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2020-09-12顾蒋骋

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酒香学识美貌

作者自画

顾蒋骋者,姑苏人士也。心性旷达,娴于辞令,博闻强识。骋之少时,恣肆无忌,尝将十数之众,法淮阴之术,背水而阵,欲勉其志。怎奈“敌”多且壮,众皆四散。于是骋孤立无援,境界危恶,“敌”皆辱之,掷之水中,狼狈甚矣。既进学,因家母故,嗜书文,常流连书斋以自娱,少小顽性,渐趋微矣。

骋今成年矣。入学以来,古今典籍,中外名著,可谓“尽入彀中矣”。读《苏东坡传》,慕子瞻遗世独立之超然;观《三国演义》,叹浪花淘尽英雄之悲壮;览《远大前程》,明物欲横流绅士之真理;阅《一九八四》,思强权之下自由之道义。凡观书,不提要钩玄则不继;凡阅读,非有所思悟则不已。

观骋之人,非有邹忌昳丽之形,亦无卫玠玉润之貌。行于道,昂首阔步,有类佛印袒胸露乳,从心而行之概。自以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而拘浩然之气尔。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续诗品·尚识》中有这样一句话:“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能领之,方能中鹄。”揭示了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得到发挥;没有学识来指导人生,人生就会丧失方向的道理。这句话放之于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也同样成立。而在如今,学识的含义范围已不单单局限于知识,推而广之,才华已然成为衡量一个人学识的重要表征。因此,古人要谋出路,必先丰其学识;今人要谋发展,必先展其才华。

丹尼尔·哈默米肖曾提出美貌经济学的概念,他秉持颜值优先原则,认为外形出众的员工更容易获得高收入和晋升机会。不少公司或员工也深谙其中门道,为美化形象做种种改善和投资。但他们忽略了一个前提,即他们片面解读了美貌经济学的定义:美貌经济学是指集美貌、健康、智慧于一体,并帮助公司创造更多效益和价值。也就是说,颜值是建立在健康与智慧基础上的,如果一味地追求颜值而忽视内在才华的培养,自己枉费心机,只能是一个“花瓶”,且已经丧失了因才华缺失在同层次继续生存的资格,只能滑落到更低的层次,反而得不偿失。

也有人会提出异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包装一下自己,又怎能在诸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呢?事实上,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前提是酒本身得香醇,即“腹有诗书”才是“气自华”的根本。从哲学角度来看,才华是主要矛盾,而颜值居于次位,只有依靠才华入门,颜值才能派上作用,价值才能有体现的契机。毕竟业务能力才是推动一个公司发展的基础,用如今网络上的话来说,就是“好看又不能当饭吃”。

此外,《华尔街日报》也曾提出:美貌是一种随时间变化的贬值资产,而才华会随着自我阅历的提升,呈指数增长。换句话说,依靠美貌建立起来的职位或产业往往“红颜薄命”,且美貌的人一般都会被赋予较高的期望值,如果因才华与美貌不配位而达不到期望值,倚仗美貌的资本公司也许不会将你下放,但也绝不会将你抬升。这是相对平稳的时期,也是相當危险的时期,因为公司在等待一个才貌配位的人,一旦此人出现,“卷铺盖走人”的命运也就板上钉钉了。因此,不管员工是以怎样的方式取得职位的,他们都必须充实其才华,来巩固自己的位置,即以指数级上升的才华资本来取代日益贬值的美貌资本。

因此,“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唯有充实才华,才能在社会剧变的浪潮中不被淹没,继而使自己射出漂亮的一箭,命中你所希冀的那一只“鸿鹄”。

(指导老师:黄广翔)

创作感言:

议论文的写作关键在论证,而论证力度在于抓准论题所涉及的一些现实矛盾。在拙文中,我将“日益贬值的美貌资本”与“指数级上升的才华资本”作为冲突点,来增强论证的现实针对性,又在“破立结合”中提升论战效果。为文时,批判意识很重要。对立思想的碰撞,论辩色彩的点染,对论证的严密性起着不错的补充。在拙文中,“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段,就采用了辩答的方式,以对立观点的提出和解决来强化论证,以防观点偏颇。

此外,思维的发散性必将影响文章的气场、格局。对于“美貌经济”,我从人想到企业,想到《华尔街日报》的言论,进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才华的重要性做深入思辨,再以袁枚的名言呼应开头作结,力图呈现出一定的思想张力。

猜你喜欢

酒香学识美貌
古法酒香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迷恋夏日酒香
美貌催眠
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高校教师自我学习的方向探究
论美貌
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论美貌
美妙的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