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功利主义的断想
2020-09-12王滕坤
作者自画
王滕坤,笔名如铭,取意为“如果铭记”。热爱风声和雨水,眷恋春色与土地,痴情于晚灯、夜航和岛屿。心系世间所有可爱的心灵,在更温柔更充满热忱的路上奋进。坚信着,温柔是人性永远无法抗拒的强大力量。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贤唯德,能服于人。”关于道德,刘备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类身为个体,全盘否定功利主义,去追求完美道德,在现代追求更高幸福标准的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相对美德而言的义务论,主张追求最大幸福的功利主义的应用,常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具有更大的选择趋向性。集体性的人类生活使功利主义成为关于道德的哲学,我们的直觉试图回答自身关于“我应当做什么”这样的问题,而“应当”意指道德上是正确的。
1.浅谈当代以直播打赏为代表的社会现象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娱乐行业随互联网的发展而呈葳蕤之势,在直播领域,我们看得到富家子弟一掷千金,也不乏新闻报道某少年打赏主播花光家中积蓄,这或许就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普遍现象:花钱买“幸福”。而这类幸福的持有者常常伴有某种“瘾君子”的特质。有媒体报道,一14岁初三男孩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为打赏游戏女主播偷看母亲支付密码,趁其繁忙偷偷转账,把父母十年艰辛攒下的16万元挥霍一空。“一句谢谢,么么哒,就让我有了存在感”,这是小男孩在接受采访时说的话。这样类似性质的例子时有报道,孩童的幸福感扭曲或许能用身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作为借口,但成年人却不可苟同。
由于功利主义是道德的,那么谋用他人钱财,同啃老一样在社会中是受到谴责的、不符合道德的行为,其本身违背了功利主义符合道德的出发点,和偷窃、“温和的”抢劫并无本质区别。而如果自给自足,用凭借自身能力赚取到的财富去打赏,那么于功利主义而言——无论是崇尚直觉的规则功利主义还是趋于判定的选择功利主义——行为最终所造成的后果及影响是评判最大幸福的唯一标准。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举虽并未违背道德,却不是谋取最大幸福的方式。
有两处是我们可以抉择的:第一是自我约束,拒绝观看直播,把时间投用于能为我们谋取最大幸福的事情上去,为未来拼搏。第二是观看直播的时候杜绝或者减少打赏的行为。在无法判断何为最大幸福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打发时间或者放松身心。黑尔认为,道德判断应具有压倒性,即“意识薄弱”便是多重原则相冲突的时候,在冲突原则不是生存原则等必需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应该遵循道德原则。当知道某件事容易上瘾,且有损自身长远幸福的“意识薄弱”时刻,我们应当主观上遵循道德原则,从而避免对自身长远幸福的削减。
2.关于个人欲求的讨论
如果遵循功利主义的前提是符合道德,我们就应该明确违法犯罪是摒弃幸福的做法。然而违法犯罪的人只是极少数,想要满足自身欲求的普通人多还是有心无胆。广受赞同的双层功利主义认为,道德判断是具有指令性的。当说出“应当”“必须”“正确”“错误”“好”“坏”等词的时候,如果我们赞成,就应照做,这也正应了刘备的那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行为功利主义的选择方式,即我们的一切选择都是权衡利弊的结果——你想要学吉他,但需要时间、金钱、努力,你对音乐也并不擅长,而学它的目的仅限于展示自我和陶冶情操,所以认为自己应当把精力投入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另一类的情况是我们深切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去减肥,肥胖的身体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外貌、体魄甚至人际交往,可我们常因懒惰和不够自律而不了了之。
在边沁看来,人的幸福是可以被虚拟量化的,而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量化——权衡利弊之后,我们就应当做出对自己整体幸福感提升最大的举措,如充足地学习、适当地休息、对人际关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对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进行培育。生活中没有白来的幸福,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样,华夏乃至世界人民已经用无数实例证明了这一点。当然个人抉择也要结合个人性格、观念等因素加以个人分析,最终做自认为正确的事,不能因为眼前微小的幸福放弃更多更大的幸福。
3.关于社会和个人
在中国,我们能享受到良好的治安,九年的义务教育、便民的医保等一系列政策,而这也是我们和当代社会基本的关联。更深层更根本的关联则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师长、友人、亲戚之间的情感才是人与社会的纽带。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通过调研对幸福有如下结论:“所有靠物质支撑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会随着物质的离去而离去。只有心灵的淡定宁静,继而产生的身心愉悦,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必定有其情感支撑,而身边人的幸福反过来回馈于本体,使其获得持续的幸福。通过对边沁话语的解读,不难发现,虽然这种行为从根本上讲是利己的,但是本体把利他的举动作为己身的幸福本就是达到自身情感欲求最高目的最有效途径。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给予许多的关怀,而我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人性的善。我们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许多恶事,但这并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他人从善意出发的基本观念。从边沁的功利主义来看,正因为我们接受了许多陌生人的善,才促成我们在如何做一个更好的人这条正确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如果没有了这种善,我们在生活中接受了更多的恶,那么我们自身的幸福感也会削减。我们应该去多多传扬社会上的善,以此感染他人,朝善的方向发展,社会也将回馈我们更多的善,最终使我们的心灵达到最大幸福。由此看来,边沁的思想实际上与穆勒是相似乃至趋同的。
4.有关功利主义对个人幸福的影响
首先,必须肯定个人欲求,“自爱,沉稳,而后爱人”,作家亦舒的名言告诉我们,必须重视个人欲求,但是要建立在功利主义符合道德的前提下——只有更好地发展自身,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而这种欲求的满足,应当以正当的道德判断为根基,做出正确的积极向善的选择,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通过对自身的理性管理来达成自身的合理欲求。
而无论身处何地,身居何位,我们都应当对社会的善抱有足够的敬意。只有提升自身的同时带动他人提升,弘扬社会美德,才可以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促进自身最大幸福的实现。而类似于奉献精神、志愿精神、责任意识等社会弘扬的正能量,正是关于提高自身幸福最好的表达,既能增多社会回馈于自身的善,也能从中获得情感的满足。
我们的直觉试图回答自身关于“我应当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正如上述论断——向善的符合道德的、能够获得真正长远的最大幸福的举动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中国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常把功利主义混淆为对金钱权势的追捧,歪曲了这本属于道德哲学范畴的观念,将世人与环境带离正轨。应当肯定,选择正确的功利主义,通过培养自律等美好品质满足个人的适当欲求,并由此提升自己,通過奉献精神、责任意识等将自身的善传达给社会,最终将会收获真正的最大幸福。
(指导老师:李 宁)
创作感言:
“已经记不得自己写过多少毫无营养的文章了。”这是我曾对一位友人说的话。权衡几个作文题目,我对“功利与幸福”这一话题情有独钟。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营养的话题,它让我欣然提笔,愿意为此运思行文,努力写出自认为真正有营养的文章来。
行文之际,我也在思忖,何谓营养之文?我想,此种文章应该具有文化性、思想性和启发性,应该能够表达出对自我、对世界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考和认识。“个人功利”是值得追求的,可付诸努力的路途又有几人能够行得通畅?在我看来,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应该写出真正能够催人奋进、使人认识到幸福生活本质的文章,于是这一篇《关于功利主义的断想》便应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