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导学案的设计初探
2020-09-12张素梅
张素梅
摘要:在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机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导学案的实施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良性发展,它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导学案梳理教材知识点内容,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构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并进行学习反思。在导学案的帮助下,学生们能够明白学习目标、找到学习方法,指导学习不断进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导学设计自主学习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用导学案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那么,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的导学案呢?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
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设计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潜移化。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与要求及注意事项
1、导学案的设计的总体要求: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基本要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备、小组任务、时间安排、课堂检测等内容要考虑到层次,考虑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要设置选做题、思考题,“扶优扶强”。
2、导学案设计的原则: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3、导学案设计的具体要求: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导学案与一般教案、讲义的区别:不能把“导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更不能直接照搬教辅资料。
导学案的设计一般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
4、导学案设计的注意事项:导学案中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在学案设计中要考虑学生是主角,通过学案创造“人人都思考、人人都参与”的机会,还课堂于学生,且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导学案问题要有坡度,要考虑每个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导学案要突出交互参与,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有序、良性的循环,共享信息资源,以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的结合。
三、导学案设计的立足点
1、课前预习,导学过程———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以大声朗读可以默读,形式不拘,不过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查阅教材、有关资料、工具书;也可同桌讨论,完成学案中的自学内容;还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带着导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2、课堂交流,合作探究———立足于学生的多元思维。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既要有难度,又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同时做到尊重学生的多元思维和个性化理解。
3、课堂检测,巩固所学———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文本学习要点采用“课堂反馈练习”进行巩固,看“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导学案的最大特色,改变了我们过去课堂是只讲不练,效果未知的课堂特点。但是在检测题的设计上,不仅要把握知识要点,落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
4、拓展探究,课外延伸———立足于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的拓展点要凸现探究学习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等等。课后的延伸,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创新。
四、导学案的基本结构
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包括:课时数、课题名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2、学习准备。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落实、学习方法指导、课文写作背景、课文内容自主阅读理解。
3、自主学习。主要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答案基本上在课文中能够找到,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够帮助學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合作探究,与课文有关的一些比较难一点核心的问题。要注重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这类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5、巩固拓展,能够巩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注重题型和提问的方式变化多样,或找与课文有关或有密切关系的美文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以上是我结合多年来的课改实验进行的一些总结。当然,课改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新的困惑和问题仍然会出现。只要我们坚定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革不断摸索和探求,在课改中解放思想,不保守;求真务实,不花哨;面对困难,不回避;逐步完善,不停步。我坚信,我们一定会在课改的道路上看到最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郝琦蕾:“学案导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年06期。
[2]容中逵:学案导学的三重判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08期。
[3]陈红星:践行“学案导学”的收获与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