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我领悟
2020-09-12汪国应
汪国应
摘 要:当前课堂学习中存在着三种现象:以部分优秀生的思维替代全体学生的思维,以部分优秀生的学习进度替代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长期担任着“旁观者”的角色。仔细反思这三种现象,需要我们的教学慢下来,让学生慢慢感悟,要顺应孩子的认知结构建立规律,要尊重孩子理解数学的思维习惯,要把握孩子已有经验来寻求共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我领悟,从而达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欲言又止;自我感悟;故设阶梯;全面感悟
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因此,作为教师往往想看到课堂能够“热热闹闹”,教师的一个提问马上能得到学生的回答。那么,在课堂气氛活跃的背后大多数学生得到了什么呢?有些教师总喜欢过早地把自己的思维传递给学生;有些教师总喜欢最先指名优秀学生发言,然后问全班学生“有没有其他想法”。
数学课堂不能只顾表面热闹,数学课堂应该快慢结合、张弛有度,需要让学生慢节奏去思考,慢节奏去自我领悟。
一、教学片段分析
1. 教学片段一:匆忙“放手”,感悟目标看似简单实则较难
教学伊始。
师:12和18的因数分别有哪些?
生:12的因数有1、2、3、4、6、12,18的因数有1、2、3、6、9、18。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动态形成了板书,见图1)
师:12的因数写在左边的椭圆里,18的因数写在右边的椭圆里,你能把12和18公有的因数写在中间重叠的部分里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形成了图2)
孩子们还没有充分地去了解、思考,教师就根据几个爱发言的学生的意见形成了板书,暂停了其他学生的思维。
思考: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我领悟,必须要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作为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有充分考虑,要明确探究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清晰的探究任务。上面的教学活动,很显然教师没有做到这些,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自我领悟半途而废。
2. 教学片段二:“呼应”优秀生,大多数学生自我领悟没有深入
教师根据个别学生的回答很快形成了图3的板书,似乎很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生1:中间部分是12和18的公因数,把重复的擦去就行了。
师:你真棒!
生2:从中间看,12和18的公因数是1、2、3、6,其中最大的是6,所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就是6。
师:回答正确!
思考:教师的“尾随”打消了其他学生的思维活动,抹杀了学生的“比较”和“找”的过程,其结果只能导致更多学生在课堂上不经思考地“尾随”。
3. 教学片段三:止于当观众,不少学生似懂非懂
练习阶段,教师出示了这样一组练习。
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和4 6和9 5和10
9和8 9和12 14和7
9和18 8和18 20和15
在学生练习得出答案后,教师要求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很快数学课代表扬起了小手:“我发现的规律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相邻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师:对!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来用这个规律吧!
课堂上留下的,只有老师希望结论得到应用的期待,大部分学生似懂非懂地照搬,学困生更是一脸茫然……
思考:从表面上看这节课气氛热烈,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实际上呢?有多少学生跟上了课堂节奏,跟上了老师的引导?整堂课,以部分优秀生的思维替代全体学生的思维,以部分优秀生的学习进度替代全体学生的学习进度。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担任着“观众”的角色,大部分学生都处于一知半解,正在思考的学生也停止了思考,准备思考的学生干脆就不去动脑了——反正结果出来了,记住结论就行了。经常这样将使这部分学生在思维上容易产生懈怠和钝化,难以在课堂上积极地开动脑筋,最终必将导致这部分学生丧失学生的主动性。
二、评析与深思
所以,我们要耐下性子,要静下心來,要学着放慢课堂节奏,要遵循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读懂孩子的思维,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要把握孩子已有经验去探究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让孩子自己去慢慢领悟。
1. 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给孩子足够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自我领悟
在学生的教学活动、思维交流、探究成果展示等环节,教师绝不能以少数优秀学生代替全体学生,快节奏一闪而过,而需要适当调控,该慢时则慢下来,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思维过程。如上面的“片段一”中,教师大可以放慢节奏,可以分三个步骤完成:
步骤一:让学生分别找出12和18的因数。
步骤二:比较。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一个一个地圈上。如图4。
步骤三:设问。能否改变一下写法,将12和18相同的因数只在中间部分写一个呢?如图5。能否把12的所有因数画一个圈,18的所有因数也画上一个圈呢?这时发现了什么?(12和18公有的因数在两个圈的重叠部分,如图6)
相信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大多数学生一定会积极思考,细细揣摩,从而达到自我领悟的目的,也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师不要急于说出阶段性结果或结论,以保证孩子们的自我领悟
爱问爱想是孩子学习的本能,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内容。“找最大公因数”过程离不开“找”,要让全体学生充分经历“找”的过程,第一个“找”是联系旧知,即找12和18各自的因数;第二个“找”是比较的过程,即找出12和18的相同的因数;第三个“找”是找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草稿纸子上多画画,经历图5和图6的形成过程。教师要帮学生多提出设问:12和18相同的因数能不能只写一个?在什么位置写合理?怎么画圈合理?
可惜的是,上面“片段二”中老师对优秀学生的“呼应”,使得大部分学生的自我领悟不得不中途停止,使得有些学生的想法根本就没有机会表达,老师也因此失去了读懂孩子思维方式的机会,也因此而失去了课堂上由学生自然而然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要以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从开始的“茫然”到“似懂非懂”再到“理解掌握”的动态过程中慢慢体味,自我领悟。
就在教师的欲言又止中,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在多样化算法中的思考: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各种方法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有万能的方法吗?有简便的方法吗?我们该怎样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理的方法?
3. 教师要学会善于提问,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自我领悟
学生的思维与教师不一样,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思维也有差异。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暂时“茫然”“糊涂”。优秀的教师就要善于听取不同层次学生的发言,要让学生错误暴露出来,要让学生的思维完全展示出来,换句话就是作为教师要真正读懂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要在学生的思维出现卡顿时给予有效帮助,适时提问、设置阶梯、一步一步地推进,必要时提供易错的例子或把原题改动一下,让学生在辨析错例中弄清道理,在探究变式中加深理解。如上面的“片段三”中教师可以在个别学生得出规律后,将题修改为如下两组。
第一组:3和6 4和8 6和10 7和14 8和16
第二组:4和5 5和6 9和10 12和13 7和8
引導学生观察两组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一步去观察发现,已经“有所发现”的学生可以在应用中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发现,“没有发现”的学生可以在类似题目中得到新的启示,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领悟”。
数学课堂,要突出做数学的“做”,而“做”是要过程的,要以全体学生为主。数学知识是探究出来的,探究的过程要全体学生参与,不能为了追求课堂表面热闹让少数优秀学生代替全体学生;数学结论是悟出来的,这个“悟”也是大多数学生去“悟”,不是少数优秀学生去“悟”。“欲速则不达”,因为我们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