时的仔细应对。

4 结 论

随着微创技术的精进,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经皮肾镜手术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分腿俯卧位PCNL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已经取得了更好的技术适应度,以其简化手术流程、拓宽手术空间、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术中的耐受力等优点,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和临床推广。分腿俯卧位PCNL的应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医疗效果上,还体现在患者心理层面上,从一定的程度上加强了医患联系,减少医患问题的发生。因此,分腿俯卧位PCNL更多的潜在价值在于医疗技术的推动和创新。医疗技术虽有规章可循,但也要不断发展,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新的解决办法,形成新的技术系统规范,在完善与演变中,不断推陈出新。

猜你喜欢

肾镜肾结石体位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喝矿泉水不会加重肾结石
甜饮料
——肾结石
常喝甜饮料易患肾结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