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APP在汽车维修技术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2020-09-12陈文聪

中文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运用

摘 要:手机APP为打破刻板、沉闷的汽车专业教学提供了一条渠道。本文主要论述了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覆盖、移动通行网络的铺设、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不少的人都自愿地加入了另外的一个族群“低头族”,而学生则成为这一组群的主力军。在上课前学生们低着头,在课堂上学生们低着头,在下课后学生们还是低着头。在他们看来手机比老师的课堂有趣多了。长期的低头习惯让同学们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差。现在老师有了一个很重大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学生们抬起头来学习。接下来就以汽车维修技术基础课程为例讲述手机APP在课堂上的运用。

关键词:手机APP教学 汽车维修技术基础 课堂整合 运用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1

一、智能手机对于学生学习的优缺点

1.智能手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不利影响

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学生对于手机的持有率高达100%,也就是说现在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台手机,在这些手机中智能手机的占比高达98%。有部分同学手上有两台甚至三台智能手机。同时也有关于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该调查显示学生使用手机学习只占38%,上网聊天玩游戏占了47%。还有调查显示38%的学生表示手机会影响上课效果,26%的学生表示上课会偷偷地玩手机。上面的调查表明智能手机对于上课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例如:在汽车维修技术的理论课程时,有可能会涉及汽车维修的原则、步骤、维修方法。当讲述这些內容时学生们会觉得这些内容会比较枯燥、沉闷,这时候有部分同学就会偷偷地拿出手机在桌底下玩或者聊天,这样就会对学生本身的学习效果和课堂纪律有着不好的影响。当然,手机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因为沉迷手机游戏经常玩手机玩到凌晨,这样就造成了他们的睡眠时间不够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更有甚者由于长期玩手机导致视力下降更为严重的会出现眼睛失明的情况。

2.智能手机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便利条件

当然智能手机不仅仅给学生带来的是不良影响,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也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制造便利条件。学生不愿意上课是大部分原因是课堂枯燥沉闷,那么我们可以用手机APP制造一些游戏化教学手段。通过手机游戏化教学可以活化教学氛围,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率。大家千万不能小看这个手机APP它虽然小但是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微课、ppt、视频、动画等添加到里面去,同学们可以通过手机APP自行地去查看课堂的知识点进行复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课堂上运用手机APP进行教学可以和学生进行及时地沟通,当同学们在上课时听不明白时可以在APP上提交,而老师通过APP教师端汇及时总出最多的问题进行解答,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交互性了。例如:在汽车维修基础实操课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现在教师可以利用手机APP将自己上课需要操作的内容录下来。在实操课上课时学生可以一边看着视频一边操作。其余的学生也可以在还没轮到自己操作的时候先自行观看视频这样就可以对实操的项目有更大的把握。

二、手机APP的使用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已经实现由培养“政治人”“经济人”向人格健全的“全面人”的转变,使我国教育体现了鲜明的人本特征。以人为本也就成了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基础。现在我们的教学理念已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了。在我们选用手机APP是也必须遵循这样的理念,手机APP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吸收知识,更专注地听教师讲课。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使手机APP辅助我们的教学。

2.方便灵活的原则

我曾经试过下载好几款手机APP进行教学,但是有些手机APP的使用效果并不好。首先有些手机APP的下载对手机的配置要求比较高,而我们的学生现在还是一个消费者他们的手机配置并不能满足这些手机APP的要求,这就使这类型的手机APP无法在课堂上广泛使用。另外还有些手机APP下载后在运用某些功能是需要进行收费,这样的手机APP也是不能够使用的。教师上课选用的手机APP界面应该是简单明了的,能够方便同学们的使用的。在某款手机APP上有个较好的设定,就是学生可以升级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给予学生一定的经验值,学生获得这些经验值后可以进行升级。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

3.便于掌控的原则

在课堂上使用手机APP有个比较大的问题,教师不知道学生究竟是在做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是在用手机玩游戏。例如:在汽车维修实操课程上,老师讲拆装视频放置在手机APP上后让学生们自行光看。学生们有可能认真观看,当然也有可能趁机拿手机出来玩游戏。现在的手机APP主要是让教师在教师端放置教学APP、视频、动画等,并不能监控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我们上计算机课程时科任老师可以通过教师机来控制下面的学生机。那么我们的手机APP是否也有这种功能呢?有个名叫“袋鼠家”的手机APP有着类似的功能,教师可以结合着两种手机APP来控制以上问题。

三、手机APP在教学活动中的设计

1.手机APP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

教学过程分课前、课中、课后,在这三个阶段我们应该怎样使用手机APP进行辅助呢?汽车维修基础的实操课主要是对进行汽车维修项目的主要部件、维修工具进行识别。在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仪进行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这一项目中我们针对上面的教学过程三个阶段可以这样进行设计。

通过课前预习的阶段,学生对下一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哪些地方懂了,哪些地方没看懂,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在听课时会轻松地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样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把老师预先录制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操作方法视频在手机APP上进行共享,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⑴写下汽车故障诊断仪操作步骤;⑵写下你对操作汽车故障诊断仪的疑惑之处;⑶写下你对操作汽车故障诊断仪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操作汽车故障诊断仪的大致流程,在课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以及练习。通过同学们的答案老师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反馈,知道在上课时侧重点在哪些地方,学生有可能犯错点在哪些地方等。让学生定下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操课的上课阶段主要是让同学们进行实操以及对同学们进行纠错的阶段。这一阶段老师的讲授理论知识的时间不需要太长只需要把汽车故障诊断仪实操的步骤进行清楚的讲授即可。在同学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工,由两个同学进行故障诊断的操作以及故障码、故障现象的记录,由另一个同学对这两个同学的操作过程进行视频的拍摄,其余的学生可以观看教师的操作视频。通过轮换让每个同学都能进行实操并填写工作页。最后要求同学们根据组内成员的表现上交一个他们认为拍摄最好的一个操作视频至手机APP,并对各成员进行互评、自评。在这一阶段老师主要起到的是引导、辅助、纠错、总结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操作过程不仅學习到汽车故障诊断仪的操作方法还可以学习到合作、拍摄等技巧。

教学过程的课后阶段是最后的一个阶段,也是老师的反思、学生的复习阶段。这一阶段教师可以上手机APP的教师端口观看学生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操作视频,对视频中出小的错误点进行记录以便在下次课集中纠错,可以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奖励手机APP的经验值,要求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操作视频并进行评价。学生可以上手机APP观看、评价其他小组的汽车故障诊断仪操作视频,回答是否满意本节课表现;是否达成自己的预定目标等问题。教师、学生通过自我的反思、总结可以是自己在往后做得更加的好。

2.手机APP在教学资源上的设计

从广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从狭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后援系统。

手机APP需要的教学资源有哪些呢?⑴课堂工作页:工作页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阶段设定的问题;上课阶段学生需要操作的项目、回答的问题、相对应的图片、小组成员的自评表、互评表等;课后复习阶段设定的问题、小组间的互评表等。⑵上课用的PPT:PPT主要是让学生在操作时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⑶上课用视频:视频是教师常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同学们可以通过反复地观看视频来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但在上传视频时教师们应注意一个问题视频时间不能太长,学生对于时间较长的视频并不感兴趣。教师上传的视频应该具备短、小、精的特点。视频可以由教师亲自制作或者上网收集优秀的微课视频进行教学。

结语

手机在大部分教师的眼里是课堂有序进行的障碍物,所以大部分的教师在上课前都会要求学生把手机上交。但是俗话说得好:“堵不如疏”,教师其实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把手机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令学生更加专注于学习,专心于学业。手机APP的运用给广大的教师们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郝萍萍,王秀花.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移动终端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40):18.

[2]王畅.手机APP在高校游戏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33⑴:84-86.

[3]卢雄,李俊卿.中学生手机依赖学校干预的研究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⑷:81-84.

作者简介:陈文聪(1990.06—)男,汉,广东广州人,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中专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汽车制造与维修。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