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的创作特点
2020-09-12陈凯琪
陈凯琪
摘要:在贝多芬尚未完成Op.106降B大调之前,他自己认为这首奏呜曲是最伟大的作品,即使是他创作了如此之多的交响樂乃至其他的钢琴作品,这部作品在他的o中还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贝多芬称它是“有猛烈而巨大的思想,发展最完全者”。纵观贝多芬一生所创作的许多奏呜曲,就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所需要的精力而言,《热情》奏呜曲这部作品是比其他作品在练习弹奏时更需要加倍的卖力的一首作品,此作品发挥了最大的效果,具有性格的表现和完整的技术,绝对称得上是伟大的音乐。以下是通过对这部奏呜曲的创作特点的分析,希望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和启迪。
关键词:贝多芬;《热情》奏呜曲;创作特点
一、贝多芬生平简述
众所周知,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最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之一。被世人称作“乐圣”。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在创作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及才华,还有他那不屈的,骄傲的性格。在创作方面最著名的就是他那32首被称为“新约圣经”的钢琴奏鸣曲集。在读到车尔尼的回忆录里,有一段文字这样说到:贝多芬作曲的时间并不一定,完全看他的喜好,上午、下午、清晨、夜晚,总之他随时充满了创意,有时候突然在三更半夜情感涌现,便起床以钢琴弹奏和声,以脚打拍子或者高声唱歌,往往使别人无法入睡,说到唱歌,贝多芬的歌声却是出乎意外的刺耳。还有一段回忆录说到:贝多芬一向的习惯是一边弹钢琴一边作曲,若某个地方觉得别扭而不顺畅,他便一再的弹琴,经过数次的订正直到满意为止,耳聋之后对于作曲工作有如何大的影响,这是我们不难想象的,后期的钢琴奏鸣曲之艰难的作曲手法,敏锐的不协和音,或者像贝多芬自己认为的,缺少一贯性流畅、舍弃古老形式等,再都是因耳聋而无法听到琴音的缘故。这些都给我们刻画出贝多芬那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形象。
二、《热情》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热情》奏鸣曲创作于1804年,1804这一年,拿破仑加冕成为法国皇帝,并开始了欧洲的征讨,在这之前,贝多芬是非常的崇拜拿破仑的,但是,当拿破仑称帝时,拿破仑在他心中的英雄形象荡然无存,因此贝多芬还把献给拿破仑的英雄交响曲给撕毁了,所以热情就创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加上这一时期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的一个时期,他的英雄性和宏伟巨大的乐思以及形式在这一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部作品的音乐形象大致同莎士比亚创作的作品中的悲剧有相似的地方,都表现出人类在面对巨大的矛盾以及困难时都能不屈不挠的去抗争,也隐含了对于战争年代,人们对生活的疾苦表现出的不满与愤怒,所以,《热情》这首奏鸣曲蕴含了悲剧性但是也有对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英雄性。
三、《热情》奏鸣曲的创作手法分析
该奏鸣曲每一乐章的曲式结构都非常严谨,内容也非常丰富。三个乐章的曲式结构各不相同。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为奏鸣曲式,以f小调为主调式。第二乐章的曲式结构是变奏曲式,以降D大调为主调式。第三乐章又回到了奏鸣曲式,以f小调为主调式。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结构非常的宏大,呈示部的主题以附点加十六分音符的形式构成。第一主题结束后,有两个主题同时出现。它们分别是变奏的重复乐句和两次重复的片段。而展开部则是以呈示部的主题发展而来的。再现部则是在不同的调性和主题上进行结束。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版,速度不太快,此乐章,以变奏手法为主,寂静且孤独,充满了高尚感,没有段落而直接连接过渡到了第三乐章。第三乐章已连续的十六分音符下行开始的音乐,急促、敏锐、激烈过后,到第8小节才开始出现主题,此后,一直保持快速而均匀的十六分音符跑动,并由小调转到同主音大调后又转向原调,同时,在变调时也产生了第二主题,并在发展部引入了新的材料。这部作品的尾声也是富有特点的,用急板的速度,强烈的力度起伏,快速跑动的音阶把全乐曲推向了一个新高潮,在短暂的高潮后结束全乐章。一般而言,贝多芬的音乐不适合年少之弹奏,包括所谓的天才少年少女在内,对于他们而言,贝多芬的音乐演奏起来不仅十分辛苦,也毫无意义。这就比如应该不会有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小小年纪便阅读莎士比亚的作品吧,这两者之间的道理乃是相同的。精神年龄到达某种程度,理解能力和感觉能力开始发达的人——已经具备长久而正确的钢琴训练,能够纯属地弹奏克莱曼第、莫扎特、杜塞克、克拉马等人的现代作品——换言之,具有相当才能的人才能够了解并演奏贝多芬的音乐。
结语
《热情》奏鸣曲这部作品虽然及其具有悲剧性,但它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沮丧和失望,相反的是,它却使人们感到更加的振奋、更加的坚强,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那样: “在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里,再也找不到像这样如此凌厉的音乐。”贝多芬的每首乐曲都有它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也极致的发挥出了钢琴的丰富音色与特点,使人们沉浸在他美妙的音乐中,因为贝多芬也写了许多的交响乐,所以他的奏鸣曲不仅仅是简单的奏鸣曲而已,这里面蕴含了丰富的交响性思维,可以说是一部部伟大的交响乐作品的缩影。所以他的三十二部奏鸣曲也被称为“新约圣经”。而《热情》奏鸣曲也是这些伟大的三十二首奏鸣曲之一,这部优秀的作品应当被我们反复的去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弹奏,更是要学习里面这部作品所带给人们精神上的触动和号召力,这些用生命谱写的乐章虽然已经过了好几个世纪,但是仍然能经久不衰,被许许多多的钢琴爱好者追捧,是因为能让人感到震撼,回味无穷,收到很大的激励以及备受感动。整体来说,这部作品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它带给人们的是热情与激昂、勇敢与坚强、兴奋与希望。所以,笔者认为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对学习钢琴者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你会从中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思佳,浅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晚期创作特征[J]通俗歌曲,2016,(01).
[2]刘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赏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