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可行性探索
2020-09-12李茜
李茜
摘 要:本文从动机、技能两大方面,从个体、社会、结构三个层面,依据影响行为的六大因素,探讨了对教材编辑工作方式和内容转型升级的可能性。文中结合作者的具体工作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影响行为 六大因素 数字化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642.3;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1
教材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归根结底是作者和编辑合作的结果。作为一名数学教材编辑,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作者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系统地对工作方式和内容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并最终形成产品,是本文关注的主要内容。
Kerry Patterson在Change Anything一书中分析了影响个体行为的六个主要因素,从这六大因素出发对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可以避免单一归因的陷阱,从而对个体行为做出合理的选择和改变。
根据以上六大因素,下面具体讨论教材编辑工作方式和内容转型升级的可能性。
一、个体动机
近年来,随着MOOC等在线教育模式的蓬勃發展,国内的众多高校也开始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大规模在线教育平台也为这一转变提供了支持。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各类在线教育模式得到了更充分和广泛的开发和应用。
同时,随着教学层次的进一步细化,许多院校在教学改革中,根据学校定位的转变,大幅删减了数学基础课的学时,导致课时内教师仅能教授最基本的知识点,这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为学生学习其他后续相关课程带来了困难,“适用”和“够用”间很难取得平衡。经过调研发现,各校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式,例如通过增加课外学时或者额外的上机实习来达到教学目的。在这样的形势下,面对这类高校的教材也很难再沿用传统的内容全覆盖的纸质形式,而必须突破传统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出更有效的教学资源,用更丰富的手段更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二、个体技能
整个编辑工作基本上就是制定计划、执行、根据反馈进行调整的过程。为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编辑应该突破传统思维,全方位地重新审视选题策划、编辑加工以及宣传推广等过程。以下从选题策划和整体设计两个方面做重点说明。
1.选题策划
在目前通常的选题策划中,编辑对书稿前期的编写过程参与较少,主要只是向作者提供书稿的编写规范。如何更多地参与到书稿的前期编写中去是提高编辑工作主动性的首要问题。因此我们正尝试在书稿新编或修订时至少办一次组稿或者修订会,时间为半天或一天,编辑参加。从几次组稿的最终结果看,书稿质量基本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2.整体设计
数学的传统教材内容形式都比较单一,基本都是平装、单色,书稿内容没有质量问题就可以排版印刷了,并没有进行过多设计。提高编辑的个人技能就不能再满足于书稿的内容质量合格,在形式上也应该有些突破。
例如版式设计,不再局限于内容的直接呈现,可以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整体设计。尤其在篇首页、章首页等处从内容和设计上都可以有新的突破。再如插图设计,数学的插图相对简单,一般都是点线图形。在不增加印刷成本的基础上,可以对图形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图1中将去心邻域的黑白图加上渐变灰度,就可明显提高图形的质感。
在积分过程的演示中从传统图形样式到立体彩图的转变(图2),提高了图形的生动性。这样的彩图虽然并不一定能印刷到每一本教材中,但是作为相应的资源放到网上是可行的。
对作者提供的教材配套PPT,除了对内容进行编辑加工,对PPT模版也可以进行重新设计。
在形式上的提升是对内容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编辑技能的考验,在这样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这里不再赘述。
三、 社会动机
在线课程、直播等知识传播方式的流行,对教材资源的建设也有积极地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师愿意用摄像头录制授课片段,不愿出镜的老师也可以采用录屏、录音等形式呈现教学精华。图3就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网上呈现的资源形式,几分钟的录屏讲解重要的实例,用手写板代替黑板进行在线的课堂重现。这样的方式灵活多变,老师利用个人电脑及手写板即可完成。
这些多样的形式极大地开拓了编辑的视野,让传统的编辑工作有了丰富的新内涵,促使编辑不断地学习提高。
四、社会技能
很多想法仅靠编辑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更重要是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并依靠数字研发部门最终实现。下面是我们探索的几种模式。
1.纸质教材与课程网站结合
纸质教材的内容相对固定,课程网站上的资源则可以根据教学情况不断丰富、更新,这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参与到教材的长期建设中来的重要方式。
2.纸质教材与基于移动终端的资源展示结合
这一模式非常适合资源内容短小的教材,读者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进行碎片化阅读。缺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频繁使用手机,可能会分散注意力。
3.数字教材
这一方式非常适合以文字为主,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丰富的教材呈现。对数学文化类教材我们做了一点尝试,突破了读者对传统数学教材死板的印象。但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方式的局限性,例如对公式编辑工具的依赖,使得教材电子化过程对不同平台适应性较差。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数学类电子教材基本还是以pdf格式呈现,公式也多以图片形式插入,与正文的互动性较差。
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媒体形式、互动模式和阅读方式的数字教材模式还在探索中。
五、结构动机
通过对教材内容和形式的改造,编辑在打造教材的过程中与作者获得了共鸣,取得了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先机,对于稳定教材的市场占有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教材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使得纸质教材变“薄”了。例如传统的文科类高等数学教材大概需要300页左右的篇幅,数字化改造后纸质教材仅有200多页,降低了纸质印刷的成本。但是课程内容并未因此减少,课程网站上配有的预习导引、释疑解难、拓展阅读等内容多达几十处,知识种类更加丰富。另外,网站上的习题与解答、提高用的典型例题、应用案例等内容可以方便地及时更新,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教材具有不可复制性,也成功地避免了教材的同质化,有利于教材的长期建设。
六、结构技能
以上是从影响行为的六大因素分析的转变编辑工作方式和内容的可能性以及编辑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情况。通过工作方式的转变,已经形成了一些转型升级的数字化产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不会停止的,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在探索的道路上就能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